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嘉禾的有四地
1、湖南“禾仓堡”现改为“嘉禾县”,
2、浙江“嘉禾市”定为“嘉兴市”,
3、江西“嘉禾县”改为“南丰县”,
4、福建“嘉禾县”改为“建阳区”。
5、北齐时地名,今河北省南和县。南和:“泉清而甘醇,土膏而禾茂,人和而知礼,物厚而阜安。”《南和县誌》(光绪十九年王立勛重修本)。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嘉禾
- 类型:地名
- 全称:湖南郴州嘉禾县
- 辖区邮政编码:424500
概述
地名:
嘉禾县
湖南郴州嘉禾县
古代地名:
古称嘉禾的有四地
1、湖南“禾仓堡”现改为“嘉禾县”,
2、浙江“嘉禾市”定为“嘉兴市”,
3、江西“嘉禾县”改为“南丰县”,
4、福建的“嘉禾县”改为“建阳县”。
5、北齐时地名,今河北省南和县。南和:“泉清而甘醇,土膏而禾茂,人和而知礼,物厚而阜安。”《南和县誌》(光绪十九年王立勛重修本)。
湖南
简介
嘉禾县,古称“禾仓堡”;禾仓,即穀仓,是天下粮仓,清人李元度重修《南岳志》卷十引《湘衡稽古》云:“今桂阳县北有淇江,其阳有嘉禾县。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为禾仓。后置县,因名嘉禾。”
“嘉禾”,美禾,茁壮之禾,硕大之禾,祥瑞之禾也。东汉许慎《说文》云:“禾,嘉穀也。以二月而种,八月始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王充《论衡·讲瑞篇》云:“嘉禾生于禾中,与禾中异穗,谓之嘉禾。”古人多以“嘉禾”为祥瑞之物,与甘露醴泉并称。如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云:“甘露降,风雨时,嘉禾兴”。
中国古今地舆志,以“嘉禾”为地名年号者,时见于史志;然而以炎帝神农之“嘉禾”名县者,惟有当今郴州所属之嘉禾县也。
明属桂阳、临武县地。崇祯十二年(1639)始置嘉禾县,县治设禾仓堡。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占领长沙、衡州,其部属胡尚月、胡圣华、朱衣点进驻桂阳、临武、蓝山。嘉禾为刘新宇起义军余部占领。清顺治四年(1647)平南王尚可喜占领桂阳州,献忠领兵转移,嘉禾入清版图。次年,南明永明王袭取嘉禾。顺治九年,明兵败走,嘉禾复归清,属衡州府。雍正十年(1732),嘉禾属桂阳直隶州。
中华民国元年(1912),撤销府州建制,嘉禾直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民国27年属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湖南设10个行政督察区,改原第八区为第三区,嘉禾属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嘉禾隶属郴县专区。1950年11月改名郴州专区;1952年11月併入湘南行政区;1954年7月恢复郴县专区;1960年复名郴州专区;1979年3月改名湖南省郴州地区;1995年改名湖南省郴州市,隶属关係不变。
民歌之乡嘉禾。 其中嘉禾伴嫁歌,为嘉禾县所独有,反映了嘉禾这片土地上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生活,曾被收入《中国民歌》、《中国歌谣集成》50多首民曲、电影《芙蓉镇》及湖南卫视、央视分别摄製了《嘉禾恋歌》、《嘉禾伴嫁》、《悠悠嘉禾伴嫁歌》等电视剧,同时,2003年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根据嘉禾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嘉禾县共减少3个乡级建制,现辖普满乡,珠泉、晋屏、行廊、坦坪、塘村、龙潭、广发、袁家镇、石桥9个镇,总面积699.05平方千米,总人口42.70万人。
辖区邮政编码
424500:
