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2020-06-17 03:56:49) 百科综合

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汽车底盘各总成和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拆装与检修的方法。通过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可使学生能理解汽车各系统、总成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基本具备汽车底盘拆卸、装配能力,以及使用汽车底盘维修的常用工具、量具、设备进行底盘各总成、部件检修的技能。《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主要内容有汽车底盘概述、汽车传动系、汽车行驶系、汽车转向系和汽车制动系。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基本介绍

  • 书名: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页数:246页
  • 开本:16
  • 定价:25.00
  • 类型:科技
  • 作者:李晓
  • 出版日期:2010年4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115221421
  • 品牌:人民邮电出版社

内容简介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图书目录

绪论1
课题一 了解汽车总体构造、分类与编号2
课题二 汽车维修基础7

模组一 汽车传动系21
课题一 认识汽车传动系22
课题二 检修汽车离合器26
课题三 检修汽车变速器39
课题四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69
课题五 检修汽车万向传动装置86
课题六 检修汽车驱动桥96
模组小结111
综合练习111

模组二 汽车行驶系117
课题一 检修车架与车桥118
课题二 检查更换轮胎139
课题三 检修汽车悬架147
课题四 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158
模组小结165
综合练习165

模组三 汽车转向系168
课题一 认识汽车转向系169
课题二 检修机械转向系173
课题三 液压动力转向系的检修185
课题四 认识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199
模组小结205
综合练习205

模组四 汽车制动系207
课题一 认识汽车制动系208
课题二 检修车轮制动器211
课题三 液压制动系统的检修与维护224
课题四 认识气压制动传动系统233
课题五 认识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238
模组小结244
综合练习244
参考文献246

文摘

插图:



二、汽车维修设备
1.汽车维修通用设备。
在汽车维修中,汽车维修设备是不可忽视的。它包括维修工作地沟、汽车举升设备、总成拆装运送设备与工作檯架等。
据统计表明,汽车下部维修作业约占维修工作总量的50%,如由工人躺在车下检修底盘机件,不仅因车下能见度差,不易接触机件,操作困难,难以保证质量,而且工作效率低,增长了维修的停歇时间。而汽车举升器与搬运设备的广泛套用,不仅为汽车维修机械化流水作业提供了基础,而且给提高维修质量和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创造了条件。
(1)地沟是汽车维修企业广泛採用的设备,它在汽车维修中使用的历史较长。从地沟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独立式和堑壕式,堑壕式又分为尽头式与直通式。由于地沟建造费用低,安全可靠,不需要专门进行维护,故在小型汽车修理厂中使用较多。目前在现代化汽车特约维修站很少採用。
(2)根据举升设备的传动方式,可分为液压传动、气压传动、机械传动和液压-气压传动4种。
液压传动举升器是套用液压油(主要是矿物油)作介质,通过油缸传递动力和运动。它的优点是工作比较平稳,容易控制,结构简单。其缺点是当需要较大的举升高度和举升力时,则举升设备往往製成固定式,这不但增加了设备安装费,而且增加了设备保养维护工作。目前此种举升设备套用较多。气压传动举升器是用压缩空气作介质,通过气缸传递动力和运动。它的优点类似液压传动。
其缺点是传动不平稳,举升能力有限,一般不超过500kg,目前这种举升设备套用较少。机械传动举升器的动力装置是电动机或其他动力转换装置,如电动一液压转换装置,它通过机械组件(丝桿螺母、钢丝绳绞盘、链条齿轮等)传递动力和运动。它的优点是安全可靠,其缺点是结构複杂,控制困难,机械摩擦损失大,需要较大功率的电动机驱动。
根据举升器的结构特点,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
固定式液压和气压-液压举升器都有单柱塞和双柱塞式。单柱塞举升器能保证汽车平稳举起,并可绕柱塞轴线迴转,使汽车出入和进行维修作业方便灵活,占用面积也小。双柱塞举升器用于举升大型汽车,柱塞的间距为适用不同车型而採用可调节的结构。固定式举升器在维修作业的接近性与灵活性方面比维修地沟式有较多优点,同时也改善了工人的作业条件。
移动式举升器的举升高度一般都较小,仅为了使车轮离地。它常与维修地沟配合起来使用。
(3)修理工艺设备。汽车修理工艺设备主要有镗缸机、磨缸机、磨气门机、磨气门座机、制动鼓搪鼓机、气门座铰刀等。

