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北堂萱

(2020-07-19 03:25:04) 百科综合
北堂萱

北堂萱

《毛诗正义》卷三之三〈国风·卫风·伯兮〉~39~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汉·毛亨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释义

谖草,即萱草,俗名忘忧草。 宋王楙《野客丛书·萱堂桑梓》:“今人称母为北堂萱,盖祖《毛诗·伯兮》诗:‘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其意谓君子为王前驱,过时不反,家人思念之切,安得谖草种于北堂,以忘其忧,盖北堂幽阴之地,可以种萱。初未尝言母也,不知何以遂相承为母事。”因以“北堂萱”借指母亲。以“萱堂”指母亲的居室,亦藉以指母亲。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堂萱
  • 拼音::běi táng xuān
  • 解释::指萱草,借指母亲
  • 类型:典故

基本信息

拼音:běi táng xuān
解释:指萱草,借指母亲。

典源

《毛诗正义》卷三之三〈国风·卫风·伯兮〉~39~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汉·毛亨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释义

谖草,即萱草,俗名忘忧草。 宋王楙《野客丛书·萱堂桑梓》:“今人称母为北堂萱,盖祖《毛诗·伯兮》诗:‘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其意谓君子为王前驱,过时不反,家人思念之切,安得谖草种于北堂,以忘其忧,盖北堂幽阴之地,可以种萱。初未尝言母也,不知何以遂相承为母事。”因以“北堂萱”借指母亲。以“萱堂”指母亲的居室,亦藉以指母亲。

同源典故

北堂萱 堂萱 慈萱 萱堂

示例

南朝 梁 吴均 《酬别江主簿屯骑》诗:“何用赠分首,自有北堂萱。”
清 周亮工《题李武曾灌园养母图》诗:“荷鉏忘旦暮,得慰北堂萱。”
唐 骆宾王《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之二:“忘怀南涧藻,蠲思北堂萱。坐叹华滋歇,思君谁为言?”
宋 范成大《致政承奉卢君輓词》诗之二:“眼看庭玉成名后,身及堂萱未老时。”
宋 叶梦得《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诗之二:“白髮萱堂上,孩儿更共怀。”
元 耶律楚材《祝忘忧居士寿》诗:“玉佩丁东照兰省,斑衣摇曳悦萱堂。”
清 李渔《奈何天·误相》:“怎当他,前有萱堂,后有 红娘 ;便道是,做 张生 全要风流。”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