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2020-01-19 23:08:21) 百科综合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定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为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湖北省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学校始建于1953年,原名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两校(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武汉水运工业学校)合併更名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校名沿用至今。

截至2017年3月,学院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5亿元,教学仪器总值8215.68万元,有馆藏各类书刊(含电子图书)160余万册;有各类校内实验实训中心98个,校外实训基地150个;设有11个学院,开设58个高职高专专业,教职工637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6621人。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中国 湖北 武汉
  • 主管部门:湖北省
  • 学校官网:http://www.whjzy.net
  • 中文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 英文名: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WHTCC)
  • 简称:武交院,武交职
  • 创办时间:1953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理工类
  • 属性:湖北省示範性高职院校(2007年)
  • 现任校长:王进思
  • 知名校友:余小三、孙雪兵
  • 校训:自强不息,明志高远
  • 校歌:《交院之歌》
  • 主要院系:船舶海洋学院、交通学院、汽车学院、机电学院、经管院、电子学院、物流学院等
  •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白沙洲大道6号
  • 学校代码:13264
  • 主要奖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团体二等奖(2015年)
    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团体二等奖(2015年)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 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
1953年3月,原长江航运管理局决定,在湖南城陵矶利用原海关的三处旧址,创办了长航干部训练班。
1956年,长江航运管理局党委决定将长航干部训练班扩建为长航干部学校。
1957年4月,长航干部学校从城陵矶迁入武昌喻家湖(现学院路校区)。
1958年,长航干部学校与武汉河运工人技术学校合併,成立长江航运学校。
1960年,学校升格为长江航运大学。
1961年,撤销长江航运大学,干校和技校分开,恢复长江航运学校,
1969年,长航军管会宣布撤销长江航运干部学校,全体教职工下放到沙洋县,编为沙洋长航“五七”干校一大队二连。
1973年,经上级批准,在长江航运学校的基础上,成立长航党校。
1984年3月,经交通部批准,教育部备案,将长航党校改建为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院。
1985年8月,经交通部批准,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院升格为副局级单位。
1990年3月,经长航局党委批准,恢复长航党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1990年,交通部决定,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院与长江航运职工大学合併,组建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
1991年6月,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院与长江航运职工大学合併,成立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担负全国交通管理干部培训任务。
2000年,由交通部划转湖北省教育厅管理。
  • 武汉水运工业学校
1973年6月,根据交通部(73)委人字248号档案批覆,在改建原长航河运技工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武汉水运工业学校。
1969年,长航河运技工学校全体教职工下放沙洋劳改农场,编为长航“五七”干校一大队二连。
1973年6月29日,在原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部分旧址,成立了武汉水运工业学校。
1999年1月1日,原长航职专(原长航七中、长航职高)併入武汉水运工业学校。

合併建校

2003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经教育部同意,由原交通部所属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和国家级重点中专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正式合併组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2007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迁至洪山区黄家湖大学城红霞村(现校区)。
2013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举行了建校60周年校庆。
2015年7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成为全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地方院校。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637人。其中,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达40.5%,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8.03%。享受省级以上政府津贴的专家5人,聘有楚天技能名师7人,省部级以上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4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楚天技能名师:陈宝勇、李俊、鲁敏夫、赵德聚、韩辉、石永辉、王才全
湖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序号名称负责人
1
船舶工程技术教学团队
王宏斌
2
物流管理教学团队
姬中英
资料来源:

院系设定

截至2017年3月,学校设有11个学院(船舶与航海技术学院、物流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与商务学院、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公共课部、实践教学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开设58个高职高专专业。
教学系部:
序号系部序号系部
1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交通工程学院
6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旅游与商务学院
2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7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3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8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艺术学院
4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流学院
9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5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传船舶与航海技术学院
专业设定:
院系专业
船舶与航运学院
轮机工程技术(定向培养直招士官、面向海军)
船舶工程技术
轮机工程技术(定向培养直招士官)
船舶机械工程技术
航海技术
物流学院
物流管理
港口与航运管理
报关与国际货运
快递运营管理
电子商务
交通工程学院
道路桥樑工程技术
建设工程监理
工程测量技术
工程造价
建筑经济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行销与服务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机电工程学院
电气自动化技术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含武汉捷运订单班)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械设计与製造
模具设计与製造
数控技术
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智慧型交通技术运用(含武汉捷运订单班)
计算机套用技术
计算机网路技术
套用电子技术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定向培养直招士官)
通信技术(含武汉捷运订单班)
通信技术(定向培养直招士官)
经济管理学院
市场行销
投资与理财
会计
旅游与商务学院
商务英语
酒店管理
旅游管理
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
艺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
产品艺术设计
广告设计与製作
动漫设计
资料来源: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湖北省高职品牌专业1个,湖北省教改试点专业1个,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画立项建设专业2个,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立项专业1个,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7个,湖北省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重点支持专业2个;教育部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1门,交通职业教育精品课程1门,湖北省级精品课10门,国家实训基地4个,湖北省级实训基地5个。
学校军训学校军训
2013年,学校盛建龙主持的“高职水运类专业‘学岗合一,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荣获第七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船舶工程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动力方向)、物流管理、道路桥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交通安全与智慧型控制
湖北省高职品牌专业:物流管理、机电一体化
湖北省教改试点专业:交通安全与智慧型控制
湖北省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行销、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数控技术
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会计
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立项专业:船舶工程技术
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画立项建设专业:船舶工程技术、物流管理
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重点支持专业: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动力方向)、道路桥樑工程技术
国家实训基地:现代物流实训基地、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航海技术实训基地、套用电子技术实训基地
湖北省级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轮机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交通安全与智慧型控制实训基地、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实训基地
交通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船舶製造与修理工艺(王宏斌)
湖北省级精品课程
湖北省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负责人立项时间
物流概论
梁世翔
2005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张彬华
2006年
船体製造与修理工艺
王鸿斌
2007年
数控工具机原理及套用
何伟
2007年
网站建设与维护
熊林
2009年
船用辅助机械安装与调试
邓志华
2010年
工程招投标与契约管理
汤岚
2010年
饭店情景英语
杨昌蓉
2011年
室内陈设设计
张华
2011年
资料来源;