序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行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职业学校开设的汽军底盘构造 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对汽车维修人员的技术技能要求差异比较大。《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编写就是要尝试打破原来的学科知识体系,按现代汽车维修生产的流程来构建本课程的技能培
训体系。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依据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範,并参考现代汽车维修生产技术档案而编写的。书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汽车底盘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底盘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底盘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初步具备底盘拆装、底盘零件损耗分析、底盘维修的能力。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既强调基础,又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範相结合。力图体现以下特色。
1.面向职教。《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作者均来自教学一线,有多年专业教学经验,因此能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
培养目标,结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编写。
2.难易适度。《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删除那些理论内容偏深,对实际工作
影响不大的内容,着重强调结论性强、套用性强的内容,使整体的理论难度降低;但同时又要保
证相应的理论基础,使学生能够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一定的理论根据。
3.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力求把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术套用能力有机结合。使学生的
基本素质能够得到提高,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也为学生今
后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终要达到学生毕业后即可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4.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删繁就简,按由易到难、先传统后新兴学科、先通用技术后特殊技
术的顺序编写教材。关注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规格与学校培养目标的衔接与交流,重视企业现有
操作规程与维修经验的引入。《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儘量採用一些示意图,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文字描述方面
力求通俗易懂,使学生能够自己读懂教材。
5.在编写体例上採用新的形式,设定“提示”、“延伸阅读”、“想一想”等小栏目,并通过配
套的技能训练项目来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由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李晓任主编,陈树国任副主编。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时数为140学时,其中74学时为实践教学学时。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辑推荐

《机械识图》: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教材

后记

本章主要讲了如F要点
1.装配图的作用及内容
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常用来表达部件或机器的组成、装配关係、位置关係、连线关係和工作原理,以及安装、调试、检验时所需的尺寸数据和技术要求。因此,装配图一般应具有以下内容:一组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形;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标题栏、编号和明细栏等。
4方面的内容
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及工艺结构
(1)规定画法:相邻件接触表面和配合面只画一条线,不接触表面和非配合表面画两条线;
相邻件剖面线应相反或不同间距;剖切紧固件、手柄、连桿钩子等实心件过其轴线或对称面时按不剖绘製;被遮挡的轮廓一般不需要画出。
(2)特殊画法:拆卸画法、沿结合面的剖切画法、假想画法、展开画法、夸大画法、简化
画法。
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装配图中不需标出零件的全部尺寸,一般只标注下面几类尺寸:性能(规格)尺寸、装配尺寸、
安装尺寸、外形尺寸、其他重要尺寸。
4.装配图的序号和明细栏
装配图中必须编写序号,并要按零件序号的顺序填写明细栏,使图和表对应、方便看图。
5.装配结构简介
(1)在用轴肩或孔肩定位滚动轴承时,应注意到维修时拆卸方便与可能。
(2)当零件用螺纹紧固件连线时,应考虑到拆装方便。
(3)两个零件在同一个方向上,只能有一个接触面或配合面,应避免有两个面同时接触。
(4)轴肩与孔的端面接触时要有倒角或越程槽。
6.识读装配图
识读装配图是本章的重点,其目的是搞清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装配关係和各零件的主要结构、
作用以及拆装顺序等。
识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为:概括了解;分析视图、分析工作原理和传动关係;分析尺寸和
技术要求;分析零件间的装配关係。
7.示意图和构造原理图
示意图分为装配示意图和原理示意图,它们的侧重点不同。构造原理图,用于部件的分析和
讲解,略去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和标题栏,而且有时对一些结构进行了必要的省略和简化。

目录

第1章 图样的基本知识 1
第1节 製图国家标準简介 2
一、图样 2
二、图纸幅面及格式(GB/T14689-1993) 3
三、比例(GB/T14690-1993) 5
四、字型(GB/T14691-1993) 5
五、图线 6
六、尺寸标注 8
第2节 几何作图简介 10
一、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10
二、等分作图 12
三、斜度、锥度 13
四、圆弧连线 14
五、平面图形的画法 14
本章小结 16

第2章 正投影法和三视图 17
第1节 投影的基本知识 18
一、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18
二、投影法的分类 18
三、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19
第2节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係 19
一、视图的基本概念 19
二、三视图的形成 20
三、三视图之间的关係 20
第3节 物体几何要素的投影 21
一、点的投影 21
二、直线的投影 24
三、平面的投影 27
本章小结 29

第3章 基本体的投影 31
第1节 平面体 32
一、稜柱 32
二、稜锥 33
第2节 迴转体 34
一、圆柱 34
二、圆锥 35
三、圆球 37
四、圆环 37
第3节 轴测图 38
一、正等轴测图 38
二、斜二测轴测图 42
第4节 截割体的投影 43
一、稜柱的截割 44
二、稜锥的截割 44
三、圆柱的截割 45
四、圆锥的截割 47
五、圆球的截割 48
第5节 相贯体的投影分析 49
一、两圆柱垂直相交的相贯线的投影分析 49
二、四稜柱与圆柱相贯 51
三、圆柱与圆锥正交相贯的分析 52
四、圆柱与圆球相贯 53
五、过渡线 53
本章小结 54

第4章 组合体 55
第1节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56
一、组合体的组成形式 56
二、组合体之间的表面连线关係 57
第2节 组合体三视图 58
一、形体分析 58
二、选择主视图 58
三、确定比例和图幅 59
四、布置视图位置 59
五、绘製底稿 59
第3节 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注法 60
一、基本形体的尺寸标注 61
二、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62
第4节 读组合体视图 66
一、看图要点 66
二、看图的方法步骤 67
三、已知组合体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70
四、补画视图中的缺线 72
本章小结 72

