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替芬其分子式为C21H21N,其密度为密度:1.082 g/cm3 。其药品属烯丙胺类广谱抗真菌药,临床上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如体股癣、手足癣、头癣、甲癣、花斑癣、浅表念珠菌病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萘替芬
- 外文名:Naftifine
- 密度:1.082 g/cm3
- CAS No:65472-88-0
- 分子量:287.39814
- 熔点:177 °C
- 分子式:C21H21N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萘替芬
中文别名:桂萘甲胺;3-苯基-2-丙烯-N-甲基-1-萘甲胺;(E)-N-甲基-N-(3-苯基-2-丙烯基)-1-萘甲胺;N-反-肉桂基-N-甲基-(1-萘甲基)胺盐酸盐;萘夫替芬;
英文名称:Naftifine
英文别名:N-cinnamyl-N-methylnaphthalen-1-ylmethanamine;UNII-4FB1TON47A;
(E)-N-methyl-N-(naphthalen-1-ylmethyl)-3-phenylprop-2-en-1-amine;Naftifinum;Naftifina;Naftifine;Naftifin;
CAS号:65472-88-0
分子式:C21H21N
结构式:

分子量:287.39800
精确质量:287.16700
PSA:3.24000
LogP:4.98500
物化性质
密度:1.082 g/cm3
熔点:177 °C
沸点:440.1ºC at 760 mmHg
闪点:194.4ºC
生产方法
方法1:
1.42Gn-甲基-1-萘甲胺盐酸盐和2.89g碳酸钠溶于10ml二甲基甲醯胺中,在室温下滴加1.25g肉桂基氯。加毕,在室温下继续搅拌18h。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剩余物溶于甲苯,无水硫酸钠乾燥,过滤,浓缩,得萘替芬,沸点162~167℃/2.00Pa。萘替芬和含氯化氢的异丙醇溶液作用,可得盐酸萘替芬,熔点177℃(丙醇重结晶)。也可用异丙醇-乙醚重结晶。
方法2:
以1-氯甲基萘为原料。在5~7℃下,往1-氯甲基萘的乙醇溶液中滴加30%甲胺乙醇溶液,加毕在室温搅拌过夜。蒸除乙醇,剩余物溶于氯仿,洗至中性,乾燥,浓缩,减压蒸馏收集133~134℃/0.533kPa的馏分,即为N-甲基-1-萘甲胺,收率70%。在室温下将浓盐酸加到N-甲基-1-萘胺中,再加入碳酸钠和二甲基甲醯胺,滴加肉桂基氯,搅拌后过滤。滤液浓缩至乾,加入甲苯,乾燥,浓缩。再加入异丙醇,用浓盐酸调至Ph=3。加入乙醚,过滤,水洗,乾燥,得白色固体的盐酸萘替芬,收率59.3%,熔点175~177℃。
方法3:
在冰浴冷却下,向30%甲胺的乙醇溶液中,滴加1-氯甲基萘的无水乙醇溶液,然后在室温下放置过夜,可得N-甲基-1-萘甲胺。将其溶于乙醇,加入浓盐、35%甲醛水溶液和苯乙酮,加热回流,并补加聚甲醛细粉,进行Mannich反应得2-[N-甲基-N-(1-萘甲基)氨基]乙基苯基酮。在催化量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在乙酸乙酯中,用硼氢化钠把羰基还原为羟基。最后在盐酸中,回流脱水得萘替芬的盐酸盐。总收率30.1%。
用途
本品为广谱局部抗真菌药。主要用于抗皮肤真菌,如体股癣、手足癣、头癣、甲癣、花斑癣、浅表念珠菌病等,其疗效优于髮癣退、克霉唑、美康唑和益康唑等药物,毒性较低。
药理作用
本品为烯丙胺衍生物,与咪唑类抗真菌药不同,它选择性地作用于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即使达高浓度也不影响肝脏的药物代谢。体外试验本品对髮癣菌、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小于或等于0.2μg/ml;对麴霉菌、孢子丝菌和念珠菌属有中等的抗菌活性,MIC为1~8μg/ml,其疗效优于克霉唑、美康唑和益康唑。本品起效快,这是因为本品除具有杀灭真菌的活性外,还具有抗炎作用。在体内和体外的研究中,本品穿透入皮肤的浓度足以抑制真菌的生长。
药代动力学
健康人完整皮肤外用1%盐酸萘替芬软膏,约有3%~6%的剂量被吸收到体内。萘替芬在体内通过苯环以及N-去烷基化,至少可转化成3种代谢产物,吸收入体内的药物约有40%~60%以原形药物和代谢产物的形式排泄到尿中,其余部分经胆汁排泄到粪便中。
适应证
用于局部真菌病。如体股癣、手足癣、头癣、甲癣、花斑癣、浅表念珠菌病等。
禁忌证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2.儿童、妊娠及哺乳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使用时避免与眼、耳、口腔黏膜接触。
不良反应
个别患者可能有局部一过性烧灼感和刺痛感,乾燥、红斑、瘙痒和局部刺激症状,个别患者可有接触性皮炎发生。
用法用量
外用:每天1~2次,涂敷患部,连续3~4周
药物剂型
乳剂:15g,30g(1%)。
专家点评
本品为烯丙胺类广谱抗真菌药,本品起效比克霉唑、益康唑快得多,与芬替康唑和咪康唑同效。本品使用至少2周后,真菌治癒率通常超过80%。临床症状(包括红斑、瘙痒、脱落、浸润和渗出)迅速减轻,总有效率为70%~90%。单独使用本品治疗炎性或湿疹性皮肤真菌病患者与唑类衍生物联用皮质甾类药物同效。国外报导,套用本品1%霜剂或凝胶剂治疗皮肤真菌感染病109例、念珠菌感染16例和红色糠疹5例,外用涂敷,每天1次,连续4周。结果对上述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7%、80%和100%。国内报导,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将本品配成0.8%溶液,用于手癣、足癣及体癣、肢癣,每天涂搽2次,连续4~6周,甲癣观察4~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