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唐诗宋词(套装共2册)》所选的题材十分广泛。有描写自然景色的,如《春江花月夜》;有表现田园生活的,如《过故人庄》;有写送别友人的,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有写亲情的,如《游子吟》;有揭露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如《兵车行》等等。从边塞风光到乡野小景,从生活琐事到国恨家仇;或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应有尽有。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诗后附有宴用赏析,包括字、词意思的解释,以及诗中出现的典故故事等内容的介绍。
基本介绍
- 书名:一生必读的唐诗宋词
-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 页数:780页
- 开本:32
- 作者:南怀苏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bkbkax4246
内容简介
《一生必读的唐诗宋词(套装共2册)》的选编,参照了多种唐诗选本,提取各家精华,旨在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唐诗读物,从而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範。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蹟。
图书目录
《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目录:
人生情思
子夜吴歌——李白
春思——李白
静夜思——李白
长干行——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长相思二首——李白
渡湘江——杜审言
独不见——沈佺期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望月怀远——张九龄
凉州词——王之涣
宿建德江——孟浩然
闺怨——王昌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次北固山下——王湾
长干行四首(其一其二)
——崔颢
黄鹤楼——崔颢
塞上听吹笛——高适
月夜——杜甫
月夜忆舍弟——杜甫
佳人——杜甫
春梦——岑参
逢入京使——岑参
归雁——钱起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游子吟——孟郊
秋思——张籍
题金陵渡——张祜
商山早行——温庭筠
无题——李商隐
无题——李商隐
春怨——金昌绪
征人怨——柳中庸
闺情——李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清明——杜牧
秋夕——杜牧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
寒食——韩翃
调张籍——韩翃
锦瑟——李商隐
春宫怨——杜荀鹤
23>>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目录<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长安古意——卢照邻
望洞庭赠张丞相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独坐敬亭山——李白
将进酒——李白
把酒问月——李白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曲江二首——杜甫
蜀相——杜甫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
咏怀古蹟五首(其三)
——杜甫
登高——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春思二首——皇甫冉
登科后——孟郊
题都城南庄——崔护
金陵怀古——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秋词二首——刘禹锡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石头城——刘禹锡
蜀先主庙——刘禹锡
乌衣巷——刘禹锡
别舍弟宗一——柳宗元
剑客——贾岛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过华清宫三首(其一)
——杜牧
赤壁——杜牧
江南春——杜牧
过陈琳墓——温庭筠
经五丈原——温庭筠
贾生——李商隐
台城——韦庄
贫女——秦韬玉
滕王阁诗——王勃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兵车行——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石壕吏——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长恨歌——白居易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琵琶行——白居易
金缕衣——杜秋娘
边塞羁旅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观猎——王维
使至塞上——王维
关山月——李白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凉州曲二首(其一)
——王翰
春行即兴——李华
春望——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塞下曲六首(其二)
——卢纶
从军行——杨炯
古从军行——李颀
前出塞九首(其六)
——杜甫
燕歌行——高适
雁门太守行——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长安秋望——赵嘏
45友人赠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相思——王维
峨眉山月歌——李白
赠汪伦——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送友人——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渡荆门送别——李白
十五夜望月——王建
草——白居易
问刘十九——白居易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赠项斯——杨敬之
忆江上吴处士——贾岛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夜雨寄北——李商隐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送魏万之京——李颀
酬张少府——王维
渭城曲——王维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送李端——卢纶
别离——陆龟蒙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重赠乐天——元稹
田园生活
秋夜喜遇王处士
——王绩
野望——王绩
春晓——孟浩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渭川田家——王维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月夜——刘方平
城东早春——杨巨源
悯农二首——李绅
渔翁——柳宗之
社日——王驾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终南别业——王维
竹里馆——王维
咏田家——聂夷中
採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客至——杜甫
巴女谣——于鹄
新嫁娘词三首(其二)
——王建
菊花——元稹
题李凝幽居——贾岛
寻隐者不遇——贾岛
