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酒日(World no wine day)为每年的5月9日,起源于2012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世界无酒日
- 外文名:World no wine day
- 时间:每年5月9日
- 危害:酒精
来历
2012年5月9日上午,洛阳周王城广场,一群身穿亮丽汉服的大学生手举“元圣周公《酒诰》三千年的嘱託—德将无醉”横幅和在场的书法家、摄影家一起倡议,每年5月9日为“无酒日”,5月9日与无酒同音,这次倡议建议大家在5月9日不要饮酒,在平日里也要健康饮酒,牢记元圣周公三千年的嘱託。
酒

现状
中国的烈性酒消费占世界烈酒总消费量的23%,是世界上最大的烈酒消费市场。我国每年死于酒精中毒的人数超过11万,占总死亡率的1.3%。饮酒人群的单词平均饮酒量缺乏节制,超出国际安全饮用标準。“健康饮酒中国行”活动组委会在京公布了我国首份中国民众健康饮酒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多达65.39%的饮酒者健康饮酒状况不合格,仅有0.51%的饮酒者,属于具有正确饮酒观念的人群。
过程
酒精在人体内氧化和排泄速度缓慢,所以被吸收后积聚在血液和各组织中,其中极少量酒精没有氧化分解直接经肾从尿中排出或经肺从呼吸道呼出或经皮肤汗腺随蒸发排除。绝大多数酒精主要在肝脏中代谢,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依靠乙醛脱氢酶和肝内的P450把乙醛氧化为无毒的CO2和水排出。
如果长期饮酒肝功能受到损害或由于其它疾病导致肝功能受损,肝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所以需要酒前酒后服用葵花护肝片等药物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其方中含有柴胡,对酒精性肝细胞损伤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五味子,所含五味子乙素对肝线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作用,对肝脏的保护尤为关键。
危害
少量饮低度酒并不一定有害,但过量饮酒甚至酗酒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世界卫生组织一组数据显示,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是麻疹和疟疾的总和,而且也高于吸菸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其危害主要表现在: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肌肉不协调、反应迟钝、注意力、判断力下降、智力衰退等。
(2)对肝脏的影响: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长期饮酒还会造成酒精肝,严重者甚至可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
(3)对心血管的影响:血管失去了弹性,管腔变窄,血流减慢,困难,影响组织营养的吸收,造成脑出血、心梗、脑梗赛、高血压病、心肌病。
(4)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酒精性胎儿,长期饮酒孩子会对男性的性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科学饮酒
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天不超过低度白酒(38度)50毫升(1两)所含的酒精量为适量,约相当于葡萄酒150毫升(1杯),啤酒450毫升(1瓶)。
白酒 | 38度以内 | 42~53度 | 53度以上 |
50ml | <50ml | <50ml | |
红酒 | 150毫升(1/3瓶) | 因红酒含单宁等成份,不应该与白酒掺饮 | |
啤酒 | 450毫升/1瓶 | 啤酒中不仅有酒精,更含有丰富的麦芽等多糖成分,因此,过量饮用对肝病患者的危害将是双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