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六星是指运载火箭以一支火箭发射六颗卫星进入同一个轨道或不同轨道的卫星发射方式。
2018年1月19日12点1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箭六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一箭六星
- 时间:2018年1月19日
- 发射载体: 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
- 特点:优越的发射方式
- 地点:中国
- 入轨方式:一次入轨道;分批释放入不同轨道
- 製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射经过
2018年1月19日12点1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发射两颗商业主星和4颗小卫星,卫星精确进入预定轨道。
这两颗商业主星是:吉林一号视频07星、08星商业主星,另外搭载的4颗商业卫星,分别为:“湘江新区号”卫星、“全图通一号”卫星、“淮安号”卫星和 1颗加拿大小卫星。
技术特点
长征十一号火箭总指挥杨毅强表示,这次发射的6颗商业卫星涉及到4家用户、多种用途,发射服务样式複杂。验证了“2主星+N立方星”的卫星组合方式,相较之前的“1主星+2微纳卫星+N立方星”方式,进一步提升了长征十一号的多星发射能力。
相比液体燃料火箭以月计算的发射準备周期,固体燃料提前填充在火箭内,可长期贮存,免去了燃料加注等流程,发射準备时间缩短至数天。
长征十一号在充分发挥固体燃料优势的基础上,对全箭特别是电气系统採用了一体化、集成化、智慧型化设计,让箭上单机数量比普通液体火箭少了一半左右。这不仅让火箭的可靠性大幅提高,还进一步减少了发射测试準备工作,再加上与多种卫星快速对接等能力,使长征十一号最短髮射时间突破24小时大关,优于美国同类火箭3天发射準备时间,成为世界上“最快”的火箭之一。同时,长十一火箭从接到订单到实施发射的时间只需90天,发射场有效工作天数缩短至个位,大大提升了火箭的履约能力。
通过技术创新, 长征十一号火箭的运载能力较之前提升了20%,卫星适应性、系统可靠性、发射经济性和履约能力大幅提高。因此,长征十一号在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发射任务中具有巨大优势,在商业航天领域也有着强大的竞争力。
发射意义
这次发射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继2016年“一箭五星”连续发射成功之后,又一次多星发射的突破。
此次任务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首次全商业发射,也是中国固体运载火箭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发射服务,拉开了中国固体运载火箭商业小卫星高密度组网发射的序幕。
相关信息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製。
跟长征系列火箭兄弟们普遍40多米身高、3.35米腰围相比,长征十一号是个小个子。他全长只有20.8米,直径2米,自重约58吨,是一枚四级固体运载火箭。虽然身材玲珑,但它的能耐却不小。强大的固体燃料发动机能为它提供约120吨的起飞推力。“长征十一号的低轨运载能力达到700公斤,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400多公斤,完全可以胜任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小型科学试验卫星与商业卫星发射任务。
本次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64次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