雨晴——王驾
山水纪行
登鹳雀楼——王之涣
汉江临泛——王维
鹿柴——王维
山居秋暝——王维
望庐山瀑布——李白
望天门山——李白
早发白帝城——李白
桃花溪——李白
望岳——杜甫
春夜喜雨——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杜甫
华子岗——裴迪
枫桥夜泊——张继
滁州西涧——韦应物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其一)——韩愈
暮江吟——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江雪——柳宗元
山行——杜牧
泊秦淮——杜牧
登乐游原——李商隐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行路难三首(其一)
——李白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春泛若耶溪——綦毋潜
登楼——杜甫
江汉——杜甫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
汴河曲——李益
巫山曲——孟郊
游终南山——孟郊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山石——韩愈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人生情思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人生情思
子夜吴歌——李白
春思——李白
静夜思——李白
长干行——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长相思二首——李白
渡湘江——杜审言
独不见——沈佺期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望月怀远——张九龄
凉州词——王之涣
宿建德江——孟浩然
闺怨——王昌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次北固山下——王湾
长干行四首(其一其二)
——崔颢
黄鹤楼——崔颢
塞上听吹笛——高适
月夜——杜甫
月夜忆舍弟——杜甫
佳人——杜甫
春梦——岑参
逢入京使——岑参
归雁——钱起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游子吟——孟郊
秋思——张籍
题金陵渡——张祜
商山早行——温庭筠
无题——李商隐
无题——李商隐
春怨——金昌绪
征人怨——柳中庸
闺情——李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清明——杜牧
秋夕——杜牧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
寒食——韩翃
调张籍——韩翃
锦瑟——李商隐
春宫怨——杜荀鹤
23>>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目录<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长安古意——卢照邻
望洞庭赠张丞相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独坐敬亭山——李白
将进酒——李白
把酒问月——李白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曲江二首——杜甫
蜀相——杜甫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
咏怀古蹟五首(其三)
——杜甫
登高——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春思二首——皇甫冉
登科后——孟郊
题都城南庄——崔护
金陵怀古——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秋词二首——刘禹锡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石头城——刘禹锡
蜀先主庙——刘禹锡
乌衣巷——刘禹锡
别舍弟宗一——柳宗元
剑客——贾岛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过华清宫三首(其一)
——杜牧
赤壁——杜牧
江南春——杜牧
过陈琳墓——温庭筠
经五丈原——温庭筠
贾生——李商隐
台城——韦庄
贫女——秦韬玉
滕王阁诗——王勃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兵车行——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石壕吏——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长恨歌——白居易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琵琶行——白居易
金缕衣——杜秋娘
边塞羁旅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一)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观猎——王维
使至塞上——王维
关山月——李白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凉州曲二首(其一)
——王翰
春行即兴——李华
春望——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塞下曲六首(其二)
——卢纶
从军行——杨炯
古从军行——李颀
前出塞九首(其六)
——杜甫
燕歌行——高适
雁门太守行——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长安秋望——赵嘏
45友人赠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相思——王维
峨眉山月歌——李白
赠汪伦——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送友人——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渡荆门送别——李白
十五夜望月——王建
草——白居易
问刘十九——白居易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赠项斯——杨敬之
忆江上吴处士——贾岛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夜雨寄北——李商隐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赠别二首(其二)
——杜牧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送魏万之京——李颀
酬张少府——王维
渭城曲——王维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送李端——卢纶
别离——陆龟蒙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重赠乐天——元稹
田园生活
秋夜喜遇王处士
——王绩
野望——王绩
春晓——孟浩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渭川田家——王维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月夜——刘方平
城东早春——杨巨源
悯农二首——李绅
渔翁——柳宗之
社日——王驾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终南别业——王维
竹里馆——王维
咏田家——聂夷中
採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客至——杜甫
巴女谣——于鹄
新嫁娘词三首(其二)
——王建
菊花——元稹
题李凝幽居——贾岛
寻隐者不遇——贾岛
雨晴——王驾
山水纪行
登鹳雀楼——王之涣
汉江临泛——王维
