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冲压工艺和沖模设计有一本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工具书,将本人从事近六十年冷沖模设计与製造的经验进行归纳,并收集、筛选、整理了国内外先进模具技术,兼顾冲压理论基础,突出沖模设计、冲压工艺实践编写了本手册,手册详细地分析介绍了沖模设计与冲压工艺常用的资料,并以中小型沖模为主,用较大篇幅介绍各种沖模设计示例,本书具有设计方法先进,模具结构新颖合理,标準数据设计资料最新,内容简洁全面,实用性强等特点。 本书可作为沖模设计和冲压工艺的工具书,也可供沖模製造技师及技工参考,还可供有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职业院校的师生使用。
基本介绍
- 书名:冲压工艺与沖模设计手册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页数:731页
- 开本:16
- 品牌: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郑展 等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定价:158.00
内容简介
《冲压工艺与沖模设计手册》可作为沖模设计和冲压工艺的工具书,也可供沖模製造技师及技工参考,还可供有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职业院校的师生使用。
图书目录
第一章冲压工艺与沖模
第一节冲压工艺
一、冲压工艺特点
二、冲压工艺分类
第二节沖模
一、沖模与沖模零件的分类
二、工作零件
三、定位零件
四、卸料装置
五、铸铁模架及零件
六、钢板模架及零件
七、其他固定零件
第二章冲压设备
第一节压力机分类
一、压力机的类型
二、压力机类型的选择
第二节压力机的特性与技术参数
一、机械压力机的压力
二、压力机允许偏心载荷
三、压力机的精度
四、压力机的技术参数
五、多工位压力机的技术参数
第三节自动化冲压生产线
一、机械压力机生产线的配置
二、机械压力机的技术要求
三、多台压力机组成自动化冲压加工生产线的形式
第三章冲压件的工艺性
第一节沖裁件的工艺性
一、沖裁件的结构工艺性
二、沖裁件的尺寸精度与断面质量
第二节冲压件公差
一、冲压件的尺寸公差
二、冲压件的角度公差
三、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四、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第三节弯曲件的工艺性
一、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二、弯曲件的尺寸精度
第四节拉深件的工艺性
一、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
二、拉深件的尺寸精度
第五节冷挤压件的工艺性
一、冷挤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二、冷挤压件的合理尺寸
三、冷挤压件的尺寸精度
第四章沖裁工艺与沖裁模设计
第一节沖裁模间隙
一、间隙对沖裁件断面质量的影响
二、间隙对沖裁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三、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四、间隙对沖裁力及卸料力的影响
五、间隙确定的原则
第二节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一、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的原则
二、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的方法
第三节排样和搭边
一、製件在条料或带料上的排样
二、搭边和侧搭边
第四节沖裁力和压力中心
一、沖裁力的计算
二、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计算
三、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四、降低沖裁力的方法
五、沖模压力中心的确定
第五节无废料或少废料沖裁
一、优缺点
二、製件所能达到的精度
三、无废料或少废料沖模设计要点
四、无废料或少废料沖裁排样示例
第六节非金属材料沖裁
一、层压板的沖裁
二、其他非金属材料的沖裁
第七节光洁沖裁与整修
一、常用光洁沖裁方法
二、整修
第八节精沖
一、精沖工艺
二、精沖件结构工艺性
三、精沖模设计参数
四、精沖模
第九节小孔沖孔模
一、厚料沖小孔模
二、级进模沖中小孔
第十节聚氨酯橡胶沖模
一、沖裁原理
二、沖裁的工艺性
三、常用沖裁模结构
四、主要零件设计
第十一节沖裁模设计
一、落料模
二、沖孔模
三、切边模
四、切断模
五、剖切模
六、複合模
第五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一节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的计算
一、中性层位置的确定
