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资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燃料资源
- 定义:一般指天然的财源
- 自然资源: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产生经济价值
- 按类型分:化石燃料
概念介绍
1.按形态划分为
液体燃料(如汽油、煤油、石油);
气体燃料(如天然气、煤气、沼气);
2.按类型可以分成化石燃料(如石油、煤、油页岩、甲烷、油砂等);
生物燃料(如乙醇【酒精】、生物柴油等);
核燃料(如铀235、铀233、铀238、钸239、钍232等)
3.指能产生核能的物质,如铀、钸等。一些气体燃料可压缩为液体,如液化石油气
2.按类型可以分成化石燃料(如石油、煤、油页岩、甲烷、油砂等);
生物燃料(如乙醇【酒精】、生物柴油等);
核燃料(如铀235、铀233、铀238、钸239、钍232等)
3.指能产生核能的物质,如铀、钸等。一些气体燃料可压缩为液体,如液化石油气
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②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体和软体的总称。如存储器、中央处理机、输入和输出设备、资料库、各种系统程式等。由作业系统进行系统的、有效的管理和调度,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何谓资源?《辞海》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上述两种定义只限于对自然资源的解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73页,1995年6月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因素视为财富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来源。可见,资源的来源及组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识)等资源。据此,所谓资源指的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或者说,资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资源一般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经济学研究的资源是不同于地理资源(非经济资源)的经济资源,它具有使用价值,可以为人类开发和利用。
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资源一般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经济学研究的资源是不同于地理资源(非经济资源)的经济资源,它具有使用价值,可以为人类开发和利用。
《经济学解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这一定义很好地反映了"资源"一词的经济学内涵,资源从本质上讲就是生产要素的代名词。"按照常见的划分方法,资源被划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加工资源。"(《经济学解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燃料种类
1.原油:指开採的天然原油不包括以油母页岩等炼製的原油。
2.奥里乳化油:一种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奥里诺科河油田的沥青状高粘稠油经乳化自理形成的含水30%的液体。在这种乳化油中,水为连续相,呈“水包油”状,其中的沥青油颗粒一般在10μm左右。乳化油其流动性好于原油;比原油难于着火,闪点>120℃;低位发热量为27~29MJ/kg;在5~70℃之外其稳定性急剧下降,直至破乳,即油水分离,形成沥青块不宜燃用。
3.油母页岩又称为油页岩,是由粉沙、淤泥和低等生物残体腐解的有机质沉积形成的。有机质在厌氧细菌的活动下,经过沥青化作用并与掺入的粉沙、淤泥等形成含矿物杂质较多的腐泥物质,沉积在地下深处,经成岩作用和挥发物质散失等物理化学作用,成为油页岩层。油页岩呈淡褐色到暗褐色,暗淡无光泽,经乾馏可获得页岩油。页岩油经炼製可获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和石蜡等。含油率和发热量是油页岩工业用途的重要工艺指标,工业要求最低含油率在4%以上,发热量一般在8.4兆焦/千克左右,是煤的25%~50%。
4.油母页油:将油页岩打碎并加热至500℃左右,就可以得到页岩油。我国常称页岩油为人造石油。一般来说,1吨油页岩可提炼出38至378公升(相当于0.3至3.2桶)页岩油。页岩油加氢裂解精製后,可获得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石焦油等多种化工产品。
编辑本段回目录
2.奥里乳化油:一种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奥里诺科河油田的沥青状高粘稠油经乳化自理形成的含水30%的液体。在这种乳化油中,水为连续相,呈“水包油”状,其中的沥青油颗粒一般在10μm左右。乳化油其流动性好于原油;比原油难于着火,闪点>120℃;低位发热量为27~29MJ/kg;在5~70℃之外其稳定性急剧下降,直至破乳,即油水分离,形成沥青块不宜燃用。
3.油母页岩又称为油页岩,是由粉沙、淤泥和低等生物残体腐解的有机质沉积形成的。有机质在厌氧细菌的活动下,经过沥青化作用并与掺入的粉沙、淤泥等形成含矿物杂质较多的腐泥物质,沉积在地下深处,经成岩作用和挥发物质散失等物理化学作用,成为油页岩层。油页岩呈淡褐色到暗褐色,暗淡无光泽,经乾馏可获得页岩油。页岩油经炼製可获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和石蜡等。含油率和发热量是油页岩工业用途的重要工艺指标,工业要求最低含油率在4%以上,发热量一般在8.4兆焦/千克左右,是煤的25%~50%。
4.油母页油:将油页岩打碎并加热至500℃左右,就可以得到页岩油。我国常称页岩油为人造石油。一般来说,1吨油页岩可提炼出38至378公升(相当于0.3至3.2桶)页岩油。页岩油加氢裂解精製后,可获得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石焦油等多种化工产品。
编辑本段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