鹿柴——王维
山居秋暝——王维
望庐山瀑布——李白
望天门山——李白
早发白帝城——李白
桃花溪——李白
望岳——杜甫
春夜喜雨——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杜甫
华子岗——裴迪
枫桥夜泊——张继
滁州西涧——韦应物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其一)——韩愈
暮江吟——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江雪——柳宗元
山行——杜牧
泊秦淮——杜牧
登乐游原——李商隐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行路难三首(其一)
——李白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春泛若耶溪——綦毋潜
登楼——杜甫
江汉——杜甫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
汴河曲——李益
巫山曲——孟郊
游终南山——孟郊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山石——韩愈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人生情思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编辑推荐
《一生必读的唐诗宋词(共2册)》包括:《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和《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两册。
唐诗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它如浩瀚的海洋,蕴藏着数不尽的珍宝。历代人吟之诵之,藉此体味人生苦乐,感悟生活哲理,议论社会时弊。
宋词最擅抒情,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词香软艳丽,柔到极处,最善娱宾遣兴,写男女幽怨,曲折隐微而豪放一派,则词如诗文,凡伤情离别、弔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入词,雄放慷慨,动人心魄。
《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旨在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唐诗读物,从而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除收录宋词的经典之作,还蒐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唐诗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它如浩瀚的海洋,蕴藏着数不尽的珍宝。历代人吟之诵之,藉此体味人生苦乐,感悟生活哲理,议论社会时弊。
宋词最擅抒情,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词香软艳丽,柔到极处,最善娱宾遣兴,写男女幽怨,曲折隐微而豪放一派,则词如诗文,凡伤情离别、弔古怀今、社会生活、政治风云,无不入词,雄放慷慨,动人心魄。
《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旨在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唐诗读物,从而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除收录宋词的经典之作,还蒐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文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读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公元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一时期,由于与当权者政见不同,作者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字子由)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相聚,这个愿望却一直没能实现。这一年的中秋,作者独自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在这首词里,“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有深微的提示。
这首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幺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青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讚美与嚮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幺日子。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自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嚮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幺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嚮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而这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嚮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致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幺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幺怨恨吧,为什幺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託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幺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繫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恆的宇宙和複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它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后人点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
P1-5(《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读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公元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一时期,由于与当权者政见不同,作者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字子由)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相聚,这个愿望却一直没能实现。这一年的中秋,作者独自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在这首词里,“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有深微的提示。
