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上将为一些国家军队中的将官级军衔等级。中国历史上,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大陆地区执政时期(1935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上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988年军衔制中的最高军衔,在1988年至1994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无人被授予此军衔。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一级上将
- 所属军队:中华民国国军
- 设定时间:1935年
- 授予人员:军职人员
- 高于:二级上将
- 低于:特级上将
- 授予人数:51人(2017年)
- 军衔标誌:肩章四颗星
民国时期
发展历程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于1935年将上将区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三等。特级上将又称五星上将,只授予蒋介石1人;一级上将又称四星上将,授予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陆军一级上将,后来又授予陈绍宽为海军一级上将,授予刘湘(死后追授)、曹锟(死后追授)、程潜、吴佩孚(死后追授)、宋哲元(死后追授)、陈调元(死后追授)、白崇禧、陈诚陆军一级上将。
军衔标识
抗日战争胜利前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常服的军衔标识都是金版领章上缀3颗三角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常服的军衔标誌,由领章改为肩章,特级上将为五颗五角星,一级上将、二级上将分别为四颗星、三颗星。
国民政府抗日战争时期二级上将领章

建国后
发展历程
1988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恢复军衔制,并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军衔条例规定,上将分为一级上将和上将两个级别,一级上将空缺未授予。
1994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不再设一级上将。
军衔标识
陆军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红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
一级上将肩章

海军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
空军一级上将军衔主要标识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空军的蓝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四颗金色星徽。
授予人员
大陆时期
序号 | 姓名 | 授予时间 | 军种 | 最高职务 |
---|---|---|---|---|
1 | 冯玉祥 | 1935年4月2日 | 陆军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
2 | 朱培德 | 1935年4月2日 | 陆军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 |
3 | 李宗仁 | 1935年4月2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代理总统 |
4 | 何应钦 | 1935年4月2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长 |
5 | 张学良 | 1935年4月2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
6 | 陈济棠 | 1935年4月2日 | 陆军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常委 |
7 | 唐生智 | 1935年4月2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军事参议院院长 |
8 | 阎锡山 | 1935年4月2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行政院长 |
9 | 陈绍宽 | 1935年9月6日 | 海军 | 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 |
10 | 刘湘 | 1938年2月14日 | 陆军 | 第七战区司令长官 |
11 | 曹锟 | 1938年6月14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大总统 |
12 | 程潜 | 1939年5月13日 | 陆军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 |
13 | 吴佩孚 | 1939年12月9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陆军总长 |
14 | 宋哲元 | 1940年5月18日 | 陆军 | 第一集团军总司令 |
15 | 陈调元 | 1944年2月2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军事参议院院长 |
16 | 白崇禧 | 1945年10月5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长 |
17 | 陈诚 | 1947年2月21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副总统 |
大陆时期授予人员参考资料
台湾时期
序号 | 姓名 | 授予时间 | 军种 | 最高职务 |
---|---|---|---|---|
1 | 周至柔 | 1951年5月24日 | 空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总长 |
2 | 徐永昌 | 1952年10月22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长 |
3 | 薛岳 | 1952年 | 陆军 | 中华民国总统府参军长 |
4 | 顾祝同 | 1954年7月2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长 |
5 | 桂永清 | 1954年6月21日 | 海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总长 |
6 | 王叔铭 | 1959年1月 | 空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总长 |
7 | 彭孟缉 | 1959年7月 | 陆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总长 |
8 | 郑介民 | 1959年12月31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国家安全局长 |
9 | 黄杰 | 1960年7月18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长 |
10 | 黄镇球 | 1961年 | 陆军 | 中华民国联勤总司令 |
11 | 胡宗南 | 1962年2月15日 | 陆军 | 澎湖防卫司令部司令官 |
12 | 朱绍良 | 1964年4月2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总统府战略顾问 |
13 | 余汉谋 | 1965年9月10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 |
14 | 黎玉玺 | 1966年12月8日 | 海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总长 |
15 | 高魁元 | 1968年1月25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长 |
16 | 刘玉章 | 1970年6月25日 | 陆军 | 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司令 |
17 | 刘安祺 | 1970年6月25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 |
18 | 赖名汤 | 1970年6月25日 | 空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总长 |
19 | 胡琏 | 1972年12月24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陆军副总司令 |
20 | 陈大庆 | 1973年8月31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长 |
21 | 蒋鼎文 | 1974年1月15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总统府国策顾问 |
22 | 宋长志 | 1976年6月9日 | 海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长 |
23 | 郝柏村 | 1981年11月25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 |
24 | 陈燊龄 | 1990年1月1日 | 空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总长 |
25 | 刘和谦 | 1992年1月1日 | 海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总长 |
26 | 罗本立 | 1995年7月1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总长 |
27 | 唐飞 | 1998年3月5日 | 空军 | 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 |
28 | 汤曜明 | 1999年2月1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长 |
29 | 李杰 | 2002年2月1日 | 海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长 |
30 | 李天羽 | 2004年5月20日 | 空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总长 |
31 | 霍守业 | 2007年2月1日 | 陆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总长 |
32 | 林镇夷 | 2009年2月1日 | 海军 | 中华民国国防部参谋总长 |
台湾时期授予人员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