钟水乡白石塘村 钟水乡西车湾村石羔乡麻池塘村 钟水乡新麻地村石羔乡雷公井村城关镇荞麦塘村 石羔乡背底塘村田心乡大屋地村 石羔乡大坪岭村莲荷乡大田岭村 钟水乡上泥田村石羔乡南岭村钟水乡水沖村 石羔乡星罗村 石羔乡甫口村 钟水乡坦塘村 钟水乡沙仁村城关镇含田村 钟水乡湘溪村钟水乡杨梅村钟水乡爻山村 石羔乡文家村莲荷乡石丘村莲荷乡小凤村莲荷乡平世村 莲荷乡松家村 城关镇沙岭村钟水乡马托村 石羔乡刘家村莲荷乡水溪村 钟水乡罗家村钟水乡茂林村石羔乡上洞村城关镇珠水村莲荷乡楼胡村 石羔乡石羔村 石羔乡下车村 钟水乡大路村田心乡秀湾村 莲荷乡富阳村人民南路中华东路 珠泉东路 中华西路 金田西路人民北路珠泉西路 禾仓北路 晋屏南路 金田东路 东塔北路 东塔南路 禾仓南路 晋屏北路嘉兴路城关镇 西正街 东正街 珠小巷桃园路宏发路水文巷小河巷 桥下街石燕村城墙路 文化路 城南路振兴路教育路 莲荷乡 石羔乡 体育路 丁字巷 城钟路南正街芙蓉路花园路钟水乡 丙穴路 南街 西街
424501:广发乡欧家塘村 广发乡乌泥塘村广发乡新儒峰村广发乡水头岭村广发乡乐仁坊村广发乡兰白塘村广发乡老儒丰村广发乡平峰村广发乡广发村广发乡瑞溪村 广发乡邹山村广发乡陶岭村广发乡青山村广发乡西溪村广发乡白觉村广发乡忠良村广发乡圳头村 广发乡大塘村广发乡马峰村广发乡楚江村广发乡大村新元坊村广发乡
424502车头镇井洞村 车头镇荆林村车头镇平田村车头镇横洞村 车头镇石田村车头镇乌田村 车头镇老屋村 车头镇龙泉村车头镇荫溪村 车头镇油涵村 车头镇头村 车头镇
424503 :龙潭镇杉树下村 龙潭镇王阳甫村龙潭镇羊司马村龙潭镇石坡头村龙潭镇罗家塘村龙潭镇冲下岭村龙潭镇大方元村 龙潭镇马家坪村 龙潭镇廊里村 龙潭镇龙潭乡龙潭镇金塘村龙潭镇霞塘村 龙潭镇社塘村 龙潭镇山口村龙潭镇扶塘村 龙潭镇大泉村 龙潭镇梓木村 龙潭镇上宅村龙潭镇木岭村龙潭镇双莲村 龙潭镇
424504 :石桥镇山坡塘村 石桥镇石古元村 石桥镇枫梓溪村石桥镇神渡村 石桥镇秀庭村 石桥镇百株村 石桥镇仙江村石桥镇周家村石桥镇石塘村石桥镇石仙村 石桥镇桥头村石桥镇南岸村 石桥镇上坪村 石桥镇岐峰村 石桥镇木牛村 石桥镇石市村 石桥镇泮桥村 石桥镇翰石村石桥镇石门村石桥镇岛石村 石桥镇醒狮村 石桥镇尾村 竹山元村 砠社村 石桥镇石桥乡
424505:田心乡栗木凤村 田心乡百子洞村 田心乡五百地村田心乡满堂村 田心乡黄甲村田心乡玉洞村田心乡凌云村 田心乡东岸村 田心乡瑶沖村 田心乡田心村田心乡山田村 田心乡三元村
424506行廊镇白竹园村 行廊镇水沖岭村行廊镇五百洞村行廊镇洞水塘村行廊镇禾木岭村行廊镇新屋场村行廊镇门头村行廊镇邝家村行廊镇定里村 行廊镇长圳村行廊镇小湖村行廊镇行廊村行廊镇行市村 行廊镇沙坪村行廊镇侯寨村行廊镇高宅村 山口岔村 行廊镇白毛村三朵村 滑落村 麻山头
424507坦坪乡崸头村 坦坪乡老谢家村坦坪乡石富沖村坦坪乡新谢家村坦坪乡汪洋塘村坦坪乡背里亭村坦坪乡皇丰村 坦坪乡南源村坦坪乡长溪村坦坪乡山潭村 坦坪乡西车村 坦坪乡峰塘村 坦垃乡沈溪村坦坪乡坦坪村 坦坪乡坳头村坦坪乡托山村 坦坪乡秀溪村 坦坪乡潭湾村 坦坪乡雷村坦坪乡罗村双下里村 坦坪乡田心村
424508 :袁家镇田岗头村泮头乡小街田村 袁家镇小元沖村 泮头乡跃进村袁家镇西河村泮头乡麻沖村 袁家镇上洞庄 袁家镇东溪村袁家镇大岭村泮头乡禾汾村 泮头乡双罗村 袁家镇桐井村泮头乡泮头村 袁家镇大兴村泮头乡筹下村 袁家镇张家村袁家镇袁家村泮头乡乌塘村 袁家镇莲塘村泮头乡渣林村泮头乡水尾村袁家镇行村 袁家镇汪村草塘村袁家镇 泮头乡 424509 :盘江乡长田尾村 盘江乡平田岭村盘江乡朱木山村 盘江乡龙里村 盘江乡泉凤村盘江乡井塘村 盘江乡关沖村 盘江乡广塘村 盘江乡邓家村盘江乡帅家村盘江乡云里村盘江乡宅侯村 盘江乡李家村乱凉亭村 乱头砠村 盘江乡
424511 :普满乡下午坪村肖家镇山口凤村 普满乡路下坪村普满乡大元山村普满乡石角塘村普满乡桃元坪村 肖家镇滑乐村 普满乡太坪村 普满乡雷家村肖家镇新坠村 肖家镇双珠村 普满乡板贝村普满乡茶坞村 肖家镇白毛村 肖家镇乔田村肖家镇乐塘村肖家镇山垛村 普满乡曾家村普满乡旨贝村 肖家镇坌头村 肖家镇肖家村普满乡板山村普满乡车业村 普满乡普满村 普满乡向阳村普满乡下庄 普满乡 肖家镇