这首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幺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青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讚美与嚮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幺日子。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自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嚮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幺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嚮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而这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嚮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致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幺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幺怨恨吧,为什幺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託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幺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繫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恆的宇宙和複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它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后人点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
P1-5(《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目录
《一生要读的美丽唐诗》
人生情思
子夜吴歌——李白
春思——李白
静夜思——李白
长干行——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长相思二首——李白
渡湘江——杜审言
独不见——沈佺期
回乡偶书二首——贺知章
望月怀远——张九龄
凉州词——王之涣
宿建德江——孟浩然
闺怨——王昌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次北固山下——王湾
长干行四首(其一其二)——崔颢
黄鹤楼——崔颢
塞上听吹笛——高适
月夜——杜甫
月夜忆舍弟——杜甫
佳人——杜甫
春梦——岑参
逢入京使——岑参
归雁——钱起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游子吟——孟郊
秋思——张籍
题金陵渡——张祜
商山早行——温庭筠
无题——李商隐
无题——李商隐
春怨——金昌绪
征人怨——柳中庸
闺情——李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清明——杜牧
秋夕——杜牧
杂诗三首(其二)——王维
寒食——韩翃
调张籍——韩翃
锦瑟——李商隐
春宫怨——杜荀鹤
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长安古意——卢照邻
望洞庭赠张丞相——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独坐敬亭山——李白
将进酒——李白
把酒问月——李白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曲江二首——杜甫
蜀相——杜甫
绝句四首(其三)——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
咏怀古蹟五首(其三)——杜甫
登高——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春思二首——皇甫冉
登科后——孟郊
题都城南庄——崔护
金陵怀古——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秋词二首——刘禹锡
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
石头城——刘禹锡
蜀先主庙——刘禹锡
乌衣巷——刘禹锡
别舍弟宗一——柳宗元
剑客——贾岛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
过华清宫三首(其一)——杜牧
赤壁——杜牧
江南春——杜牧
过陈琳墓——温庭筠
经五丈原——温庭筠
贾生——李商隐
台城——韦庄
贫女——秦韬玉
滕王阁诗——王勃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兵车行——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石壕吏——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长恨歌——白居易
感遇十二首(其一)——张九龄
琵琶行——白居易
金缕衣——杜秋娘
边塞羁旅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观猎——王维
使至塞上——王维
关山月——李白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
凉州曲二首(其一)——王翰
春行即兴——李华
春望——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塞下曲六首(其二)——卢纶
从军行——杨炯
古从军行——李颀
前出塞九首(其六)——杜甫
燕歌行——高适
雁门太守行——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长安秋望——赵嘏
友人赠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别董大二首(其一)——高适
相思——王维
峨眉山月歌——李白
赠汪伦——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送友人——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渡荆门送别——李白
十五夜望月——王建
草——白居易
问刘十九——白居易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赠项斯——杨敬之
忆江上吴处士——贾岛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夜雨寄北——李商隐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赠别二首(其二)——杜牧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送魏万之京——李颀
酬张少府——王维
渭城曲——王维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
送李端——卢纶
别离——陆龟蒙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重赠乐天——元稹
田园生活
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
野望——王绩
