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定性诊断

(2020-06-27 01:24:08) 百科综合

定性诊断

定性诊断,虚是指正气虚,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定性诊断
  • 解释:正虚邪实的两种不同性质疾病诊断
  • :是指邪气实
  • 分为:虚实

中医定义

病证与生理上的实虚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如五穀入胃,胃实肠虚,入肠则胃虚肠实。通过虚实诊断,可以掌握疾病的邪正盛衰的情况,是治疗的依据。实病宜攻,虚病宜补。只有诊断準确才能攻补适宜。免犯实实虚虚之误。
诊断虚实的病是两种迥然不同的两种疾病,故治则也不同。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实病

虚病是对人体精气不足各种临床表现的概括。虚病有先天的精不足和后天不足不用,治也异。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形不足温之于气,精不足补之于味。”按形不足是后天虚,补脾胃,而先天不足补之于味。叶天士注曰:味者,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鹿茸等,有道理,总觉得其意未尽。以为以髒补髒较合适,如鹿胎治妇科虚病,用动物睪丸治精子缺乏的不育病,胃治胃病,肾治肾病等。民间广泛套用。
实病是感受外邪或体内产物的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概括。实病有三方面:一是因天,以六淫为代表。二是因地,以饮食为主产生的痰饮、水湿和淤等。三是因人,以七情郁结,人体适应天地之气和人事关係等。故实症病都三因引起的,而且三因都是外因。治疗则用攻法。所以,攻法包括汗吐下和(疏泄)。不单纯若六淫所致的实证,用汗法病在太阳,饮食所为病在阳明,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胃家是指消化道,上有食道和胃,下有小肠大肠。邪在上则吐,在下则泻。病在少阳是七情所伤肝疏泄,如表里不和则用和法。故实证攻法是包括汗吐下和。总之,虚实是定性诊断,是定量诊断的补充和发展。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