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一本正文语种为简体中文的书籍
基本介绍
- 书名: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 出版社:首都师範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4年6月1日
- 开本:32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首都师範大学出版社; 第2版 (2004年6月1日)
丛书名: 国小教师进修高等师範专科国小教育专业教材 平装: 38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810399296
条形码: 9787810399296
产品尺寸及重量: 20.8 x 14.2 x 1.8 cm ; 381 g
ASIN: B002DA9GV4
内容简介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第1版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教育部师範教育司(原国家教委师範教育司)在组织有关专家所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编写的一本具有探索性的教师教育通识课程实验教材。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共十章,分为三编,分别阐释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进展及发展趋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初等教育改革的关係,旨在帮助读者拓宽科学文化视野,提高运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观点、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的能力。《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涉及人文社会各主要学科,为便于读者掌握重点、自学研修、各章均编有“重点提示”“要点归纳”和“问题探讨”。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编着,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革高等师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精神。《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除供国小教师进修高等师範专科国小教育专业使用外,还可作为普通高等师範专科国小教育专业教材,以及国小教师继续教育用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与地位
一、科学与科学的分类
二、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二、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方法
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套用
第三节 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意义
一、人文社会科学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人文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意义
第二章 哲学
第一节 哲学及其历史发展
一、哲学的性质与功能
二、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
三、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哲学与科学
一、哲学与科学的关係及其认识的历史演进
二、科学是哲学把握世界和人生的基础和中介
三、科学发展离不开哲学之光的照耀
第三节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
一、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概况
二、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
四、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合理走向
第三章 历史学
第一节 历史学的性质与学科体系
一、历史与历史科学
二、历史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节 历史学的功能与史学工作者的修养
一、历史学的认识功能
二、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三、历史学的科学功能
四、史学工作者的责任、使命和基本素养
第三节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史学发展的新方向
一、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史学发展的新方向
第四章 文学
第一节 文学的性质与特点
一、文学的审美特徵
二、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三、文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体裁与形态
一、文学作品的体裁
二、文学作品的类型
第三节 20世纪文学主潮
一、中西文学的发展历程
二、20世纪中国文学
三、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
第四节 文学的欣赏与批评
一、文学欣赏的性质和特徵
二、文学批评的标準与原则
第五章 艺术_
第一节 艺术的起源与演变
一、什幺是艺术
二、艺术的起源
三、艺术的演变
第二节 艺术的类型与流派
一、艺术分类的意义与标準
二、几种主要的艺术门类
三、艺术流派
第三节 艺术的地位和社会功能
一、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二、艺术的社会功能
第六章 经济学
第一节 经济学概说
一、什幺是经济学
二、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三、经济学的分类
四、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经济学的早期阶段:重商主义
二、经济学的形成时期:古典经济学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
一、新古典经济学
二、凯恩斯主义
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四、非主流经济学
第四节 个体经济学和总量经济学
一、个体经济学
二、总量经济学
三、个体经济学与总量经济学的内在联繫
第七章 社会学
第一节 社会学的性质与功能
一、社会学是一门基础性社会科学
二、社会学的理论价值
三、社会学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一、社会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社会学的创立和形成
三、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发展
四、中国社会学的历史命运
第三节 社会学的理论视野
一、西方社会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
第四节 当代社会学关注的社会问题
……
第八章 政治学
第九章 法学
后记
后记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由我们几所高校合作完成的一部供理工科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
素质教育是什幺?至今人们还存在着诸多争议,但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消除长期以来文理分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提高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适应能力,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近年来,各高等院校纷纷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我们几所学校近年来在全校文科学生中开设了《自然科学基础》,在理工科学生中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这样两门课程。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课程的增设与调整,在文理科学生之间架设起一座知识的桥樑,使文科学生能够了解当代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使理工科学生能够了解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从而为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或者扩大自己的学习兴趣,奠定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