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配件包括各类梭头,道岔螺栓,异型螺栓,胶垫,螺栓,道钉,平板,弹垫,挡板,鱼尾板,轨距拉桿,防爬器,扣件,铁座,弹条,挡板座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线路配件
- 外文名:line fittings
胶垫
胶垫是以EVA泡棉为基材,单面或者双面涂布高性能压敏胶,複合单硅或双硅离型材料模切冲压而成。
胶垫有各种厚度、密度和颜色选择,可以成卷或沖型模切成各种形状,胶垫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耐化学性,缓冲性、吸音性和优越的粘接性,套用极其广泛。

线路配件-螺栓 螺栓:由头部和螺桿(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线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
这种连线形式称螺栓连线。如把螺母从螺栓上旋下,又可以使这两个零件分开,故螺栓连线是属于可拆卸连线。
道钉
英文名:road stud ,分铁路用道钉和公路用道钉。

我们说的道钉主要是指公路用的道钉。又叫做突起路标。是一种交通安全设施。组要安装在道路的标线中间或双黄线中间,通过其逆反射性能提醒司机按车道行驶。
道钉的规格一般为100mm*100mm*20mm,高度最高不超过25mm。反射器有多种,有反光片、反光珠,led发光、反光膜等。
道钉的安装一般採用环氧树脂安装。
道钉有很多分类。
按照材质可以分为:一、铸铝道钉;二、塑胶道钉;三、陶瓷道钉;四、玻璃球道钉;五、反光珠道钉(分21珠和43珠,可以合併到铸铝和塑胶道钉里面)
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一、普通道钉;二、太阳能道钉、三、隧道有线道钉;四、无线道钉。
配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型养路机械採用的技术先进、广泛,结构庞大、複杂,机器种类多,构成每一台设备的零部件品种、数量都非常繁多,加之又是进口设备,这无疑都给我们的配件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配件的修换标準没确定
由于引进设备套用的时间较短,对设备各部的性能尚不能完全掌握,又缺乏必要的检修技术资料,因而配件的修换标準无法确定。提前更换会造成浪费,延期更换会造成失修,增加不必要的机器磨损,甚至损坏。
(2)对备件的储备品种、数量掌握不準确
由外商提供的易损件的品种、数量与实际运用中的消耗量往往出入很大,有的至今一个都没消耗,有的却在运用不到一年就全部耗尽。所以往往是年年进口还是备不胜备,一方面造成积压,一方面还要紧急进口。当然,这当中也有操作不当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
(3)配件供应困难
进口设备配件的管理和供应工作比国内设备配件供应的难度要大得多。作为进口设备,配件的解决途径不外乎进口和国内解决两种,但国内解决配件直接来源往往很少,加之进口设备配件质量要求高,也限制了国内产品的直接套用。而进口配件大都价格昂贵。且供应周期较长,这就要求我们对进口设备的配件管理上要下一番功夫。
配件管理应採取的步骤
1、要在不断实践中充分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是管好、用好、养修好引进设备的基础,也是掌握其零部件性能、结构、维修要领、确定其生产工艺所必须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做好这项工作。
(1)要作好引进设备的图纸、资料的翻译工作。
(2)要作好引进设备的测试测绘工作。由于外商提供的资料往往不全,且一般不提供设备的加工图样及产品的标準等,缺乏反映引进设备真正水平的具体数据和指标,因而,首先必须进行测绘工作。
(3)要注重与外国专家的技术交流。
(4)要建立健全各种基础资料。
2、要作好配件消耗的统计、分析工作
配件消耗的统计资料是分析、确定设备备件、储量的基本技术资料,因此,要对每一个替换件所完成的工作时间或工作量等进行认真的记录。
(1)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小于设备年度修理周期的易损件,如清筛机的挖掘链、磨耗板、筛片,捣固车的捣固镐,焊机推凸刀及各车的闸瓦等易损件。
(2)使用寿命虽大于年度修理周期,但设备上同类零件数量较多,消耗量又大的零件,如各车及焊机的紧固件、液压密封件等。
(3)影响设备使用的关键部件,如各机的液压泵、马达、传动轴及主要电气元器件等。
(4)设备正常检修期内需要更换的配件,主要指发动机配件。
(5)根据状态监测、修前预想、消耗记录以及其他特殊规定必须储备的零部件。在确定了备件範围的基础上,对各种配件的消耗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其储备数量。对备件的储备形式,我们基本是採用了零部件的成品储备和原材料形式储备的方式。
合理选择配件的解决途径
在主观上,使用单位一般都觉得进口配件质量保险,试用国内产品要担风险,质量不稳定,试用过程和质量提高过程长,会影响设备的使用。进口产品固然好,但供货周期长,价格较高,与我们的财力不相适应,影响设备的使用成本。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摆脱进口,但需要我们在进口与国产的选择上要严格掌握。对外国进口的配件我们按如下原则掌握:
(1)国内暂无同类产品可代用或虽有同类产品但产品性能指标达不到原质量要求的配件。
(2)设备上使用的关键部件和专用配件。
(3)国内重新开发尚有困难的配件。
(4)与国内产品价格相差不大,但产品质量显着高于国内产的配件。
(5)其它必须由国外进口的配件。除上述之外都应想方设法由国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