学校荣誉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是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研究会船舶技术专业委员会、路桥工程类专业委员会、全国高职高专美育专业委员会、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湖北省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会、湖北省期刊协会高职高专学报专业委员会等多个行业协会、学术组织的主任委员、会长单位。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3月,学院有传动与控制技术实验室,智慧型交通研究所,高职教育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科研项目

根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共主持承担纵向项目253项,其中,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3项、教育部子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厅及各类研究会课题243项;主编、参编和入编着作、教材364部;发表论文253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75篇,被EI(SCI)收录52篇;申请专利4项;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10项,其中: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省政府科学技术发明奖2项、武汉市科学技术发明奖2项、省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2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88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3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图书馆馆藏各类书刊(含电子书)160余万册。
  • 学术期刊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原名《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管),学报于1988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5年,学报被评为“全国高职院校十佳学报”;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高校学报”;2011年,被评为“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2005-2012年,连续八年四届获评“湖北省优秀期刊”;2014年,获评“湖北省精品期刊”。2015年获湖北省精品期刊奖。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根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与与上海通用、马士基、鑫裕盛、武汉捷运、武昌船舶重工、富士康、1号店、中国国旅、中国平安、中建三局、武汉电信、湖北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富山河装饰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双环传动学院”、与武汉江南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江南美装饰设计学院”、与武汉璐丝商贸有限公司共建“创意设计工作室”;在校政合作方面,先后与瑞安市政府签订了“瑞安班“定向培养合作协定,分别与武汉智新创客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定,武汉智新通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定和多媒体录播与远程互动学习项目校企合作协定,并开展了洪山区国家软体与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大学生校园公益巡迴路演活动;在校军合作方面,学校开设了轮机工程管理,计算机套用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等专业定向士官班;在校行合作方面,组建了湖北省物流职教集团,有152个校外实训基地,与300多家企业建立了就业关係,开设了28多个订单班。

国际交流

根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先后选派教师到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德国培训进修,分别与德国萨克森州经济教育协会、挪威西富尔德高等学院海洋研究学院、印度SRM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台湾大华技术学院、南开科技大学、环球科技大学、亚太创意技术学院、万能科技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台湾首府大学、修平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定书,进行了学术交流。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举办中外校际项目,积极向英方申请BTEC—HND教育中心项目。学校与新加坡海员公会合作开办CADETSPLUS培训班。

文化传统

校训

自强不息,明志高远
释义:自强不息,语出《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持之以恆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明志高远,寓意学子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

校徽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校徽如右图所示:
释义:校徽由圆形火车概念图形、学校中英文名称及英文字母“w”组成。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校徽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校徽

社团文化

学校有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广播台、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社团联合会、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计算机协会、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微博协会等约37个社团组织。
学校全年开展各种品牌活动20余项,建有6个暑假社会实践基地,每年举办“交院杯”创业实践大赛,“企业家进校园”分享会,“社团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

校园环境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白沙洲大道6号,学院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3亿元,教学仪器总值7466万元,有馆藏各类书刊(含电子图书)160余万册。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
杨震
院长、党委副书记
王进思
党委副书记
张心宇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李峰
党委委员、副校长
梁世翔、杨道远、余小三
资料来源:

知名校友

庄建军,84届船体学生,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延成,85届船舶建造与修理,营口港引航站书记、副站长。
马建春,85届船舶建造与修理,江苏省金坛市公安局副局长、指挥中心主任、党委委员。
方道仁,86届,江苏舜天机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闫克,87届原8422班,黑龙省鹤岗市江旭强集团总经理、佳木斯市人大代表。
孙龙彬,87届船舶机械与装置,哈尔滨龙桥船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