春晓——孟浩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渭川田家——王维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月夜——刘方平
城东早春——杨巨源
悯农二首——李绅
渔翁——柳宗之
社日——王驾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终南别业——王维
竹里馆——王维
咏田家——聂夷中
採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
客至——杜甫
巴女谣——于鹄
新嫁娘词三首(其二)——王建
菊花——元稹
题李凝幽居——贾岛
寻隐者不遇——贾岛
雨晴——王驾
山水纪行
登鹳雀楼——王之涣
汉江临泛——王维
鹿柴——王维
山居秋暝——王维
望庐山瀑布——李白
望天门山——李白
早发白帝城——李白
桃花溪——李白
望岳——杜甫
春夜喜雨——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杜甫
华子岗——裴迪
枫桥夜泊——张继
滁州西涧——韦应物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韩愈
暮江吟——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江雪——柳宗元
山行——杜牧
泊秦淮——杜牧
登乐游原——李商隐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行路难三首(其一)——李白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春泛若耶溪——綦毋潜
登楼——杜甫
江汉——杜甫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
汴河曲——李益
巫山曲——孟郊
游终南山——孟郊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山石——韩愈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感慨抒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读苏轼《水调歌头》
千古风流人物——读苏轼《念奴娇》
城上风光莺语乱——读钱惟演《木兰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读晏殊《浣溪沙》
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一读李冠《六州歌头·项羽庙》
红杏枝头春意闹——读宋祁《木兰花》
可惜风流总闲却——读王安石《千秋岁引》
六朝旧事随流水——读王安石《桂枝香》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读张舜民《卖花声》
小雨初晴回晚照——读王诜《蝶恋花》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读黄庭坚《念奴娇》
乱分春色到人家——读秦观《望海潮》
孤馆度日如年——读柳永《戚氏》
衣带渐宽终不悔——读柳永《蝶恋花》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轼《定风波》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读苏轼《八声甘州》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读秦观《鹊桥仙》
花动一山春色——读秦观《好事近》
千古涟漪清绝地——读米芾《蝶恋花》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读周邦彦《瑞龙吟》
我是清都山水郎——读朱敦儒《鹧鸪天》
吹梅笛怨,春意值几许——读李清照《永遇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读李清照《声声慢》
东风恶,欢情薄——读陆游《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读唐琬《钗头凤》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醉里且贪欢笑——读辛弃疾《西江月》
稻花香里说丰年——读辛弃疾《西江月》
少年不识愁滋味——读辛弃疾《丑奴儿》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读史达祖《秋霁》
无穷无儘是离愁——离愁别绪
多情自古伤离别——读柳永《雨霖铃》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读王禹傅《点绛唇》
江南春尽离肠断——读寇準《江南春》
吴山青,越山青——读林道《长相思》
碧云天,黄叶地——读范仲淹《苏幕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读范仲淹《御街行》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读柳永《八声甘州》
长安古道马迟迟——读柳永《少年游》
薄衾小枕凉天气——读柳永《忆帝京》
庭轩寂寞近清明——读张先《青门引》
一年无似此佳时——读晁元礼《绿头鸭咏月》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读晏殊《蝶恋花》
无穷无儘是离愁——读晏殊《踏莎行》
无情不似多情苦——读晏殊《玉楼春》
离愁渐远渐无穷——读欧阳修《踏莎行》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读欧阳修《浪淘沙》
尽此情书尺素——读晏几道《蝶恋花》
红烛自怜无好计——读晏几道《蝶恋花》
去年春恨却来时——读晏几道《临江仙》
水是眼波横——读王观《卜运算元》
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读魏夫人《菩萨蛮》
三分春色二分——读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读苏轼《江城子》
日日思君不见君——读李之仪《卜运算元》
思量只有梦来去——读黄庭坚《望江东》
此去何时见也——读秦观《满庭芳》
碧水惊秋——读秦观《满庭芳》
幽恨无人晤语——读贺铸《伴云来》
故乡遥,何日去——读周邦彦《苏幕遮》
恨春去,不与人期——读周邦彦《浪淘沙慢》
绿芜凋尽台城路——读周邦彦《齐天乐》
无限楼前沧波意——读叶梦得《贺新郎》
多少事、欲说还休——读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读李清照《一剪梅》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读李清照《醉花阴》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读辛弃疾《念奴娇》
别也应难见也难——读石孝友《卜运算元》
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读姜夔《八归》
夕阳无语燕归愁——读吴文英《浣溪沙》
幽兰渐老,杜若还生——读吴文英《莺啼序》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读吴文英《唐多令》
庭院深深深几许——闺阁柔情
伤高怀远几时穷——读张先《一丛花令》
花前月下暂相逢——读张先《诉衷情》
春风不解禁杨花——读晏殊《踏莎行》
万叶千声皆是恨——读欧阳修《玉楼春》
庭院深深深几许——读欧阳修《蝶恋花》
衾凤冷,枕鸳孤——读晏几道《阮郎归》
帘外谁来推绣户一读苏轼《贺新耶》
倚楼无语欲销魂——读寇準《踏莎行》
小楼连苑横空——读秦观《水龙吟》
玉楼深锁薄情种——读秦观《桃源忆故人》
万千心事难寄——读李清照《念奴娇》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读朱淑真《眼儿媚》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读姜夔《齐天乐》
今春不减前春恨——惜春伤春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读李清照《如梦令》