二、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的计算
第二节弯曲件回弹
一、影响回弹的因素
二、回弹值的确定
三、减少回弹的措施
第三节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一、弯曲件的工序安排原则
二、典型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第四节弯曲模工作零件的设计
一、弯曲模凸、凹模圆角半径
二、弯曲模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三、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
四、U形件弯曲模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
五、钝角U形弯曲件凸、凹模尺寸差
第五节弯曲力的计算
一、弯曲力的计算
二、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第六节管子弯曲
一、管子弯曲变形过程
二、管子最小弯曲圆角半径
第七节板料折弯机上的弯曲模
第八节自动弯曲机
一、自动弯曲机的套用与技术参数
二、弯曲机的工作原理及传动系统
三、自动弯曲机的模具设计
第九节弯曲模设计
一、V形件弯曲模
二、L形件弯曲模
三、U形件弯曲模
四、圆形件弯曲模
五、其他形状零件的弯曲模
第六章拉深工艺和拉深模设计
第一节圆筒形件拉深毛坯直径的计算
一、修边余量的确定
二、毛坯直径的计算
第二节圆筒形件的拉深係数和拉深次数的确定
一、拉深係数
二、影响拉深係数的因素
三、无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係数及工序件尺寸的确定
四、带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係数及工序件尺寸的确定
第三节矩形件拉深
一、矩形件拉深毛坯尺寸的确定
二、矩形件拉深係数、拉深次数及工序件尺寸的确定
第四节变薄拉深
一、变薄拉深特点
二、变薄拉深工序计算程式
三、变薄拉深模设计要点
第五节其他类型製件的拉深
一、阶梯形製件的拉深
二、锥形製件的拉深
三、球形製件的拉深
四、抛物线形製件的拉深
五、複杂形状製件的拉深
第六节带料连续拉深
一、连续拉深工艺和套用
二、整带料拉深
三、有工艺切口带料连续拉深
四、带料连续拉深级进模设计要点
第七节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
一、凸模和凹模圆角半径
二、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
三、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第八节压料力与拉深力
一、压料力的确定
二、拉深力的确定
三、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四、拉深功的计算
第九节拉深过程中的辅助工序
一、退火
二、酸洗
三、润滑
第十节拉深模设计
一、单工序拉深模
二、複合工序拉深模
三、圆筒形件拉深模
四、宽凸缘筒形拉深件模
五、半自动拉深模
六、各种製件拉深过程实例
第七章成形工艺与成形模设计
第一节起伏成形
―、加强筋、凸包、凹坑的成形
二、百页窗製件的成形
三、起伏成形的压力计算
第二节翻边
一、内孔翻边
二、外缘翻边
三、翻边时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四、翻边模
第三节胀形
一、胀形的变形程度
二、毛坯尺寸计算
三、胀形方法
四、胀形模
第四节缩口
一、缩口变形特点及变形程度
二、缩口工艺计算
三、缩口模
第五节校形
一、校平
二、整形
第六节旋压
一、旋压
二、强力旋压
第八章冷挤压工艺与冷挤压模设计
第一节冷挤压分类
第二节冷挤压件毛坯的确定
一、适用于冷挤压的材料
二、毛坯的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三、毛坯的製造
四、毛坯的软化处理
五、有色金属毛坯表面处理及润滑
六、黑色金属毛坯表面处理及润滑
第三节冷挤压的极限变形程度和挤压力
一、冷挤压极限变形程度
二、冷挤压力
三、冷挤压压力机的选用
第四节冷挤压凸模和凹模设计
一、凸模与凹模
二、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三、组合凹模
第五节冷挤压模设计
一、有色金属冷挤压模设计
二、黑色金属冷挤压模设计
第九章级进模设计
第一节级进模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排样图设计
二、工序件的携带方式
三、载体的种类与特点
四、分段切除余料的连线方式
五、步距的确定与步距的精度
第二节沖裁、弯曲、成形级进模的弯曲方法
一、弯曲件向下弯曲成形
二、弯曲件向上弯曲成形
三、侧向成形机构
四、倒沖机构
第三节沖裁弯曲成形级进模的安全检测保护装置
一、自动检测保护装置
二、防止废料或製件的回升与堵塞
第四节级进模设计
一、纯沖裁类级进模
二、沖裁、弯曲多工位级进模
三、拉深多工位级进模
第十章沖模材料选用及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处理
