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一箭双星

(2019-11-12 11:35:35) 百科综合
一箭双星

一箭双星

一箭双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6月18日17时32分成功发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以及月球坑观测和感测卫星。这次探测活动是美国重返月球计画中首批探月任务。

2018年2月12日7时1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6、27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第3、4颗组网卫星。

2018年9月19日22时0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七、三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一箭双星
  • 外文名:An arrow binary
  • 作用:探月
  • 组成部分: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等
  • 发射时间:2009年6月18日17时32分
  • 发射国家:美国

美国成就

成功发射

按美国航天局计画,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月球坑观测和感测卫星当天搭乘“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
航天局设定3个发射视窗,分别始于美国东部时间17时12分、17时22分和17时32分。受气象条件影响,两个探测器在当天设定的最后一个时间视窗发射成功。这次耗资5.83亿美元的发射任务能为美国太空人2020年重返月球奠定基础。

组成部分

月球勘测轨道
LRO将搭乘“宇宙神”V 401火箭升空飞往月球,整个过程将历时大约4天。在此之后,LRO将进入一条椭圆形轨道,也就是所谓的试运转轨道。从这条轨道,LRO将移身最终轨道——一条距月球表面大约50公里(约合31英里)的圆形轨道。LRO至少要在低极地轨道运行一年,获取有关月球及其环境的详细信息。
遥感卫星(LCROSS)
发射升空后,LCROSS将在与LRO之间的距离达到足够远之后,这两个部分在数月后将分别连续两次撞月,撞击速度约每秒2.5公里。

飞船概况

月球勘测轨道器(LRO)
持续时间:首先执行为期一年的探测任务,而后可能进行为期3年的科研任务;
轨道:在距月表约50公里的圆形极地轨道运行,周期为113分钟;
重量:总发射重量为1916公斤,乾重量为1018公斤,燃料重量为898公斤;
科学仪器:共携带7个科学仪器;
项目成本:约5亿美元左右。
月球陨坑观测和遥感卫星(LCROSS)
组成结构:“牧羊太空飞行器”和“半人马座”火箭末级;
任务时间:3-7个月,撞击目标为一个位于月球极地附近的永久性阴暗区陨坑,具体持续时间取决于发射以及目标陨坑确定日期;
科学仪器:牧羊太空飞行器携带有9个科学仪器;
项目成本:耗资7900万美元。

科学目标

月球勘测轨道器(LRO)
1.帮助美国宇航局锁定登入点,寻找潜在资源;
2.描绘当前的辐射环境以及示範新技术;
3.利用LRO传回的月球全局数据研发有用的工具;
月球陨坑观测和遥感卫星(LCROSS)
1.通过撞月证实月球一个永久性阴暗区是否有水存在;
2.寻找在月球极地地区探测到的氢成因;
3.如果确有水存在,确定月球土被或土壤中的含水量;
4.确定月球其中一个位于永久性阴暗区的陨坑土被成分;

任务过程

在与LRO之间的距离达到足够远之后,组成LCROSS的“牧羊太空飞行器”以及“半人马座”火箭将进行泄料,排出“半人马座”余下的所有燃料以阻止污染撞击点。
发射5天后,“牧羊太空飞行器”和“半人马座”将飞越月球,进入月球引力助推及月球返回轨道。之后“牧羊太空飞行器”和“半人马座”将在轨道合适位置撞击目标地点—月球极地。
在距离撞击前不到10小时,“牧羊太空飞行器”和“半人马座”将最终抵达指定的月球撞击位置,之后“牧羊”和“半人马座”将进行分离。LCROSS同时旋转180度,将所携带的仪器瞄準月球。
“牧羊太空飞行器”负责收集“半人马座”撞击产生的闪光和羽状碎片数据,并将数据传回LCROSS任务控制中心。4分钟之后,“牧羊太空飞行器”撞击月球表面,产生第二个羽状碎片。

撞月细节

分离:在月球表面上空大约5.4059万英里(约合8.7万公里)的高度,“半人马座”将进行撞月。撞月前大约9小时40分钟,“人马座”将与“牧羊太空飞行器”分离。
180度旋转:与“人马座”分离后,“牧羊太空飞行器”将进行180度旋转以便将所携带的科学仪器对準月球。
撞击速度:撞击过程中,“人马座”和“牧羊太空飞行器”将以大约每秒1.55英里(约合每秒2.5公里)的速度撞向月球。
撞击角度:“人马座”和“牧羊太空飞行器”将以相对于月球表面60度至70度左右的角度撞击月表。
撞击重量:撞击过程中,“半人马座”的重量在最小4958磅(约合2249公斤)和最大5216磅(约合2366公斤)之间。名义上的撞击重量为5081磅(约合2305公斤)。撞击过程中,“牧羊太空飞行器”的重量在最小1369磅(约合621公斤)和最大1909磅(约合866公斤)之间。
撞击规模:“半人马座”撞击将激起超过350公吨的月球物质,同时形成一个直径达66英尺(约合20米)深度达13英尺(约合4米)的陨坑。“牧羊太空飞行器”估计将激起150公吨月球物质并形成一个直径46英尺(约合14米)深6英尺(约合2米)的陨坑。
羽状碎片高度:在“半人马座”的羽状碎片中,绝大多数物质将停留在距月表6.2英里(约合10公里)的高度。

中国成就

成功发射

2012年4月30日4时5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
中国发射”一箭双星“中国发射”一箭双星“
台北时间2015年7月25日20时29分,“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两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经过约3.5小时飞行后,“远征一号”上面级将两颗卫星準确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圆满成功,标誌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覆盖的建设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2018年1月12日7时1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6、27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第3、4颗组网卫星。按计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8年底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18年2月12日12时0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18年3月30日1时5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七、八颗组网卫星。
2018年6月27日11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新技术试验双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2018年7月9日11时5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火箭,以“一箭双星”的形式成功将两颗巴基斯坦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也是长二丙火箭在1999年完成 “铱星”发射服务后,时隔19年重返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
2018年7月29日9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三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九、十颗组网卫星。
发射第三十七、三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第三十七、三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8年8月25日7时52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第十一、十二颗组网卫星。
2018年9月19日2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七、三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三、十四颗组网卫星。
2018年10月15日1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9、40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15、16颗组网卫星。
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八、十九颗组网卫星。
2019年8月31日7时4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和潇湘一号07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意义

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採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中国首次採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这次发射的两颗卫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十二、十三颗组网卫星。它们的成功发射,对改善和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覆盖区域的导航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2011年12月27日正式宣布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已转入系统建设和套用推广并举的新阶段,并逐步拓展到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电信、水利、测绘等套用领域,产生了显着的经济、社会效益。
这次发射的卫星和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製。

二次採用

台北时间9月19日凌晨3时1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14和第1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中国第2次採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导航卫星,也是201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的第3次发射。专家称,此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誌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组网技术已日臻成熟。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2011年12月正式宣布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系统运行稳定,服务性能不断提升。系统测试评估表明,北斗系统定位精度平面10米、高程15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50纳秒,已逐步拓展到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电信、水利、测绘等套用领域,产生出显着的经济、社会效益。
按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2012年年底前中国还将发射1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区域组网建设任务,并提升区域系统服务。2020年左右,将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本次发射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及其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製。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67次执行航天发射任务。(完)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