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鸡冠区

(2020-01-31 19:27:01) 百科综合
鸡冠区

鸡冠区

鸡冠区是黑龙江省鸡西市的一个市辖区,因境内的鸡冠山而得名。鸡冠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30°50′12″——131°4′12″,北纬45°13′48″——45°22′18″,与城子河区共同形成鸡西市中心城区。鸡冠区是鸡西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黑龙江省东南部最大的贸易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GDP居于鸡西市所辖各县市区前列。

鸡冠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气候变化明显,雨热同季。全区下辖7个街道和2个乡,区境总面积153.2平方公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鸡冠区
  • 外文名称:Jiguan District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鸡西市
  • 下辖地区:7个街道、2个乡
  • 政府驻地:兴国路
  • 电话区号:0467
  • 邮政区码:158100
  • 地理位置:黑龙江省东南部
  • 面积:153.2平方公里
  • 人口:365376(2010年)
  • 方言:东北话-吉沈片(蛟宁小片)
  • 气候条件:北中温带气候
  • 机场:鸡西兴凯湖机场
  • 火车站:鸡西站
  • 车牌代码:黑G
  • 高等院校:黑龙江工业学院
  • 区划代码:230302

历史沿革

清末,鸡冠山一带放荒垦殖形成屯落,隶属密山府管辖。
中华民国初期,有辽阳人于鸡冠山以西垦殖建屯,隶属密山县管辖。
民国十年(1921年)后,隶属第六区第五保。随着煤田的开发,人口聚集,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东北沦陷后,初为鸡冠山保,后改设鸡西街。
民国三十年(1941年)9月,于鸡西街设定鸡宁县,改鸡西街为鸡宁街。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设定城关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将城关区周围农村区域划出,增设鸡冠区。
1949年7月,改隶鸡西县。
1950年7月,将城关区、鸡冠区分别改称第一区和第二区。
1956年1月,将第一区改称鸡西镇;同年5月,撤销第二区,分设城子河乡和梁家街乡。
1957年3月,正式撤销鸡西镇,设立鸡西市鸡冠区,并辖红星、梁家街、城子河3个乡。
1964年12月,城子河办事处和红星公社划归鸡冠区管辖。
1970年10月,城子河办事处划出,设立鸡西市城子河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底,鸡冠区下辖7个街道、2个乡,总计40个社区、14个行政村。
鸡西市鸡冠区行政区划一览
名称下辖社区、行政村
向阳街道
向阳社区
中心社区
北山社区
东山社区
四街社区
园林社区
-
-
南山街道
胜利社区
跃进社区
黄房社区
建设社区
鸡建社区
新建社区
国寿社区
-
立新街道
矿部社区
-
-
-
-
-
-
-
东风街道
五一社区
四海居社区
亨特社区
桥南社区
东风社区
中山社区
电业社区
电厂社区
红军路街道
月秀社区
新华社区
红旗社区
红军社区
-
-
-
-
西鸡西街道
前进社区
建华社区
铁中社区
铁西社区
建民社区
先锋社区
-
-
西山街道
文乐社区
富强社区
西安社区
西胜社区
康乐社区
电台社区
西山社区
光明社区
红星乡
红星村
东太村
红太村
红胜村
鸡兴村
西太村
前进村
朝阳村
西郊乡
梁家村
团结村
三合村
新发村
西郊村
东郊村
-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鸡冠区位于鸡冠山西麓,穆稜河南岸,地跨东经130°50′12″——131°4′12″,北纬45°13′48″——45°22′18″,东与鸡东县鸡东镇相邻,南与西分别与恆山区红旗乡、柳毛乡相接,西北与滴道区滴道河乡为邻,东北依穆稜河与城子河区相望,南北最大纵距16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0.7公里,总面积153.2平方公里。
鸡冠区

地形地貌

鸡冠区地势由南、西南向北和东北方向倾降,海拔180~350米,最高点大鸡冠山434米。境内地貌属山前漫岗及河谷平原,广泛分布暗棕壤、白浆土和草甸土类。其中,白浆土发育最广,占鸡西市同类土壤的17.7%。