第一节工作零件的材料选用
一、工作零件的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
二、沖模工作零件对模具钢的性能要求
三、工作零件常用钢性能介绍
第二节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
一、模具零件热处理的目的
二、模具零件热处理
第三节凸、凹模的表面强化处理
一、渗碳和碳氮共渗
二、渗氮、渗硼和多元共渗
三、表面气相沉积TiC、TiN或TiCN强化及DT处理
四、其他表面强化处理
第十一章冷冲压常用材料
第一节冷冲压常用材料的种类与规格
一、黑色金属
二、有色金属
三、专用金属材料
四、冷冲压常用材料力学性能
第二节板料或成捆卷料的剪下备料
一、板料的剪下
二、成捆卷料的开卷剪下
三、国内外常用的金属冲压材料
参考文献
第一节冲压工艺
一、冲压工艺特点
二、冲压工艺分类
第二节沖模
一、沖模与沖模零件的分类
二、工作零件
三、定位零件
四、卸料装置
五、铸铁模架及零件
六、钢板模架及零件
七、其他固定零件
第二章冲压设备
第一节压力机分类
一、压力机的类型
二、压力机类型的选择
第二节压力机的特性与技术参数
一、机械压力机的压力
二、压力机允许偏心载荷
三、压力机的精度
四、压力机的技术参数
五、多工位压力机的技术参数
第三节自动化冲压生产线
一、机械压力机生产线的配置
二、机械压力机的技术要求
三、多台压力机组成自动化冲压加工生产线的形式
第三章冲压件的工艺性
第一节沖裁件的工艺性
一、沖裁件的结构工艺性
二、沖裁件的尺寸精度与断面质量
第二节冲压件公差
一、冲压件的尺寸公差
二、冲压件的角度公差
三、冲压件形状和位置未注公差
四、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第三节弯曲件的工艺性
一、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
二、弯曲件的尺寸精度
第四节拉深件的工艺性
一、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
二、拉深件的尺寸精度
第五节冷挤压件的工艺性
一、冷挤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二、冷挤压件的合理尺寸
三、冷挤压件的尺寸精度
第四章沖裁工艺与沖裁模设计
第一节沖裁模间隙
一、间隙对沖裁件断面质量的影响
二、间隙对沖裁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三、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四、间隙对沖裁力及卸料力的影响
五、间隙确定的原则
第二节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一、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的原则
二、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的方法
第三节排样和搭边
一、製件在条料或带料上的排样
二、搭边和侧搭边
第四节沖裁力和压力中心
一、沖裁力的计算
二、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计算
三、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四、降低沖裁力的方法
五、沖模压力中心的确定
第五节无废料或少废料沖裁
一、优缺点
二、製件所能达到的精度
三、无废料或少废料沖模设计要点
四、无废料或少废料沖裁排样示例
第六节非金属材料沖裁
一、层压板的沖裁
二、其他非金属材料的沖裁
第七节光洁沖裁与整修
一、常用光洁沖裁方法
二、整修
第八节精沖
一、精沖工艺
二、精沖件结构工艺性
三、精沖模设计参数
四、精沖模
第九节小孔沖孔模
一、厚料沖小孔模
二、级进模沖中小孔
第十节聚氨酯橡胶沖模
一、沖裁原理
二、沖裁的工艺性
三、常用沖裁模结构
四、主要零件设计
第十一节沖裁模设计
一、落料模
二、沖孔模
三、切边模
四、切断模
五、剖切模
六、複合模
第五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设计
第一节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的计算
一、中性层位置的确定
二、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的计算
第二节弯曲件回弹
一、影响回弹的因素
二、回弹值的确定
三、减少回弹的措施
第三节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一、弯曲件的工序安排原则
二、典型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第四节弯曲模工作零件的设计
一、弯曲模凸、凹模圆角半径
二、弯曲模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三、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