天涯何处无芳草——读苏轼《蝶恋花》
锦瑟华年谁与度——读贺铸《青玉案》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一读黄庭坚《清平乐》
垂杨只解惹春风——读晏殊《踏莎行》
无边丝雨细如愁——读秦观《浣溪沙》
一寸相思千万绪——读李冠《蝶恋花春暮》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读秦观《千秋岁》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读秦观《画堂春》
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读李甲《帝台春》
今春不减前春恨——读赵令畸《蝶恋花》
物是人非事事休——读李清照《武陵春》
把酒送春春不语——读朱淑真《蝶恋花》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读辛弃疾《祝英台近》
红杏枝头花几许——读赵令畴《蝶恋花》
算好事长在,好花长见——读程垓《水龙吟》
东风无力,欲皱还休——读范成大《眼儿媚》
年华空白感飘零——读卢祖皋《江城子》
听风听雨过清明——读吴文英《风入松》
送春春去几时回——读张先《天仙子》
一带江山如画——山河丽景
弄潮儿向涛头立——读潘阆《酒泉子》
钱塘自古繁华——读柳永《望海潮》
一带江山如画——读张异《离亭燕》
无风水面琉璃滑——读欧阳修《採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读欧阳修《採桑子》
平岸小桥千嶂抱——读王安石《渔家傲》
照野瀰瀰浅浪——读苏轼《西江月》
常记溪亭日暮——读李清照《如梦令》
暖风十里丽人天——读俞国宝《风入松》
看画船尽入西泠——读周密《曲游春》
万绿西泠,一抹荒烟——读张炎《高阳台》
似花还似非花——咏物言志
乱生春色谁为主——读林逋《点绛唇》
落尽梨花春又了——读梅尧臣《苏幕遮·草》
锁离愁、连绵无际——读韩缜《凤箫吟》
似花还似非花——读苏轼《水龙吟》
寂寞沙洲冷——读苏轼《卜运算元》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读苏轼《洞仙歌》
红衣脱尽芳心苦——读贺铸《踏莎行》
素肌应怯余寒——读周邦彦《水龙吟》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读周邦彦《兰陵王》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读李清照《满庭芳》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读陆游《卜运算元》
故山犹自不堪听——读陆游《鹊桥仙》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读姜夔《念奴娇》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读史达祖《双双燕》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读史达祖《绮罗香》
巧沁兰心,偷粘草甲——读史达祖《东风第一枝》
千古盈亏休问——读王沂孙《眉抚》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读张炎《甘州》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读张炎《解连环》
八千里路云和月——爱国激情
人不寐,将军白髮征夫泪——读范仲淹《渔家傲》
老夫聊发少年狂——读苏轼《江城子》
万里投荒,一身弔影——读黄庭坚《醉蓬莱》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读贺铸《六州歌头》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读朱敦儒《临江仙》
万里江山知何处——读张之斡《贺新郎》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读岳飞《满江红》
万事一身伤老矣——读陈与义《临江仙》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读陆游《谢池春》
关河梦断何处——读陆游《诉衷情》
将军百战身名裂——读辛弃疾《虞美人》
起望衣冠神州路——读辛弃疾《虞美人》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读辛弃疾《摸鱼儿》
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读辛弃疾《水龙吟》
神州沉陆,几曾回首——读辛弃疾《水龙吟》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读辛弃疾《菩萨蛮》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读辛弃疾《破阵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读辛弃疾《永遇乐》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辛弃疾《南乡子》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读姜夔《扬州慢》
关河无限清愁——读岳珂《祝英台近》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读张炎《月下笛》
附:部分词人生平简介
人生情思
子夜吴歌——李白
春思——李白
静夜思——李白
长干行——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长相思二首——李白
渡湘江——杜审言
独不见——沈佺期
回乡偶书二首——贺知章
望月怀远——张九龄
凉州词——王之涣
宿建德江——孟浩然
闺怨——王昌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次北固山下——王湾
长干行四首(其一其二)——崔颢
黄鹤楼——崔颢
塞上听吹笛——高适
月夜——杜甫
月夜忆舍弟——杜甫
佳人——杜甫
春梦——岑参
逢入京使——岑参
归雁——钱起
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
游子吟——孟郊
秋思——张籍
题金陵渡——张祜
商山早行——温庭筠
无题——李商隐
无题——李商隐
春怨——金昌绪
征人怨——柳中庸
闺情——李端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清明——杜牧
秋夕——杜牧
杂诗三首(其二)——王维
寒食——韩翃
调张籍——韩翃
锦瑟——李商隐
春宫怨——杜荀鹤
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长安古意——卢照邻
望洞庭赠张丞相——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独坐敬亭山——李白
将进酒——李白
把酒问月——李白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曲江二首——杜甫
蜀相——杜甫
绝句四首(其三)——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
咏怀古蹟五首(其三)——杜甫
登高——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春思二首——皇甫冉
登科后——孟郊
题都城南庄——崔护
金陵怀古——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秋词二首——刘禹锡
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
石头城——刘禹锡
蜀先主庙——刘禹锡
乌衣巷——刘禹锡
别舍弟宗一——柳宗元
剑客——贾岛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
过华清宫三首(其一)——杜牧
赤壁——杜牧
江南春——杜牧
过陈琳墓——温庭筠
经五丈原——温庭筠
贾生——李商隐
