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高层全国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全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延豪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全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束为,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全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善衍,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全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委员李象益,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全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辛兵,以及全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委员会部分委员、试点培养高校代表、相关场馆代表和特邀单位的代表共50余人出席会议。本次会议旨在研讨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质量标準和指导性培养方案的研究成果,集思广益推进科普人才培养工作,提高科普人才培养质量。
上午的会议由辛兵主持,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质量标準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莫扬和培养方案组组长、北京师範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教授分别汇报了《教育(工程、艺术、新闻与传播)硕士科普领域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和《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指导性培养方案》。与会代表就科普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培养方案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徐延豪在上午会议的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一年来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要树立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的核心和目标,要着重培养学生热爱科普事业,加强学科建设,大胆创新工作模式,对于学生要採用分类培养方式加强实践环节锻鍊,可以提前介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画“十三五”规划研究、全国科普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各项科普工作的组织与开展,试点高校和所在地的省市科协要加强沟通联繫,为学生培养和就业创造良好环境。
下午的会议由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科协副主席冯芊主持,试点培养高校与特邀高校代表分别汇报各自的培养方案。与会代表根据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期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结合高校开展科普人才培养取得的经验成就,进行了交流探讨,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束为在下午会议的总结讲话中说,当前的关键是做好科普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培养方案的深化制定工作,要抓住深化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坚持需求导向,引入网际网路思维和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凸显科普特色,着力于培养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使学生们能够成为真正适应科普事业发展的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