水文

鸡冠区内除界河穆稜河外,还有矿棱河和孟家沟、冷家沟、朝阳沟,流域面积均不大,属季节性河流。

气候特徵

鸡冠区地处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黑龙江省东南部,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春季易乾旱多大风,夏热短促雨水集中,秋季寒潮降温,常有冻害发生,冬季寒冷漫长且乾燥。年平均气温3.7℃,穆稜河南岸河谷平原区活动积温2500~2600℃,80%保证率活动积温2300~2400℃;向南山前漫岗区活动积温2300~2400℃,80%保证率活动积温2200~2300℃。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平均为542毫米,山前漫岗区呈减少趋势。无霜期平均143天,北部河谷平原地区,80%保证率无霜期120~150天,向南山前漫岗区115~120天左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鸡冠区境内穆稜河沿岸河谷平原浅层地下水丰富,除穆稜河外,其他季节性河流,地表径流量仅为2190万立方米,少于鸡西其他各区地表径流量,占鸡西市径流总量的5.35%。

矿产资源

鸡冠区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全区煤矿31处,资源储量虽不属最优,但分布均匀,大都地处开阔地带,极利于开採。
鸡冠区矿产还有较为丰富的砂砾、粘土和立新煤矿西沟里砂金线索地。截至1990年,省营立新煤矿探明储量6692万吨,占鸡西市境内3座省营煤矿地质总储量21639.4万吨的30.93%。

人口民族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鸡冠区总人口336078人,其中红军路街道29181人、西山街道59419人、南山街道57422人、向阳街道42064人、东风街道63990人、西鸡西街道36176人、立新街道6182人、西郊乡18771人、红星乡22873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鸡冠区常住人口365376人,常住人口数在鸡西市所辖各县市区中仅次于密山市。主要民族有汉族及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2009年鸡冠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1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1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亿元,同比增长48%;对外贸易额完成5830万美元,同比增长1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67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73元,同比增长9%;财政总收入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2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28%。
2011年鸡冠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87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25%;财政总收入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96亿元,同比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8.2亿元,同比增长116%;对外贸易额完成1.18亿元,同比增长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20元,同比增长2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同比增长20%个体经营户突破1.6万户,民营企业达722家,民营经济财政贡献率达到93%。
2017年鸡冠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亿元,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3亿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9亿元,增长11.9%;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000万美元,增长1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8.8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6亿元,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101元和16642元,均增长7%。

第一产业

鸡冠区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引进新、奇、特品种,主要发展有市场、高附加值的绿色食品和经济作物。截至2008年,全区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已达到2.8万亩,建成了四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以生猪繁育饲养和肉奶牛生产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是鸡冠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西红柿、青玉米是鸡冠区两大主导产品,在2004年获得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的基础上,2005年又申报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识;红星乡的大煎饼、小杂粮、123小苹果三大特色产品,2005年申报了国家无公害食品标识。在畜牧业方面,完达山乳业和光明乳业相继在鸡冠区设立鲜奶收购站。
2011年鸡冠区农业总产值完成2.6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同比增长20%。粮食产量达到16000万公斤,同比增长3.8%。蔬菜产量达到4700万公斤,同比增长5%。农业劳动力转移1.3万人。

第二产业

鸡冠区工业了以煤炭开採加工为主体,冶金、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门类齐全,多元化发展。煤炭、医药、机电、食品加工等产业是鸡冠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其中煤炭是鸡冠区的传统特色产业。此外,鸡冠区还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引进开发了沼气、秸秆气化等环保型能源建设项目。
2009年鸡冠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1.47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15.3%。
2011年鸡冠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7亿元,能耗同比2010年下降4.13%。

