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癔症性附体状态

(2020-03-10 01:32:47) 百科综合

癔症性附体状态

癔症性附体状态也叫癔症分离性身份障碍就是指这个患者的疾病是由“癔病性人格”引起的。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歇斯底里型人格,癔症患者多数有受暗示性的特点,常常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哭笑无常,具有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不良暗示引起发病,发病形式多种多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癔症性附体状态
  • 别称:癔症分离性身份障碍
  • 概念:患者疾病是由“癔病性人格”引起
  • 治疗方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简介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是在各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神经症,但近年来发病有所减少。在综合医院的心理谘询门诊中,本病也较少见,仅占全部谘询病例的0.3%。

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人在病前常已有情感丰富,富于幻想,善于模仿,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人格特点。这类人常在某些心理一社会因素的刺激下或暗示下,突然出现短暂性精神异常或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内脏方面的紊乱。这些症状可由暗示而产生,亦可通过暗示而使之消失。
本病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6~30岁之间,女性远多见于男性。

发病症状

癔症的表现可谓多种多样,既可有运动、感觉等障碍的类似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又可有各种内脏病变的类似各科疾病的症状,也可有短期发作的精神症状(变态心理症状)。可以说癔症的表现可以模仿临床各科的任何疾病的表现,因此极易误诊。已有许多最初诊断是癔症,而实际上是躯体疾病,因而拖延了治疗的教训。所以癔症在临床上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难度是较大的,特别对于临床经验缺乏者来讲,不要轻易下癔症的诊断。
但癔症的第一次发作,绝大多数是在一定的精神刺激下发病的,以后遇见类似的刺激,或在病人回想起这种刺激的情况下,也可以促使癔症再发。此外,癔症所出现的各种表现,不论是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内脏病变等,其临床症状常是多变的,易通过暗示而改变病变表现的程度、範围,而且这些病变表现常不符合人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或疾病的固有规律,而这些对于正确判断癔症是很有帮助的。
癔症的精神症状亦可多种多样,但其症状呈现尽情发泄和表演的特点,使人印象很深,有的亦可出现许多幼稚性动作、行为,甚或离家出走,到处游蕩等。

疾病治疗

1.心理治疗
癔症患者多数心理防线较低,易受到外界因素和他人的暗示,所以在治疗时,进行适当的心理暗示能更好的帮助疾病康复,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可以适当的用镇定剂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激素的控制,使患者能更好的接受治疗。常用的有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等。如系统脱敏治疗,即利用互动抑制和消退原理,将单个能引起明显焦虑的刺激,划分为若干由低到高不同等级只能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将刺激反覆暴露在患者面前,同时训练患者放鬆, 消除疾病隐患。认知行为治疗则是消除患者不恰当的错误认知,重建合理认知,从而缓解或消除患者抑郁等不良情绪
2、药物治疗
神经内科专家称目前尚无治疗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特效西药,主要採用对症治疗。因为癔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脑衰弱、疼痛、失眠等症状和身体不适感,这些症状往往是诱使患者发作的自我暗示基础 所以治疗时需要相应药物控制症状。药物治疗需针对症状进行合理选择。患者如伴有情绪问题或睡眠问题,可分别採用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及镇静催眠类药物;如果合併精神病性症状,可採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但药物的剂量应以中、小剂量为宜,疗程也不应过长。河北新世纪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分析出癔病患者比较适合用中医中药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并结合心理暗示来治疗。临床资料表明,小柴胡汤、承气汤、甘麦大枣汤、逍遥散或百合清脑静神汤等方剂都对精神因素引起的躯体病理反应者有良好效果。
3其他治疗:鬆弛训练以及理疗、水疗、体疗、气功、太极拳、催眠和暗示治疗、道家认知治疗等,对心身疾病均有一定疗效。

疾病护理

护理上加强心理暗示,採用支持心理治疗方法,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激发其对生活的热情,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多给予关心、同情、安慰,给予患者生活上必要的帮助,多做细緻的思想开导,辅以热情的关怀。随时疏导患者,消除不良情绪。癔症性格表现为情感丰富,富有夸张表演色彩,富于幻想,急躁,任性,易被别人的言语、行为和态度所影响。疾病发作时,如果亲属的言语、行为和态度不当,会形成新的不良暗示因素,造成症状加重,给治疗带来困难。因而患者服药期间要求亲属应保持镇静,避免过分关注和过分热情,避免惊慌失措,要正确对待该病的发生。为改善患者的不愉快情绪,亲属可有意识地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有兴趣的事物或让患者暂时离开当时环境。注意到这些问题本身就可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对药物治疗也大有裨益。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