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藏篝波纹蛾

(2020-02-02 03:56:34) 百科综合
藏篝波纹蛾

藏篝波纹蛾

一种飞蛾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藏篝波纹蛾
  • :动物界
  • :鳞翅目
  • :波纹蛾科

物种数据

编号: 1925
拉丁目名: LEPIDOPTERA
中文目名: 鳞翅目
总科: 尺蛾总科
中文科名: 波纹蛾科
拉丁科名: Thyatiridae
中文亚科: 波纹蛾亚科
拉丁亚科: Thyatirinae
中文属名: 篝波纹蛾属
拉丁属名: Gaurena
拉丁种名: forsteri
定名人: Werny
年代: 1966
中文名: 藏篝波纹蛾
原始文献: Untersuchungen über die Systematik der Tribus Thyatirini, Macrothyatirini, Habrosynini und Tetheini (Lepidoptera: Thyatiridae). 101.
模式产地: Dudh Kosi Tal, Nepal.
生境: 成虫分布高度在海拔3300~3900m之间。
国内分布: 西藏。
国外分布: 尼泊尔。
资料来源: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三十六卷 鳞翅目 波纹蛾科:75-77

物种描述

翅展 雄蛾约35~38mm,雌蛾约37~42mm。
形态特徵 触角红褐色。头部灰黄色。胸部及胸部毛簇灰绿色。腹部及毛簇浅褐色,具光泽;前翅底色深橄榄色,涂有带黄的绿色,特别在中室的下面和外面尤为明显;亚基线为一条弯曲的白金黄色宽频,其带在sc脉和A脉处明显向外突出,然后分别向内折角;在内区近亚中褶处有一白色小圆斑;环斑为一个白色小圆斑;横脉斑较大,为一个黄白色具暗褐色细边的圆形斑;内线和外线各由3条波浪状相平行的黑褐色线组成带,带内各横线在中间可见,而在前缘和后缘形成特定的斑纹,在横脉斑斜上方与翅前缘间有一前缘斑,呈一不规则形的白金黄色,斑的下方向翅后缘渐渐变暗色;内斑沿翅后缘形成多个白金黄色和暗色条纹相问的斑纹;在亚中褶的下亚缘线由若干白色小点组成,亚缘线与缘线间的外区中央有一带黄绿色缘斑,缘线由一列新月形白色细纹组成,顶斑较小,位于亚缘线的顶端,缘内斑较大,两斑底色白金黄色,其内涂有橄榄棕色,从内斑上方沿亚中褶有一列线状白点。缘毛黄白色与黑棕色相间;后翅灰棕色,具光泽。
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马鞍形;钩形突和亚钩形突中等长度,亚钩形突比钩形突稍短;基腹弧为长带形;囊形突不发达;阳茎基环较宽,具深的凹陷,其裂片较宽,端部骨质化明显;阳茎基环链索强烈骨质化;抱器瓣背缘光滑,中部微流线型弯曲,其腹缘从抱器瓣顶端到抱器腹之间的边缘微凹陷并具若干不规则排列的锯齿状突起,齿上具刚毛,抱器腹明显加宽并强烈骨质化;阳茎圆筒形,中等大小,在其末端有一细长的骨质化钩,钩的顶端较圆钝。
雌性外生殖器 肛乳突中等宽度,上被浓密的刚毛,前表皮突细长,后表皮突比前表皮突长,着生在第8腹节前缘的叶状突起上,第8腹节较窄,囊导管较短,交配囊大,呈椭圆形,接近囊导管口处,有一纵向的橄榄形交配囊片,其上有许多小齿状突起;囊导管位于交配囊后侧;交配孔口骨质化。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