台城——韦庄
贫女——秦韬玉
滕王阁诗——王勃
代悲白头翁——刘希夷
兵车行——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石壕吏——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长恨歌——白居易
感遇十二首(其一)——张九龄
琵琶行——白居易
金缕衣——杜秋娘
边塞羁旅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观猎——王维
使至塞上——王维
关山月——李白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
凉州曲二首(其一)——王翰
春行即兴——李华
春望——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塞下曲六首(其二)——卢纶
从军行——杨炯
古从军行——李颀
前出塞九首(其六)——杜甫
燕歌行——高适
雁门太守行——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长安秋望——赵嘏
友人赠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别董大二首(其一)——高适
相思——王维
峨眉山月歌——李白
赠汪伦——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送友人——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渡荆门送别——李白
十五夜望月——王建
草——白居易
问刘十九——白居易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赠项斯——杨敬之
忆江上吴处士——贾岛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夜雨寄北——李商隐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赠别二首(其二)——杜牧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送魏万之京——李颀
酬张少府——王维
渭城曲——王维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
送李端——卢纶
别离——陆龟蒙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重赠乐天——元稹
田园生活
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
野望——王绩
春晓——孟浩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渭川田家——王维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月夜——刘方平
城东早春——杨巨源
悯农二首——李绅
渔翁——柳宗之
社日——王驾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终南别业——王维
竹里馆——王维
咏田家——聂夷中
採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
客至——杜甫
巴女谣——于鹄
新嫁娘词三首(其二)——王建
菊花——元稹
题李凝幽居——贾岛
寻隐者不遇——贾岛
雨晴——王驾
山水纪行
登鹳雀楼——王之涣
汉江临泛——王维
鹿柴——王维
山居秋暝——王维
望庐山瀑布——李白
望天门山——李白
早发白帝城——李白
桃花溪——李白
望岳——杜甫
春夜喜雨——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杜甫
华子岗——裴迪
枫桥夜泊——张继
滁州西涧——韦应物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韩愈
暮江吟——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江雪——柳宗元
山行——杜牧
泊秦淮——杜牧
登乐游原——李商隐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行路难三首(其一)——李白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春泛若耶溪——綦毋潜
登楼——杜甫
江汉——杜甫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
汴河曲——李益
巫山曲——孟郊
游终南山——孟郊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山石——韩愈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感慨抒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读苏轼《水调歌头》
千古风流人物——读苏轼《念奴娇》
城上风光莺语乱——读钱惟演《木兰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读晏殊《浣溪沙》
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声一读李冠《六州歌头·项羽庙》
红杏枝头春意闹——读宋祁《木兰花》
可惜风流总闲却——读王安石《千秋岁引》
六朝旧事随流水——读王安石《桂枝香》
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读张舜民《卖花声》
小雨初晴回晚照——读王诜《蝶恋花》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读黄庭坚《念奴娇》
乱分春色到人家——读秦观《望海潮》
孤馆度日如年——读柳永《戚氏》
衣带渐宽终不悔——读柳永《蝶恋花》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轼《定风波》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读苏轼《八声甘州》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读秦观《鹊桥仙》
花动一山春色——读秦观《好事近》
千古涟漪清绝地——读米芾《蝶恋花》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读周邦彦《瑞龙吟》
我是清都山水郎——读朱敦儒《鹧鸪天》
吹梅笛怨,春意值几许——读李清照《永遇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读李清照《声声慢》
东风恶,欢情薄——读陆游《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读唐琬《钗头凤》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醉里且贪欢笑——读辛弃疾《西江月》
稻花香里说丰年——读辛弃疾《西江月》
少年不识愁滋味——读辛弃疾《丑奴儿》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读史达祖《秋霁》
无穷无儘是离愁——离愁别绪
多情自古伤离别——读柳永《雨霖铃》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读王禹傅《点绛唇》
江南春尽离肠断——读寇準《江南春》
吴山青,越山青——读林道《长相思》
碧云天,黄叶地——读范仲淹《苏幕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读范仲淹《御街行》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读柳永《八声甘州》
长安古道马迟迟——读柳永《少年游》
薄衾小枕凉天气——读柳永《忆帝京》
庭轩寂寞近清明——读张先《青门引》
一年无似此佳时——读晁元礼《绿头鸭咏月》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读晏殊《蝶恋花》
