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是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A.H.特拉伊宁。
基本介绍
- 书名: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
- 作者:【苏】A.H.特拉伊宁
- 译者:王作富
- ISBN:9787608086124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53年
内容简介
特拉伊宁的犯罪构成论在50年代中苏友好期间传入中国,让中国学者了解到全新的社会主义的博大精深的犯罪构成理论。在当时东西方意识形态严重对立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亲和的背景下,包括特拉伊宁的犯罪构成理论在内的苏联刑法理论在中国的传习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具有政治意义。因此,他的理论迅速在中国的刑法学说中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意识形态一致性在刑法学界的象徵。而他的代表作《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成为中国犯罪构成学说的经典。时至今日,中国刑法学说中居支配地位的“四要件”犯罪构成论,依然是以前苏联50年代及特拉伊宁学说为範本构建的。他的犯罪构成论对中国刑法学说影响之深远,可以说,认识、评价中国的犯罪构成论不能不认识、评价他的犯罪构成论。在我国,人们对重建犯罪构成论的呼声甚高而收效甚微,忽视了他的理论特色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要想促进中国的犯罪构成论有所发展、创新抑或是重建,不能不从认识特拉伊宁的学说开始。
目录
第一章犯罪构成在苏维埃刑法总的体系中的意义
第二章资产阶级的犯罪构成理论和资产阶级法制的破坏
第三章社上会主义刑法体系中犯罪构成的概念
第四章犯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五章犯罪构成因素的概念
第六章犯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因素
第七章犯罪构成的分类
第八章犯罪构成因素的分类
一表明犯罪客体的构成因素
二表明犯罪客观方面的构成因素
三表明犯罪主体的构成因素
四表明犯罪主观方面的构成因素
第九章犯罪构成的因素和刑事责任的根据
第十章社会主义刑法中犯罪构成的一般概述
一一般构成和特殊构成
二彼此相似的构成
三具体化了的构成和综合构成
四内容已经变更的构成
第十一章犯罪构成和总则方面的问题
一犯罪构成和罪状
二犯罪构成和类推
三犯罪构成和扩大解释
四犯罪构成和共同犯罪
五犯罪构成、预备行为和未遂
六犯罪构成和错误的意义
七犯罪构成和刑罚
第十二章犯罪构成和排除刑事责任的根据
一犯罪构成、“苏俄刑法典”第6条附则和第8条
二犯罪构成、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难
三犯罪构成、执行法律和执行职务
四犯罪构成和执行命令
五排除刑事责任的特殊根据
第十三章犯罪构成和诉讼问题
第十四章犯罪构成和反人类罪
第二章资产阶级的犯罪构成理论和资产阶级法制的破坏
第三章社上会主义刑法体系中犯罪构成的概念
第四章犯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五章犯罪构成因素的概念
第六章犯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因素
第七章犯罪构成的分类
第八章犯罪构成因素的分类
一表明犯罪客体的构成因素
二表明犯罪客观方面的构成因素
三表明犯罪主体的构成因素
四表明犯罪主观方面的构成因素
第九章犯罪构成的因素和刑事责任的根据
第十章社会主义刑法中犯罪构成的一般概述
一一般构成和特殊构成
二彼此相似的构成
三具体化了的构成和综合构成
四内容已经变更的构成
第十一章犯罪构成和总则方面的问题
一犯罪构成和罪状
二犯罪构成和类推
三犯罪构成和扩大解释
四犯罪构成和共同犯罪
五犯罪构成、预备行为和未遂
六犯罪构成和错误的意义
七犯罪构成和刑罚
第十二章犯罪构成和排除刑事责任的根据
一犯罪构成、“苏俄刑法典”第6条附则和第8条
二犯罪构成、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难
三犯罪构成、执行法律和执行职务
四犯罪构成和执行命令
五排除刑事责任的特殊根据
第十三章犯罪构成和诉讼问题
第十四章犯罪构成和反人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