四、U形件弯曲模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
五、钝角U形弯曲件凸、凹模尺寸差
第五节弯曲力的计算
一、弯曲力的计算
二、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第六节管子弯曲
一、管子弯曲变形过程
二、管子最小弯曲圆角半径
第七节板料折弯机上的弯曲模
第八节自动弯曲机
一、自动弯曲机的套用与技术参数
二、弯曲机的工作原理及传动系统
三、自动弯曲机的模具设计
第九节弯曲模设计
一、V形件弯曲模
二、L形件弯曲模
三、U形件弯曲模
四、圆形件弯曲模
五、其他形状零件的弯曲模
第六章拉深工艺和拉深模设计
第一节圆筒形件拉深毛坯直径的计算
一、修边余量的确定
二、毛坯直径的计算
第二节圆筒形件的拉深係数和拉深次数的确定
一、拉深係数
二、影响拉深係数的因素
三、无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係数及工序件尺寸的确定
四、带凸缘圆筒形件的拉深係数及工序件尺寸的确定
第三节矩形件拉深
一、矩形件拉深毛坯尺寸的确定
二、矩形件拉深係数、拉深次数及工序件尺寸的确定
第四节变薄拉深
一、变薄拉深特点
二、变薄拉深工序计算程式
三、变薄拉深模设计要点
第五节其他类型製件的拉深
一、阶梯形製件的拉深
二、锥形製件的拉深
三、球形製件的拉深
四、抛物线形製件的拉深
五、複杂形状製件的拉深
第六节带料连续拉深
一、连续拉深工艺和套用
二、整带料拉深
三、有工艺切口带料连续拉深
四、带料连续拉深级进模设计要点
第七节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的确定
一、凸模和凹模圆角半径
二、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
三、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第八节压料力与拉深力
一、压料力的确定
二、拉深力的确定
三、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四、拉深功的计算
第九节拉深过程中的辅助工序
一、退火
二、酸洗
三、润滑
第十节拉深模设计
一、单工序拉深模
二、複合工序拉深模
三、圆筒形件拉深模
四、宽凸缘筒形拉深件模
五、半自动拉深模
六、各种製件拉深过程实例
第七章成形工艺与成形模设计
第一节起伏成形
―、加强筋、凸包、凹坑的成形
二、百页窗製件的成形
三、起伏成形的压力计算
第二节翻边
一、内孔翻边
二、外缘翻边
三、翻边时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四、翻边模
第三节胀形
一、胀形的变形程度
二、毛坯尺寸计算
三、胀形方法
四、胀形模
第四节缩口
一、缩口变形特点及变形程度
二、缩口工艺计算
三、缩口模
第五节校形
一、校平
二、整形
第六节旋压
一、旋压
二、强力旋压
第八章冷挤压工艺与冷挤压模设计
第一节冷挤压分类
第二节冷挤压件毛坯的确定
一、适用于冷挤压的材料
二、毛坯的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三、毛坯的製造
四、毛坯的软化处理
五、有色金属毛坯表面处理及润滑
六、黑色金属毛坯表面处理及润滑
第三节冷挤压的极限变形程度和挤压力
一、冷挤压极限变形程度
二、冷挤压力
三、冷挤压压力机的选用
第四节冷挤压凸模和凹模设计
一、凸模与凹模
二、凸模与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三、组合凹模
第五节冷挤压模设计
一、有色金属冷挤压模设计
二、黑色金属冷挤压模设计
第九章级进模设计
第一节级进模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排样图设计
二、工序件的携带方式
三、载体的种类与特点
四、分段切除余料的连线方式
五、步距的确定与步距的精度
第二节沖裁、弯曲、成形级进模的弯曲方法
一、弯曲件向下弯曲成形
二、弯曲件向上弯曲成形
三、侧向成形机构
四、倒沖机构
第三节沖裁弯曲成形级进模的安全检测保护装置
一、自动检测保护装置
二、防止废料或製件的回升与堵塞
第四节级进模设计
一、纯沖裁类级进模
二、沖裁、弯曲多工位级进模
三、拉深多工位级进模
第十章沖模材料选用及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处理
第一节工作零件的材料选用
一、工作零件的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
二、沖模工作零件对模具钢的性能要求
三、工作零件常用钢性能介绍
第二节冷作模具钢的热处理
一、模具零件热处理的目的
二、模具零件热处理
第三节凸、凹模的表面强化处理
一、渗碳和碳氮共渗
二、渗氮、渗硼和多元共渗
三、表面气相沉积TiC、TiN或TiCN强化及DT处理
四、其他表面强化处理
第十一章冷冲压常用材料
第一节冷冲压常用材料的种类与规格
一、黑色金属
二、有色金属
三、专用金属材料
四、冷冲压常用材料力学性能
第二节板料或成捆卷料的剪下备料
一、板料的剪下
二、成捆卷料的开卷剪下
三、国内外常用的金属冲压材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