424512 :塘村镇曲龙村 塘村镇团结村塘村镇英花村 塘村镇侯家村塘村镇东溪村 塘村镇尹郭村塘村镇筹背村 塘村镇清水村塘村镇西溪村 塘村镇乌托村 塘村镇邓林村塘村镇增嘉村 塘村镇四村 塘村镇塘村 汉木洞村 下木叶村 上木叶村毛家桥村塘村镇
福建
朱熹故里建阳市为福建省14个县级市之一,位于福建省北部山区,武夷山南麓,总人口33.77万人,面积3383平方公里,通行闽北方言建瓯话,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东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析建安(今建瓯)桐乡地置建平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更名为建阳县。南宋景定元年(1260),建阳县唐石里(黄坑)水稻丰产,并发现“一本15穗”的稻穗,农民称其为佳禾稻,于是地方官员即上报朝廷,景定帝闻讯予以嘉奖,被称为“嘉禾稻”,并诏改建阳县为“嘉禾县”,达26年之久。由此,建阳有“嘉禾之乡”和“闽地米粮川”的美誉。
福建嘉禾
浙江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範城市、全国绿化模範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2011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嘉兴

嘉兴自古为富庶繁华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嘉兴承载着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辐射、苏南开放型经济和浙南民营经济的交汇影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着增强,所辖县(市)均进入中国百强县前30强和“浙江省小康县”行列。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5亿元,常住人口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宝十年(751)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崑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定开元府,嘉兴从此自苏州分离出去,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州府级政权。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嘉兴为浙西大府”,“江东一都会也”。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党人光复嘉兴,成立嘉兴军政分府。民国初废府存县,改称嘉禾县,后复称嘉兴县。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嘉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中国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此孕育了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源头之一。嘉兴历代名人辈出,仅近现代就涌现出了晚清大儒沈曾植、国学大师王国维、文坛巨匠茅盾、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漫画家丰子恺和张乐平、艺术奇才李叔同、最早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朱生豪、着名数学家陈省身、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着名作家余华等一大批名家大师。
浙江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