第5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74
第1节 视图 75
一、基本视图 75
二、向视图 76
三、局部视图 76
四、斜视图 77
第2节 剖视图 78
一、剖视的形成和画法 78
二、剖视图的种类 81
三、剖切面的种类 84
第3节 断面图 88
一、基本概念 88
二、断面图的种类和画法 89
第4节 其他表达方法 91
一、局部放大图 91
二、简化画法 91
第5节 表达方法综合套用举例 94
一、剖视图 94
二、断面图 95
第6节 第三角画法简介 96
一、第三角画法的概念 96
二、视图的配置 97
本章小结 98

第6章 标準件与常用件 100
第1节 螺纹 101
一、螺纹的种类和要素 101
二、螺纹的规定画法 104
三、螺纹的规定标记与标注 104
第2节 螺纹紧固件 106
一、螺纹紧固件及规定标记 106
二、螺栓连线的画法 107
三、螺柱、螺钉连线的画法简介 108
第3节 齿轮 108
一、齿轮的基本知识 109
二、标準直齿圆柱齿轮轮齿的各部分名称及代号 109
三、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与轮齿各部分的尺寸关係 110
四、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111
第4节 键、销连线 112
一、键连线 112
二、销连线 113
第5节 滚动轴承 114
一、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类型 114
二、滚动轴承的画法 114
第6节 螺旋件 115
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各部分名称及尺寸关係 116
二、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及规定画法 117
本章小结 118

第7章 零件图 120
第1节 零件图的基本知识 121
一、零件图的作用 121
二、零件图的内容 122
三、主视图的选择 123
第2节 零件图的尺寸注法 124
一、尺寸基準的选择 125
二、尺寸标注的一般原则 126
三、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 128
第3节 零件的工艺结构 129
一、铸造工艺结构 129
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131
第4节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132
一、表面粗糙度 133
二、极限与配合 135
三、形状和位置公差 140
第5节 识读典型零件图 142
一、读零件图的要求 142
二、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 143
三、典型零件图的识读 143
第6节 零件测绘 147
一、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147
二、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 150
第7节 徒手画图简介 151
一、徒手画图的要求、方法和步骤 151
二、徙手画图实例 152
本章小结 153

第8章 装配图 156
第1节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57
一、装配图的作用 157
二、装配图的内容 157
第2节 装配体的表达方法 158
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58
二、特殊画法 159
第3节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161
一、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 161
二、装配图技术要求 161
第4节 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及明细栏 162
一、零件序号 162
二、明细栏 163
第5节 装配结构简介 164
一、拆装方便的合理结构 164
二、配合面和接触面的合理结构 164
三、密封装置简介 166
第6节 识读装配图 167
一、读装配图的目的 167
二、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167
三、读汽车部件装配图 171
四、读汽车设备装配图 173
第7节 示意图和汽车教材中的构造原理图 174
一、装配示意图 174
二、原理示意图 176
三、教材中的构造原理图 177
本章小结 179

第9章 展开图与焊接图 180
第1节 展开图 181
一、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 181
二、稜柱管和圆柱管的展开 182
三、稜锥管和圆锥管的展开 183
四、管接头的展开 185
第2节 焊接图 187
一、焊缝的表达方法 187
二、焊缝的标注方法 191
三、焊缝的标注示例 192
本章小结 194

第10章 中望CAD 2009基础知识 195
第1节 中望CAD 2009的基本操作 196
一、启动 196
二、中望CAD 2009用户界面 196
第2节 档案管理实例 199
一、新建档案 199
二、绘图 200
三、保存档案 201
四、打开档案 201
五、关闭档案 202
六、退出 202
第3节 基本设定和坐标系统 202
一、设定绘图界限 202
二、设定绘图单位 202
三、状态条上主要按钮的设定 203
四、图层、线型和颜色的设定 207
五、ZWCAD 2009的坐标系统 208
第4节 基本绘图命令及套用 210
一、绘点(Point) 210
二、绘直线(Line) 211
三、绘矩形(Rectang) 211
四、绘圆(Circle) 212
五、绘正多边形(Polygon) 212
六、绘圆弧(Arc) 214
七、绘圆环(Donut) 215
八、绘椭圆(Ellipse) 216
九、文本注释 217
第5节 二维图形编辑命令及套用 221
一、选择编辑对象 221
二、删除与恢复 224
三、複製(Copy) 225
四、镜像对象(Mirror) 226
五、偏移对象(Offset) 226
六、阵列对象(Array) 227
七、移动对象(Move) 228
八、旋转对象(Rotate) 229
九、拉伸(Stretch) 230
十、修剪对象(Trim) 230
十一、延伸对象(Extend) 231
十二、打断对象(Break) 232
十三、点打断 232
十四、倒角(Chamfer) 233
十五、倒圆角(Fillet) 235
十六、分解 237
第6节 尺寸标注 237
一、标注样式 237
二、标注工具列 240
三、标注实例 240
第7节 绘製平面图实例 242
第8节 列印概述 250
一、列印的相关概念 250
二、列印出图的一般步骤 251
本章小结 253
附录 254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