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拥堵成本

(2020-02-21 05:08:49) 百科综合
拥堵成本

拥堵成本

拥堵成本,是指市民因拥堵造成的经济成本。基本上,经济越发达、基本工资越高的城市,因拥堵造成的损失越大。据统计,2015年第三季度,北京通勤族高峰每出行1小时,就有30分钟耗费在严重堵车上。降低拥堵成本的措施就是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少开私家车,多选乘公共运输工具出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拥堵成本
  • 外文名:Congestion cost
  • 性质:社会公共、城市交通

拥堵现象

拥堵成本拥堵成本,主要包括通勤族因拥堵造成的时间成本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成本。2010年发布的《2009福田指数――中国居民生活机动性指数研究报告》指出:在各调查城市中,北京的拥堵经济成本为335.6元/月,居各城市之首。
拥堵成本拥堵成本
2015年11月24日,高德地图正式发布了《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若按每月22个工作日,每天通勤2小时,并根据社保部门公布的北京2014年度平均工资6463元,将时间换算成为金钱:北京通勤族每月因拥堵造成的时间成本有808元,居于全国之首。
报告还显示,经济越发达、基本工资越高的城市,因拥堵造成的损失越大。每个月因拥堵造成时间成本超过600元、排在北京之后的依次是广州(753元)、深圳(728元)、上海(649元)、大连(628元)、天津(601元)。南京的上班族每月交通拥堵时间成本高达551元,列全国第十,其次是常州和苏州。该榜单是根据2015年第三季度各城市因拥堵造成的时间成本换算而来,经济越发达、基本工资越高的城市,因拥堵造成的损失越大。报告还给出了其他城市的拥堵时间成本,比如常州市是487元,苏州市是481元,在列入大数据统计公布的城市中,江苏省内南通最低,为396元。
机动车数量多是各地居民认为城市拥堵的最主要原因;公共运输优先发展的理念已经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发展新型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专线以及最佳化公交网路加大公交运力成为带动城市交通提速的主要途径。

计算方法

以南京为例,南京高峰期每小时拥堵23.64分钟,南京月平均工资5592(根据各地社保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平均工资),折合到每小时,就是5592÷22÷8=31.77元(按每月22个工作日,每日8小时计算),那幺南京因拥堵造成的时间成本就是12.51元,最后换算到月就是551元(12.51×2×22)。

形成原因

拥堵成本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价格的逐渐亲民化,个人和单位汽车消费需求旺盛,导致城市机动车辆急剧增加。公安部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8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8亿辆,而且继续呈快速增长之势。
拥堵成本拥堵成本
在城市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水平提升步伐明显低于机动车增长速度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有限资源的争夺,引起道路拥堵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认为交通拥堵的最主要原因是路上行驶的车太多了,该项原因的提及率达到65.5%,明显高于“道路建设不足”和“交通管理水平不高”等。
道路交通拥堵一方面降低了机动车本身的机动性优势,另一方面也产生了时间和经济成本损耗增加。同时,在长时间拥堵的情况下,居民容易产生烦躁的负面情绪,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生活秩序。这也是各地不断探索多种方式改善道路交通环境的重要原因。

应对措施

拥堵成本如何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公共运输扩容是各城市居民普遍认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最主要手段,具体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拥堵成本拥堵成本
一是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为公共运输的发展奠定良好的道路基础;
二是发展新兴的捷运和快速公交等轨道交通,与公共汽车共同形成城市公共运输运力输送的主体;
三是加大公共汽车的运力投放,比如加强公交线路网点的覆盖範围(24.7%)和增加公共汽车数量。
四、城市居民认为控制私家车数量也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一种方式。从曾施行限行的城市的状况来看,这一措施在缓解交通拥堵和改善城市空气品质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限行措施本身具有的强大张力决定了它不能作为最佳化城市交通的长远之计。以公交优先发展带动城市交通提速已经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根本出路。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挑战,公交优先发展已经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改善交通拥堵的理念。发展公共运输、扩大公共运输的运营效能需要“软硬兼施”,一方面改善公交硬体条件,增加线路和车辆数量、降低乘车费用、最佳化道路布局等;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公共运输的软性环境。只有做到“软硬兼施”,实现道路通畅、心情舒畅才是解决城市堵局的最佳结果。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