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歌舞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合作的纪录片)

(2020-06-26 14:52:37) 百科综合
歌舞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合作的纪录片)

歌舞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合作的纪录片)

《歌舞中国》是由台湾和新加坡合作的一部纪录片,也是彭文淳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讲述的是梁一、扬扬和很多追求舞蹈梦的年轻人的故事,在海峡两岸都大受欢迎。该片在非传统纪录片的拍摄里,以影像和文字,纪录了一群热爱舞蹈的热血青年,用踢踏舞、爵士乐在新旧上海场景中,搭起了沉浮于现实与理想中的梦工厂。因鲜明的人物个性及独特的拍摄手法,该片在十多个国际影展及电影节中获得各界高度评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歌舞中国
  • 类型:纪录片

概述

《歌舞中国》是由台湾和新加坡合作的一部纪录片,也是彭文淳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讲述的是梁一、扬扬和很多追求舞蹈梦的年轻人的故事,在海峡两岸都大受欢迎。该片在非传统纪录片的拍摄里,以影像和文字,纪录了一群热爱舞蹈的热血青年,用踢踏舞、爵士乐在新旧上海场景中,搭起了沉浮于现实与理想中的梦工厂。因鲜明的人物个性及独特的拍摄手法,该片在十多个国际影展及电影节中获得各界高度评价。
歌舞中国

电影剧情

2000年夏天,在上海专跳爵士舞与美国百老汇舞蹈的一个舞团里的三代人,每一代舞者有各自认同的舞种。
第一代是美国百老汇歌舞文化的忠实信徒,出生在1930年代的上海,1949年逃难到了台北,成长在1950年代摇滚乐萌芽与金凯利电影的台北,自学踢踏舞与摇滚舞,无师自通,有模有样,有过一段精彩而道地的台湾式夜总会歌舞事业,最后却在无预期的情况下在1982年投奔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大陆,过了十几年找不到舞台的日子;第二代是文化的实用主义者,出生在文革之后,成长于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上海,跳舞又唱歌,不只立志要成为中国最好的爵士舞者,还想在电视电影界大放异彩;第三代是一批主张个性的放肆青年,来自全中国各地,出生在1980年代,成长于1990年代的富裕中国,为了梦为了理想而会聚在这全中国最繁华的大都会里,以美国与日本文化做为学习样本,没有深厚的功底,一心想登上国际舞台,扬名海外。
三代人在对信念和理想时产生的冲突,反应了小人物的伟大和卑微,也反应了大时代的变迁和活力。他们都经历漂泊,而漂泊的人是没有根的,没有奉行贯彻的主义。因为没有根、所以有活力,因为没有主义、所有活得很自己。这就是上海。

信息

中文名
歌舞中国
类型
剧情,音乐,歌舞,纪录
外文名
Burning Dreams
主演
扬,梁一,李川
製片地区
中国台湾,新加坡
片长
75分钟
导演
彭文淳
上映时间
2003年11月04日
编剧
彭文淳
对白语言
国语
製片人
彭文淳、林少芬
imdb编码
tt0410004

影片製作

拍摄灵感
彭文淳说,会拍摄《歌舞中国》其实是因为拍白兰氏四物鸡精广告的缘故。因为鸡精的广告脚本是要找一个身材样貌佳、手脚灵活、皮肤要白里透红,还要会跳踢踏舞的女生。因为台湾没有这样的人才,就到中国大陆去找,在上海有一所唯一教授爵士舞与踢踏舞的舞蹈学校,找到了广告中一直在跳踢踏舞的女生,表达“身体听你的,整个世界都听你的”强烈意涵。
彭文淳在大陆的时候,把与学校的学生对话都记录下来,回到台湾以后,他开始思索这些跳踢踏舞的年轻人的生命,他们可能是来自大陆的各个省份,为了想学习踢踏舞或爵士舞的梦想,把他们带来了上海。人生是不公平的,相较于台湾年轻人的优渥生活,梦想让他们产生这幺大的力量,彭文淳深深受到震撼与感动,才决定着手开拍《歌舞中国》的纪录片。
拍摄过程
原本彭文淳打算以梁一的生平拍摄介于电影与纪录片间的作品,并幸运获得一位马来西亚广告主资助,但在进行梁一与他周边人物背景研究时,却发现内容太过庞杂,彭文淳花8个月调查长达半年没接案子,遍访凌峰、张帝、金澎等人,甚至1整个月泡都泡在中央图书馆,找当年梁一的资料。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彭文淳电影公司 [中国台湾]
发行公司:
活力电影有限公司 [中国台湾]

演员表

角色演员备注
梁一梁一----
韩文扬韩文扬----
李川李川----

职员表

导演摄影剪辑
彭文淳何男宏萧汝冠 洪良木

角色演员介绍

梁一(本名梁景林),1932年上海出生,年轻时因为看了金凯利(Gene Kelly)的电影而爱上踢踏舞、爵士舞,并因缘际会的拜师学艺。从此,他从台北跳到高雄,从高雄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七十年代回到出生地上海。与学生韩文扬开设梦工厂舞蹈学校,是想要在中国这样缺乏踢踏舞、爵士舞环境的地方吸引有梦想的年轻人一起加入舞蹈的行列。
韩文扬(扬扬),上海人,虽已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在高中未毕业的时候就追随梁老师一同学舞,创办梦工厂舞蹈学校。
李川,重庆人,喜爱健身,Hip-Pop,为人随性。梦想可以创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舞蹈走上国际舞台。

获奖记录

提名
奖项名称
提名时间
提名届次
提名称号
金马奖
2003年
第40届
最佳纪录片、最佳摄影(何男宏)、最佳剪辑(萧汝冠、洪良木)
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影展
2003年

竞赛作品
夏威夷国际电影节


竞赛作品
获奖
奖项名称
获奖时间
提名届次
获奖称号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2005年
第5届
最佳新晋导演(彭文淳)
参展
该片参展过釜山影展、温哥华影展、伦敦影展、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悉尼国际影展、旧金山国际电影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影展、罗马影展、亚美影展、香港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界高度评价。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