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始建于1960年,前身为原四川工业学院农业机械工程系,现有7个本科专业。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具备机、电、计算机、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及自我学习能力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目标。学院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的建设,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四川省重要的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英文名: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简称:机械学院
- 创办时间:1960
- 所属学校:西华大学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教授25人,副教授34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博士生导师2人,归国学者21人。
学科建设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院形成了围绕现代製造业,从本科、硕士到联合培养博士的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本科专业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拥有“四川省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机械工程综合训练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拥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製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四川省机械电子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四川省製造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教学建设
学院拥有“四川省製造与自动化省级重点实验室”,设定有数控技术研究所、网路化製造研究所、产品数位化技术研究所3个校属研究机构和工业测控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特种加工技术研究所、数控刀具研究所、系统与控制研究所5个院属研究机构。近年来,承担和完成了一批国家863计画、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及省部级项目。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6篇。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学院拥有“四川省製造与自动化省级重点实验室”,设定有数控技术研究所、网路化製造研究所、产品数位化技术研究所3个校属研究机构和工业测控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特种加工技术研究所、数控刀具研究所、系统与控制研究所5个院属研究机构。近年来,承担和完成了一批国家863计画、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计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及省部级项目。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36篇。
网路化製造研究所
产品数位化技术研究所
机器人研究所
特种加工技术研究所
数控刀具研究所
工业测控研究所
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领域:
数控加工技术及装备
数控技术、数控刀具、特种加工技术
数位化网路化设计及製造
产品数位化技术、网路化製造、CAD/CAM/CAE、工业工程
机电测控技术及装置
工业测控、机器人、监测及控制诊断技术、智慧型测控、嵌入式系统及控制技术、智慧型机械创新、
运动控制、系统与控制、感知与测控技术
科研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侧隙双滚子包络环面蜗桿传动的研究,2007
动态应力细胞实验体系研究与建立,2005
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四轴四联动平面二包数控磨床开发,2004
国防科工委项目:SK毒剂动态发生系统的研製,2006
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微细加工磨料水射流技术研究及套用,2007
省部级项目:基于Internt 的网路化敏捷製造平台的研究,2003
基于Web的网路化敏捷製造技术的研究,2006
基于ANFIS系统的水射流切割模型,2004
水射流微细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2005
学院领导
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毛正强
院长: 王进戈
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方晴
副院长: 蔡长韬
副院长 :向中凡
副院长:王强
专业设定
研究生培养
拥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製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本科生培养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学制四年 就读校区:校本部
专业方向:製造工程 产品数位化设计 模具CAD/CAM
培养目标:重视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训练,加强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拓宽知识体系,培养具备机械设计製造基础知识及套用能力,能在机械设计製造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製造、科技开发、套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行销售等方面工作的複合型、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製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製造技术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套用、机电传动与控制、数控技术概论及加工编程、电路与电子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机械、交通、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环保等行业的企业、公司及机关、科研院所、部队、学校就业。
深造计画:优秀新生可本硕连读,优秀学生可推免读研或报考校内外相关专业研究生。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就读校区:校本部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机械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套用能力,从事现代机电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套用、维护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製造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套用、可程式控制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传动与控制、数控技术及编程等。
就业方向:2013年获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立项,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可到机械、电子、交通、能源、航空航天、食品、医药、环保等行业的企业、公司及机关、科研院所、部队、院校就业。
深造计画:优秀新生可本硕连读,优秀学生可推免本校或北京大学读研或报考校内外相关专业研究生。
工业设计
本科 学制四年 就读校区:校本部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设计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艺术传达、环境设计等工作的套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产品素描与色彩、工程製图A、Photoshop、3D动画、CAD+Pro/E、模型製作与快速成型、产品设计方法与程式、产品设计、人因工程、设计文案与策划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製造业、建筑业、广告、传媒、交通运输业、航天航空、包装企业、学校、部队、政府部门等单位就业。
深造计画:优秀新生可本硕连读,优秀学生可推免读研或报考校内外相关专业研究生。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本科 学制四年 就读校区:校本部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农业机械设计製造、自动化控制技术、农业机器人技术、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工程领域从事相关机械及装备的设计製造、试验鉴定、运用与管理、行销与服务、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套用型、複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製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三维设计及套用、农业机械学、农业机械化管理学、农产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农业机器人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农业机械及相关的国有企业、各类独资合资企业、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机械化及自动化方面的管理工作及产品的设计、製造、运用、鉴定等技术工作,也可到科学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及教育教学工作。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学制四年 就读校区:校本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掌握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的专业技能,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套用的技术方法,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并能在电类测量与控制行业、仪器仪表行业、计量行业等从事有关技术工作,培养测量控制及仪器开发领域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仪器开发与製造、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科学研究等套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套用、单片机系统设计技术、感测器及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套用、仪器电路设计、自动测试及接口技术、网路化测控技术、虚拟仪器技术、智慧型仪器原理及设计、VC++及上位机软体设计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为学生打下牢固的专业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工艺实习、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认识实习、智慧型化测控套用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及套用设计、网路化测控系统设计、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上位机软体设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结合社会实践、各种竞赛和专业认证,培养学生成为套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
主干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套用、单片机系统设计技术、感测器及检测技术、仪器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套用、虚拟仪器技术、自动测试及接口技术、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网路化测控技术、智慧型仪器原理及设计、VC++及上位机软体设计、SOPC技术原理及套用、智慧型化测控套用系统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