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东北部。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年(1739年),是由清代建造的“绥远城”俗称“新城”而得名。全区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55平方公里,农区和山区645平方公里。北面和东面以大青山为分水岭,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交界,南面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接壤,西面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毗邻。2013年全区总人口58万余人,有汉、蒙、满、回等30个少数民族,是满族聚居区。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新城区
- 外文名称:Xin Cheng Disrict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 下辖地区:8个街道、1个镇
- 政府驻地:成吉思汗大街街道
- 电话区号:0471
- 邮政区码:010050
- 地理位置:呼和浩特市东北部
- 面积:700平方公里
- 人口:58.5755万人(2013年)
- 方言:晋语 蒙语
- 气候条件: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大窑文化遗址、古长城遗址、塔布罗陀汉墓
- 机场: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
- 火车站:呼和浩特站
- 车牌代码:蒙A
- 行政代码:150102
- GDP:842亿元(2017年)
- 人均GDP:14.39万元人民币(2017年)
地理环境
位置
新城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东北部,北面和东面以大青山为界与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隔山相望,南与赛罕区接壤,西与回民区毗邻。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1°35′——112°5′,北纬40°48′——41°7′。新城区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55平方公里,农区和山区645平方公里。
地形
新城区东西长40.5公里,南北宽37.4公里。辖区地形主要由山地、山前沖积扇地和平原三部分构成,山区约占新城区面积的60%。大青山在区境内东西长约40.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最高海拔为2149.5米;城区系大青山南麓山洪沖积扇平原,平均海拔为1050米。
土壤
土壤类型比较丰富,山区形成灰色森林土、灰褐土;丘陵多为栗褐土、灰色草甸土、草甸沼泽土、粗骨土;平原是洪淤栗褐土、砂石土等。灰色森林土、灰褐土腐植质层较厚,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气候
新城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其特点是:春季风多雨少,升温快;夏季湿热多雨,降水量集中;秋季短促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较长,乾冷少雪。年平均气温6.7℃,山区比平原低2—3℃;冷热变化剧烈,夏季平均气温21.3℃,极端最高气温38.5℃;冬季平均气温-7.4℃,极端最低气温-30.5℃。年平均降水量为397.9毫米,最大日降水量为130.6毫米,山区降水量多于平原,年降水量的60—70%在夏季,多集中在7、8月份。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2862.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5%,多集中在3—5月。霜冻在春秋两季出现,春季终霜迟,秋季初霜早。平原无霜期在121—150天,山区在90—100天。春冬季多西北风,夏秋季多东南风。
呼和浩特新城区

历史沿革
舜时,今新城区与呼和浩特其他地区称“并州缴外”、后又称“冀州缴外”地,当时为荤粥族所在地。
夏、商、周时期,主要是“荤鬻(yù)”、“鬼方”、“猃狁”等北方少数民族在此狩猎游牧。
春秋战国之际,荤鬻、鬼方、猃狁各族的名称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史书中出现的“戎”和“狄”。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革新政治、军事,学习北方游牧民族之所长,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等民族,“置云中、雁门、代郡”,这里成为云中郡的一部分。