无穷无儘是离愁——读晏殊《踏莎行》
无情不似多情苦——读晏殊《玉楼春》
离愁渐远渐无穷——读欧阳修《踏莎行》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读欧阳修《浪淘沙》
尽此情书尺素——读晏几道《蝶恋花》
红烛自怜无好计——读晏几道《蝶恋花》
去年春恨却来时——读晏几道《临江仙》
水是眼波横——读王观《卜运算元》
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读魏夫人《菩萨蛮》
三分春色二分——读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读苏轼《江城子》
日日思君不见君——读李之仪《卜运算元》
思量只有梦来去——读黄庭坚《望江东》
此去何时见也——读秦观《满庭芳》
碧水惊秋——读秦观《满庭芳》
幽恨无人晤语——读贺铸《伴云来》
故乡遥,何日去——读周邦彦《苏幕遮》
恨春去,不与人期——读周邦彦《浪淘沙慢》
绿芜凋尽台城路——读周邦彦《齐天乐》
无限楼前沧波意——读叶梦得《贺新郎》
多少事、欲说还休——读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读李清照《一剪梅》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读李清照《醉花阴》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读辛弃疾《念奴娇》
别也应难见也难——读石孝友《卜运算元》
而今何事,又对西风离别——读姜夔《八归》
夕阳无语燕归愁——读吴文英《浣溪沙》
幽兰渐老,杜若还生——读吴文英《莺啼序》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读吴文英《唐多令》
庭院深深深几许——闺阁柔情
伤高怀远几时穷——读张先《一丛花令》
花前月下暂相逢——读张先《诉衷情》
春风不解禁杨花——读晏殊《踏莎行》
万叶千声皆是恨——读欧阳修《玉楼春》
庭院深深深几许——读欧阳修《蝶恋花》
衾凤冷,枕鸳孤——读晏几道《阮郎归》
帘外谁来推绣户一读苏轼《贺新耶》
倚楼无语欲销魂——读寇準《踏莎行》
小楼连苑横空——读秦观《水龙吟》
玉楼深锁薄情种——读秦观《桃源忆故人》
万千心事难寄——读李清照《念奴娇》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读朱淑真《眼儿媚》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读姜夔《齐天乐》
今春不减前春恨——惜春伤春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读李清照《如梦令》
天涯何处无芳草——读苏轼《蝶恋花》
锦瑟华年谁与度——读贺铸《青玉案》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一读黄庭坚《清平乐》
垂杨只解惹春风——读晏殊《踏莎行》
无边丝雨细如愁——读秦观《浣溪沙》
一寸相思千万绪——读李冠《蝶恋花春暮》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读秦观《千秋岁》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读秦观《画堂春》
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读李甲《帝台春》
今春不减前春恨——读赵令畸《蝶恋花》
物是人非事事休——读李清照《武陵春》
把酒送春春不语——读朱淑真《蝶恋花》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读辛弃疾《祝英台近》
红杏枝头花几许——读赵令畴《蝶恋花》
算好事长在,好花长见——读程垓《水龙吟》
东风无力,欲皱还休——读范成大《眼儿媚》
年华空白感飘零——读卢祖皋《江城子》
听风听雨过清明——读吴文英《风入松》
送春春去几时回——读张先《天仙子》
一带江山如画——山河丽景
弄潮儿向涛头立——读潘阆《酒泉子》
钱塘自古繁华——读柳永《望海潮》
一带江山如画——读张异《离亭燕》
无风水面琉璃滑——读欧阳修《採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读欧阳修《採桑子》
平岸小桥千嶂抱——读王安石《渔家傲》
照野瀰瀰浅浪——读苏轼《西江月》
常记溪亭日暮——读李清照《如梦令》
暖风十里丽人天——读俞国宝《风入松》
看画船尽入西泠——读周密《曲游春》
万绿西泠,一抹荒烟——读张炎《高阳台》
似花还似非花——咏物言志
乱生春色谁为主——读林逋《点绛唇》
落尽梨花春又了——读梅尧臣《苏幕遮·草》
锁离愁、连绵无际——读韩缜《凤箫吟》
似花还似非花——读苏轼《水龙吟》
寂寞沙洲冷——读苏轼《卜运算元》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读苏轼《洞仙歌》
红衣脱尽芳心苦——读贺铸《踏莎行》
素肌应怯余寒——读周邦彦《水龙吟》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读周邦彦《兰陵王》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读李清照《满庭芳》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读陆游《卜运算元》
故山犹自不堪听——读陆游《鹊桥仙》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读姜夔《念奴娇》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读史达祖《双双燕》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读史达祖《绮罗香》
巧沁兰心,偷粘草甲——读史达祖《东风第一枝》
千古盈亏休问——读王沂孙《眉抚》
望涓涓一水隐芙蓉——读张炎《甘州》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读张炎《解连环》
八千里路云和月——爱国激情
人不寐,将军白髮征夫泪——读范仲淹《渔家傲》
老夫聊发少年狂——读苏轼《江城子》
万里投荒,一身弔影——读黄庭坚《醉蓬莱》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读贺铸《六州歌头》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读朱敦儒《临江仙》
万里江山知何处——读张之斡《贺新郎》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读岳飞《满江红》
万事一身伤老矣——读陈与义《临江仙》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读陆游《谢池春》
关河梦断何处——读陆游《诉衷情》
将军百战身名裂——读辛弃疾《虞美人》
起望衣冠神州路——读辛弃疾《虞美人》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读辛弃疾《摸鱼儿》
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读辛弃疾《水龙吟》
神州沉陆,几曾回首——读辛弃疾《水龙吟》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读辛弃疾《菩萨蛮》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读辛弃疾《破阵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读辛弃疾《永遇乐》
千古兴亡多少事——读辛弃疾《南乡子》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读姜夔《扬州慢》
关河无限清愁——读岳珂《祝英台近》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读张炎《月下笛》
附:部分词人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