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社门岭村

(2020-05-21 09:01:56) 百科综合
社门岭村

社门岭村

社门岭村(东经:110.2751″;北纬:25.0869″)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雁山乡竹园村委5个自然村中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桂林市西南面、雁山镇的西北面,距离桂林市区约23公里,距离雁山镇约3.5公里。

中 文 名:社门岭村

外 文 名:shemenling

人 口: 550

地理位置:社门岭村(东经:110.2751″;北纬:25.0869″)。

村民小组:4个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社门岭村(广西桂林市雁山区)
  • 外文名称:shemenling
  • 别名:东陡门村
  • 行政区类别: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山乡竹园村委
  • 所属地区:雁山区
  • 下辖地区:雁山乡
  • 政府驻地:雁山镇
  • 电话区号:0773
  • 地理位置:桂林市西南约23公里
  • 人口:约550(1980年)
  • 方言:桂林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
  • 着名景点:古樟树
  • 机场:桂林两江机场
  • 火车站:桂林火车南站
  • 村民小组:4个

地理位置

社门岭村(东经:110.2751″;北纬:25.0869″)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雁山乡竹园村委5个自然村中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桂林市西南面、雁山镇的西北面,距离桂林市区约23公里,距离雁山镇约3.5公里。

历史沿革

社门岭村是古桂柳运河(也叫相思埭)第一村,也叫东陡门村、老陡门村。大约在1587年左右从江西吉安府刘家庄迁移到此,始祖是清朝时期古桂柳运河(相思埭)一位守陡官员,在桂林市南四塘落户,生有三子,一子在竹园村,一子在刘家村,另一子就在社门岭村。据广西师範大学文旅学院院长唐凌教授的研究:雁山区竹园村的居民是古桂柳运河(相思埭)守陡人的后代;其先祖刘梦侯为江西吉安人,清初来到桂林,奉命守陡;他的三个儿子长大成人后,都以守陡为生;随着相思埭地位日益提高和作用日益重要,需要守护的陡也越来越多,地区分布也越来越广,因此,该家族从竹园村不断地分化,分别到古桂柳运河(相思埭)的不同区段守护。经400多年的繁衍和发展,竹园村又分支为临桂县会仙乡的碑头村和雁山区柘木乡的刘家村;社门岭村则分支了临桂县会仙乡的西陡门村(也叫新陡门村)。中华民国时期东陡门村名为:广西省临桂县良丰乡社门岭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于1958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郊区雁山公社竹园大队社门岭村;二十世纪末期又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雁山乡竹园村委社门岭村。

经济发展

二十世纪中期,社门岭村约有90多户,总人口约为550人,人均一亩水田和一亩旱地,属于田地较多的村庄。但是由于田地极端贫瘠,水田亩产量只有200多斤,旱地均为白沙陶粘土,种植黄豆只长豆胚很少结豆子,旱地也只能种植红薯、木薯、辣椒、生烟和松树。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和中期,社门岭村均依靠国家统筹粮食救济,1977年成年劳动力的年均粮食只有195斤稻穀和200多斤红薯木薯。1978年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后,水稻亩产可以达到600斤以上,基本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二十世纪末期,广西师範大学徵用社门岭村部分土地,建立了广西师範大学雁山校区。

交通线路

公交
(1)在桂林火车南站乘5路公车到会仙路口下车,沿会仙公路步行3.0公里到达社门岭村。(2)也可以在桂林火车南站乘去会仙镇公车到会仙工业开发区下车,向东步行1.0公里到达社门岭村。(3)自驾车从桂林市出发,沿桂阳公路经桂林八中、大风山、二塘乡、三塘、到达会仙路口,右转进入桂林永福公路,在3公里会仙工业开发区左转进入乡道,再向东行驶1.0公里到达社门岭村。
社门岭村

地图信息

地址:桂林市雁山区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