呼和浩特新城区政府大楼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新城地区仍为秦云中郡属地。西汉时期,现新城区属云中郡北舆县辖地,部分农区属云中郡武泉县(今塔利村东北)辖地。公元340年,鲜卑族拓跋氏建立代国政权,设“盛乐都城”(今和林格尔县土城村北),现新城地区属盛乐城管辖。公元386年,拓跋珪改代称魏,史称北魏。公元389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将归顺于北魏的敕勒族安置在这里,呼和浩特地区始有“敕勒川”之称。
公元六世纪中后期,隋朝将呼和浩特地区划归榆林郡管辖。唐朝初年,在呼和浩特地区设云中都督府和定襄都督府,此时的新城地区为定襄都督府辖地。以后,唐王朝又在呼和浩特地区设立云中都护府、单于大都护府来管辖云中、定襄。
五代十国时期,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后,占有该地区,时属西京道丰州管辖,并在丰州城(今白塔村北)设立西南路招讨司。
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金袭辽制,呼和浩特地区仍称丰州,新城地区属丰州富民县範围内。
元代忽必烈统一中国后,新城地区仍为丰州的一部分,属中书省大同路管辖。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蒙古阿勒坦汗率土默特部落进驻丰州地区,自此丰州地区又称“土默川”。隆庆六年(1572年),阿勒坦汗修建“库库和屯”城(今呼和浩特旧城)。万曆三年(1575年)竣工后,明廷赐名“归化”。新城地区为归化城之辖区。
1644年,清朝建立。清朝为巩固其在北方的统治,于雍正十三(1735年)年议定在归化城东北建造新城(绥远城)。乾隆四年(1739年)六月竣工。此“新城”即为今新城地区的主要部分。乾隆六年,设统治机构归绥道,隶属山西巡抚管辖,是山西诸道之一。
1912年(民国元年),“归化”、“绥远”两城合併为“归绥县”。1914年(民国三年),绥远与山西分治,设立“绥远特别行政区”,改绥远城将军为行政长官。同年7月,改行政长官为都统。1929年(民国十八年),改绥远特别行政区为绥远省,改都统为主席,省府设在原绥远城将军衙署内,并改归绥县为归绥市。市内下辖四个区,原绥远城区、火车站归第一区管辖。1937年10月,日寇侵占归绥,改归绥市为“厚和浩特市”。抗日战争胜利后,厚和市复称归绥市。全市设六个区,原绥远城区为第五区、火车站为第六区。
1949年1月28日,中国共产党重新组建了归绥县委和县政府,当时的县政府在陶卜齐、榆林一带设一区;在保合少一带设一区,今新城区农区多属二区管辖;在太平庄一带设三区,今新城区部分农村属三区。
1950年1月20日,和平解放后的归绥市人民政府成立,原旧住房机构基本没变,城区仍设6个区,下设6个公区,都是市人民政府派出机关。1951年,归绥市人民政府决定全市设4个区,7月3日,将原新城的五区和火车站的六区合併,改为归绥市第一区,在火车站设有办事处。区政府驻关帝庙街。
东河新区

1952年6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由张家口迁到归绥市,8月1日,内蒙古军区和绥远军区合併,编为“蒙绥军区”。1953年11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绥远省政府合署办公。11月8日,归绥市第一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区正式改称新城区。
1954年4月25日,将归绥市改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为市辖区之一。新城区建制未变,区政府迁往建设西街。
1955年,新城区人民政府改称新城区人民委员会。1966年8月20日,新城区更名为“东风区”。1973年,东风区机关迁往新城西街。1979年3月20日,恢复“新城区”称谓。
1980年,召开新城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城区人大常委会和新一届人民政府。1984年,组建政协新城区委员会,同年7月,农村人民公社改称为乡人民之福,生产队、生产大队改称为自然村或村民委员会。
1999年7月1日,呼和浩特市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把原属新城区的人民路、大学路办事处及中山办事处、东风办事处、迎新办事处部分管区划归赛罕区(原郊区),将原属呼市郊区(赛罕区)的毫沁营、保合少、小井三个乡全部及巧报乡、罗家营乡部分农村划归新城区管辖。至此,新城区共辖7个办事处、3个乡人民政府。
2001年4月机构改革,新城区对农区三乡继续了新的划分,将毫沁营乡改称毫沁营镇;撤销小井乡划归保合少乡管辖。自此,新城区形成辖有城区七个街道办事处,农区为一乡一镇的新行政组织格局。2002年新城区政府迁到呼伦北路,成吉思汗大街9号。2003年。新城区将1乡1镇7个街道办事处的村委会调整为30个,社区居委会调整为60个。
