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操作注塑成型生产设备,运用注射模塑的方法将高分子材料加工各类塑胶製品、製件的人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塑胶成型加工人员
- 职业环境条件:室内、常温
- 职业等级数:三个
- 文化程度要求:国中文化程度
职业概况
职业名称
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
职业等级
该职业设立三个等级,分别为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五级)、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四级)、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三级)。
职业能力特徵
(1)运用手、眼等身体部位,準确、协调地完成既定操作要求的能力;
(2)对工艺规程、技术参数的记忆、理解、辨识和执行能力;
(3)觉察物体或图形资料及有关细部的能力;
(4)灵活应变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5)学习、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力。
基本文化程度
国中文化程度
鉴定要求
适用对象
从事或準备从事本职业人员
申报条件
具有国中文化程度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均可申报本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五级)职业资格鉴定。
持有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五级)职业资格证书一年及以上者,可申报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四级)职业资格鉴定。
持有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四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二年及以上者,可参加高一等级的职业资格鉴定和高一等级相关职业模组鉴定。
申报四级及以上等级职业资格鉴定,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应持有高中或中职学历及以上证书。
无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五级)职业资格书,但在本职业工作经历累计三年及以上并具有国中文化程度者,可持用工单位有效证明直接申报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四级)职业资格鉴定。
持有中等职业学校(含中专、职校、技校)相关专业毕业证书者,可直接申报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四级)职业资格鉴定,并可在取得毕业证书之日起的三年内。
持有高等学校(含大学、大专、高职)相关专业毕业证书者,可直接申报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四级)资格鉴定;在相关专业工作一年及以上者,可持用工单位有效证明直接申报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三级)职业资格鉴定,并可在取得毕业证书之日起的三年内,免考其理论知识部分。
持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可直接申报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三级)职业资格鉴定。
鉴定方式
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五级)、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四级)、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三级)採用非一体化鉴定模式,分为理论知识鉴定(根据题库组卷,闭卷笔试)和操作技能鉴定(根据鉴定项目,现场实际操作)。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鉴定标準均实行百分制,满60分为合格。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鉴定场所为标準教室。
操作技能鉴定场所为具备能满足技能鉴定要求的场地以及实施考核所需的物料、设备及工具。
培训目标
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用操作技能训练,使学员达到《塑胶成型加工人员(注塑)》(五级)的要求:了解塑胶的基础知识,能正确识记常用注塑原辅料的名称、规格,能从包装标识和粒料外观识别注塑原料,能正确进行原料的乾燥处理;了解注塑加工的生产过程,了解注塑机的结构组成及作用,了解模具的结构和作用;掌握注塑机和模具的使用方法,能正确执行工艺要求独立进行注塑机的基本操作和日常保养,能完成製品的整修和自检。
模组设定与培训要求
根据培训内容的类别及相互关联程度,按照理论知识与实用技能一体化的原则,本职业等级培训主要设定以下模组
原材料的準备
了解塑胶的基础知识;掌握塑胶的定义、组成、性能、分类;了解塑胶的加工方式和套用前景;熟悉常用塑胶原料的品种、名称缩写代码、型号;能从原辅材料的包装标誌辨识注塑用塑胶原料的品类;能从粒料的外观性状和其他简易方法区分所需原料;能做好注塑原料的预检工作;能正确进行塑胶原料的乾燥处理。
注塑成型和注塑机的使用维护
使学员了解注塑成型、塑胶製品的涵义;了解注塑成型的优点和缺点;了解注塑成型的套用现状和前景;熟悉注塑成型的生产工艺循环程式路线;了解注塑机的类型、规格型号;初步掌握注射量、注射压力等注塑机基本技术性能指标;熟悉注塑机的结构组成及其作用;掌握注塑机工作过程的阶段划分;掌握注塑机的操作要领和操作程式;能进行生产前的各项準备工作;能独立进行注塑机的开车、停车、交接班等基本操作,按照工艺要求製得合格产品;能履行操作工的工作职责;熟悉注塑机的安全装置和标识;了解并能执行注塑机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有效避免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注塑成型模具的使用
使学员了解注塑模具的作用、特点和类型;了解一般注塑模具的基本结构,能在生产操作中正确使用一般注塑模具,能进行注塑模具的常规保养。
製品的外形处理和表观检验
使学员了解注塑製品整修的要求并正确完成整修;了解注塑製品模外定型的要求并正确完成模外定型;能用目测的方法判别製品常见的表观缺陷;能正确使用製品尺寸、重量等的检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