第三产业

截至2008年底,鸡冠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达到51%,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47%。
鸡西市休闲广场夜景鸡西市休闲广场夜景
2008年,鸡冠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7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08亿元,开发面积达62.2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达8.35万平方米;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67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收入9700万元,同比增长26%。
2011年鸡冠区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实现1.14亿美元。

交通

鸡冠区是鸡西市交通中心,是黑龙江省东南部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境内有5条铁路专用线,有鸡西站(客运)和鸡西西站(货运)两大火车站,每天有14列客货列车始发,高等级公路连线全国各地。由鸡冠区政府出发到鸡西兴凯湖机场不到半小时的路程。

社会事业

教育

鸡冠区是鸡西市文化中心,境内有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技师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11所。鸡冠区先后荣获全国“亿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先进区”,“省级规模教育收费示範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
鸡西市鸡冠区部分中国小校一览
中学
鸡西市朝鲜族中学
鸡西市第十九中学
鸡西实验中学
鸡西市第一中学
鸡西市育才中学
鸡西英桥高中
鸡西市文成高中
鸡西市培英中学
鸡西市树樑中学
鸡冠区兴国学校
鸡西市第二十七中学
鸡西市第九中学
鸡西市田家炳中学
鸡西市立新学校
鸡西市第三十一中学
鸡西市第十八中学
鸡西市第三中学
-
-
-
国小
鸡西市师範附属国小
鸡西市东风国小
鸡冠区鸡西国小
鸡冠区电工国小
鸡冠区培新国小
鸡西市南山国小
鸡西市园丁国小
鸡西市铁路国小
鸡西市跃进国小
鸡冠区红星中心国小
鸡冠区西郊中心国小
-

文化

2011年鸡冠区春节“三项活动”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黑龙江省县区级品牌文化,被鸡西市政府推荐为黑龙江省先进文化区。2011年鸡冠区政府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区,红星乡政府被命名为省级文明乡镇,电厂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文明社区,电台社区、桥南社区被命名为全省文明创建先进社区。鸡冠区文体局荣获“鸡西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医疗卫生

鸡冠区境内有鸡西市人民医院和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两所三级甲等医院。
2011年鸡冠区率先开展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西郊乡梁家村卫生所被评为黑龙江省十佳卫生所,全区符合政策出生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圆满完成了第六次人口普查任务,并被评为省级先进。区卫生局获得行风政风建设等省级先进5项,获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市级先进7项。
2011年鸡冠区新农合筹资标準由150元/年人,提高到230元/年人,农民只需缴纳30元/年人,最高补偿比例达80%,住院补偿封顶提高到6万元。实现了参合农民在区域内重点医疗机构住院直补工作,直补率达90.7%以上。同时,有80%的农村诊所试行门诊统筹,每个参合农民在门诊可报销60元/年。截至2011年底,鸡冠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

旅游景点

鸡西动植物园
鸡西动植物园鸡西动植物园
鸡西动植物园坐落于鸡西市区近郊的干校地区,距鸡西市中心5公里,是在园林苗圃的基础上建成的一座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动植物观赏、科普教育、滑雪滑冰、跑马射击、餐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园区蓄植各种植物和绿化苗木80多个品种100多万株,无公害瓜园、果园几十亩,野生植物20多个品种达万株以上。2005年鸡西动植物园被评为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普基地。
鸡西市博物馆
鸡西市博物馆鸡西市博物馆
鸡西市博物馆位于鸡西市中心,该馆于2004年10月1日开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展厅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一层西侧为《鸡西市城区规划模型》展示厅,东侧为临时展厅;二层东侧为《鸡西古代历史文物陈列》展厅,西侧为《鸡西古动物化石展》展厅;三层东侧为《鸡西近现代史展》展厅,西侧为《鸡西自然资源展》展厅。
欢乐谷生态园
欢乐谷生态园位于红星乡红星一组,空气清新,奇花异草种类繁多,树种有三十多种,有金叶榆、垂榆、垂柳、枸杞子、杏树和梨树、李子树等。
欢乐谷生态园欢乐谷生态园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