行政区划
2013年,新城区设1镇、8个街道办事处,24个村民委员会、48个社区居委会。
8街道办、1镇分别为:海拉尔东路街道、锡林路街道、中山东路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东风路街道、迎新路街道、成吉思汗大街街道、保合少镇
自然资源
水源
境内的地表水资源较少,河流多属季节性沟河,较大的沟河有6条,水源多为雨季沟谷的汇流水,部分来自山泉,只有汛期水量大而集中,平时只有少量的山泉水,有时断流。境内的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浅水一般埋深在40米以内,深层承压水埋深在60—120米之间。
矿产
金矿,集中在境内的面铺窑沟、奎素沟、小井沟、野马图村北的各条小沟内,还有哈拉沁、哈拉更沟黄金储量也较富集。
铍矿(绿柱石),大青山东段古路板沟卯独沁一带富含铍矿,伴生有白云母、褐帘石、铌钽铁矿,该矿含伟晶岩脉宽3—4米。
铁矿,主要分布于保合少乡黄花窝铺、古路板一带。黄花窝铺铁矿床位于黄花窝铺村附近,在吕梁晚期花岗岩中,含铁石英透镜体长250米、宽15米,矿石以磁铁矿为主,质地坚硬,属沉积变质型矿床。远景储量5.25万吨。
铜矿,主要分布于哈拉沁沟、红山口沟及面铺窑沟的碌碡湾,品位较低,矿脉分散。
白钨矿,分布于古路板沟的水磨、帐房,奎素沟的东沟、西沟以及面铺窑村以北等地区。在大东沟口上卯独沁,特别是奎素东沟与奎素西沟较为富集。
煤矿,大青山含煤地层较丰富,煤质属瓦斯煤及结焦煤。煤层最厚处为1米,最薄处只有1厘米。
大理石矿,主要见于哈拉沁沟、红山口沟、古路板沟和面铺窑沟一带。
花岗岩,是很好的建筑材料,在面铺窑沟、奎素沟、古路板沟均有分布。
大理岩,仅见于哈拉沁沟。矿床位于下元古界二道凹群的顶部。为白云质细粒结晶大理岩,矿体厚度在15—116米之间,探明C+D级储量为2195.5万吨,属中型矿床。该矿床为呼市水泥厂的原料基地。
粘土矿,分布在保合少乡东南的恼包、庄子、水泉、大窑等地,该矿储量较大,主要用于砖瓦製作。
建筑用砂石矿,分布于大青山前坡沖积扇地,毫沁营镇为多。矿床为第四纪沖洪、积砂砾层。主要用作混凝土原料,储量较为丰富,是呼市地区建筑用砂石的主产区。
动物
大青山自然条件具有多样性,境内的鸟类和兽类动物资源较为丰富。
豢养动物,牛、马、羊、骡、驴、猪、狗、兔、鸭、鸡、骆驼、鹿等。
野生动物,根据生物工作者调查,境内有野生动物29种,鸟类140多种。
动物有:豹、雪豹、狼、狍子、野兔、狐狸、獾子、黄鼬(黄鼠狼)、松鼠、花鼠、社鼠、盘羊、青羊、大林姬鼠、巢鼠、艾虎、狗獾、赤狐、刺猬、草原黄鼠(又称野地黄鼠)、五趾跳鼠、麝鼹、中华鼢鼠、长爪沙鼠、子午沙鼠、黑红仓鼠、大仓鼠、蜥蜴、蝙蝠等。
鸟类有:杜鹃、三道眉、草鵐、灰尾斑鸠、山噪鹛、黄腰柳莺、极北柳莺、斑啄木鸟、褐头山雀、大山雀、鹪鹩、芦鵐、褐嘴雀、寒鸦、欧夜鹰、猫头鹰、雀鹰(鹞子)、喜鹊、麻雀、燕子、布穀鸟、石鸡、环雉、山斑鸠、岩鸽、鸿雁、豆雁、斑嘴鸭、红尾鸲、蓝歌鸲、红胁蓝尾鸲、红点颏、黄喉鹟、赤颈鸫、白腹鸫、斑鸫、蚁鴷、斑翅山鹑、百灵鸟、灰喜鹊等。
植物
大青山阳坡树木稀疏。阴坡植被茂盛,生长着以白桦为主的茂密的天然林。半阴坡布满了以胡榛为主的灌木丛。境内有各类植物约1000余种。
栽培植物:
(一)山前主要品种有:玉米、小麦、高粱、穀子、黍子、马铃薯、绿豆、莲豆、菸叶、大葱及各类蔬菜;近几年塑胶大棚蔬菜,以及各种观赏花卉逐年增多。
(二)山中主要品种有:小麦、莜麦、马铃薯、荞麦、蚕豆、菜籽、胡麻、碗豆等。
(三)人工栽种植物有:榆树、针叶松、沙棘、山杏、黄太平、123、苹果、葡萄、油松、落叶松、侧柏、杨树、柳树、柠条、沙打旺、沙柳、苜宿草等。
野生植物:
(一)按用途有药用植物:甘草、黄芪、防风、黄岑、赤勺、苍朮、远志、麻黄、知母、枸杞、人参等40多种。油用植物:山杏、苍耳、文冠果、芝麻菜、野亚麻等。纤维植物:芨芨草、芦苇、香薄、龙鬚草、马莲等。果类植物:酸枣、酸刺、豆姑娘、酸梨、面果子、山葡萄、欧梨儿等。澱粉植物:稗草、沙蓬、狗尾草、野燕麦、草麦等。
(二)按地区分布:山地草甸主要生长冷蒿、万年蒿、柴胡、金露梅等;山地森林半阴坡主要生长油松、白桦、山杨等混生林,绣线菊、山刺玫、山楂等灌木,苔草、苍朮、委陵菜、百里香等草本植物;山地灌木丛主要生长虎榛子、黄刺玫、蒙古荚蓬、柏扁桃等;山地草原主要生长百里香、冷蒿为主的多年生杂草和小灌木,还有隐子草、牛枝草及其它半灌木和多年生草类;丘陵草原主要生长虎尾草、画眉等低矮植物;平原地带多生长米蒿、沙蒿等蒿类植物,芦草、沙蓬等尖叶类植物和车前子等阔叶植物,灯碗花、刺黎等藤蔓类植物和菌类(菟丝子、麻莎菜)植物,以及苔藓类植物、毛莨科植物,落叶松、桧柏、柳树和各种果树等植物。
人口民族
据新城公安分局人口年报统计,2011年末新城区总户数为128464户,比上年增加3812户;户籍总人口为367522人(下同),比上年增加62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7257人。总人口中:男性为183044人、女性为184478人,男女性别为100:100.8。
在户籍总人口中:共有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数74792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0.4%。
