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立在奥朗日市从阿尔市(Arles)到里昂的古阿格里帕(Agrippa)道路上的凯旋门(L’Arc de triomphe),这个凯旋门当然没有巴黎纪念拿破仑战功的那个凯旋门声名煊赫,但它的历史可以一直上溯到巴黎凯旋门无法望其项背的公元前30年(30 avant J.C)。那时的普罗旺斯,还在罗马的铁蹄统治之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凯旋门
- 外文名称:L’Arc de triomphe
- 地理位置:法国奥朗日
- 开放时间:全天
- 门票价格:免费
建设沿革
早在公元前2世纪开始,罗马人就开始入侵高卢。公元前154年,Massalie(马西里亚,即今天的马赛)的希腊商团请求罗马派兵帮助他们驱逐抢劫部落,前125年,罗马军队应马赛的要求捲土重来,而此时的高卢居民主要是在政治和经济上结盟的一些小部族,史料记载这样的小部族约有六十来个。第一个罗马行省就建立在高卢南部,定名为Narbon(纳尔榜行省),位置相当于今天的普罗旺斯-朗格多克(Provence-Languedoc)。前58年至前52年,恺撒征服高卢,前25年到前14年,奥古斯都收服了威胁道路安全的阿尔卑斯各部族,并且建立阿尔卑斯—马里蒂姆(Alpes-Maritimes)省,奥古斯都称之为PAX ROMANA,这一名称一直延用了几个世纪。
正是为了庆贺他们自己的城市、军功的建立,古罗马第二军团的老兵们于公元前30年到前20年间竖起了这座代表胜利和荣誉的凯旋门。前17年,凯旋门被献祭给梯贝尔(Tibere)皇帝,成为罗马皇帝的权利和奥朗日殖民地成立的象徵。凯旋门高19.57米,长19.21米,8.4米深,正面是由坚固的石柱支撑的三道拱门,上端分为两层,曾经精美的雕刻和装饰经过漫长岁月的腐蚀还依稀可辩。
18世纪末凯旋门部分被毁,1825年——1829年经过整修,成为今天看到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