另据新城区计生局统计:2011年末,新城区常住人口为374308人、流入人口为178838人,2011年新城区总人口为553146人,比上年减少19450人。其中:常住人口减少43993人、流入人口增加24543人,人口密度为790人/平方公里。
经济
综述
2011年,新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45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总量较上年增加65.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60.7亿元,增长10.3%,在第二产业中:全部工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391.5亿元,增长12.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1346元/人,人均较上年增加28492元,增长30.7%,按年末汇率折算达19261美元。
呼和浩特新城区

产业结构略有调整。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0.4:13.2:86.4调整为0.4:13.4:86.2;第一产业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为0.5%;第二产业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为14.4%;第三产业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为85.1%。从产业结构和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看,第三产业在新城区经济发展中仍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其总量占全市第三产业比重的86.2%,其产业贡献率对经济成长的拉动率为10.4%,是推动经济成长的主要因素。
2017年,新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约84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57.6亿元,比上一个五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增长48.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由445.4亿元预计增长到756.8亿元,总量稳居自治区第一;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3634元预计增长到4889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283元预计增长到18928元。
第一产业
2011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534公顷,比上年减少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52公顷,比上年减少18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5178吨,减少28.3%。其中:小麦、玉米的产量为36吨和9563吨。油料产量84吨,减产5吨,蔬菜产量9561吨,增产1473吨。
2011年末新城区牲畜存栏数7.6万头(只)。其中:大畜存栏1.4万头(只),奶牛存栏头数1.4万头;生猪存栏1.8万头;羊存栏4.4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1930吨;全年鲜奶产量57374吨;禽蛋产量1325吨。
2011年末新城区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47吨;农用塑胶薄膜使用量73吨,其中:地膜使用量52吨,地膜覆盖面积1010公顷;农村用电量1401万千瓦时,增长9.0%。
截止2011年末,拥有农牧业产业加工企业9个,年营业收入达10410万元,实现利润410万元,上缴税金325万元。
第二产业
2011年,新城区231家工业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79.7亿元,增长20.4%;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15.9%,对新城区经济成长的贡献率为8.4%,拉动新城区经济成长10.2个百分点。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7亿元,增长16.3%。其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1亿元,增长26.4%;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下降6.6%。
从经济类型看,规模以上企业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2.6亿元,增长23.4%;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1亿元,下降13.2%。
从行业看,电力、食品、服装等支柱产业完成现价总产值4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6.1%。
在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自来水达13987万立方米,服装达206万件,商品混凝土达52.7万立方米,速冻米麵食品达5448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亿元,比上年增长9.2%;产品销售率为98.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总量较上年增加38.7亿元,其绝对值占全市比重的30.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00.8亿元,增长16.7%;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44.1亿元,增长16.9%。
截至2011年末,新城区拥有限额以上批发企业76家、零售企业61家,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97家。其中:住宿业35家。拥有星级酒店19家。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4家。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比上年增长46.3%;汽车类增长17.5%;服装鞋帽类增长28.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5.5%;中西药类增长19.8%;体育、娱乐类增长23.5%。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新城区共有普通中学22所,在校学生达33563人,比上年增加796人;教职工人数达2864人。其中:专任教师2115人;高中毕业生4392人,国中毕业生5984人。年末共有国小校43所,在校学生达40507人,比上年增加1618人;教职工人数达2140人。其中:专任教师182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生数6462人。年末共有幼稚园28所,在园儿童7838人,专任教师689人。
文化
2011年建成了锡林北路文化中心、保合少镇文化站,健全了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路。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截至年末,新城区共有艺术院校1所,专业表演团体3个(以上为驻区单位,新城区没有专业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达4.7万册,文化馆1个,博物馆3个,影剧院2个。
卫生
2011年末新城区共有医院19所、卫生院2所。医院拥有病床2183张。新城区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445人,其中执业医师1055人,助理执业医师1139人。
名胜古蹟
新城区主要的名胜古蹟有大窑文化遗址、古长城遗址、塔布罗陀汉墓及塔利古城、红山口摩崖雕刻、公主府、将军衙署、新城鼓楼、阜安门遗址、阿王府、满族民居、成吉思汗影视城等。
呼和浩特体育场

新城区主要的教育基地有革命老区、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多松年故居、新城区国防教育中心、新城区素质教育基地等。
历史名人
新城区地域历史名人和革命先驱辈出,主要有阿勒坦汗、云丹嘉措、贻谷、吴长庚、荣祥、多松年、佛鼎、姚喆、高凤英、杨植霖、黄厚、李致方、关和璋、孟绍、汪宇平、孙英年、盖山林。
文化风俗
新城区以蒙、满、汉为主的各族人民在新城区创造出了多彩丰富的民族风情。
从历史上讲,新城区的蒙古族主要以土默特部为主,自十六世纪初定居土默川以来,形成了图特的风俗习惯;同时,新城区又是满族聚居区,自乾隆中叶起,準许八旗官兵携带家眷长期驻防,此后大量满族居民便逐渐定居绥远城,呼和浩特地区的满族人民依然保留了许多独特的民族风俗;古路板的二月二龙灯节更是延续了三百多个春秋。
保和少乡古路板村是一个蒙汉聚居的村庄,每年农曆二月儿都要举行一次颇具规模的民间龙灯节,龙灯节持续三天,主要有绕九曲、唱大戏、庙会交流三大活动。
城市荣誉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