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1999年济南政府工作报告

(2020-03-03 03:51:23) 百科综合

1999年济南政府工作报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1999年济南政府工作报告
  • 时间:1999年
  • 济南市市长: 谢玉堂 
  • 性质:工作报告

报告人

——1999年2月25日在济南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济南市市长 谢玉堂

前言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託,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主要内容


一、本届政府开局之年的工作
在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确定本届政府第一年的目 标任务是迈好“五年大变样”的第一大步,夺取政府届首之 年的新胜利。一年来,虽然国内外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当时未 能预料到的困难,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最终消费严重 不足,使我们一起步就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但省委、省政府 和市委的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 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 积极落实省委关于济南“五年大变样”的战略决策,统一思 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知难而进,有力地克服了经济和 社会发展中的种种困难,政府1998年的各项主要目标已经胜 利完成,济南正以更新的面貌走向新的世纪。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成效明显,粮食总产量再创历 史最高水平, 实现农业增加值98.2亿元,增长7.4%。工 业的战略性调整和改革有新突破,扭亏增盈取得实效,第二 产业增加值完成377.4亿元,增长11.8%。 第三产业实现 多领域大面积发展,增加值达到345.5亿元, 增长16.2%,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去年的49.9%提高到42.1%。实现 地域财政收入136.1亿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44亿元, 增长21.5%。实际利用外资5.05亿美元, 增长11.8%; 出口创汇6.79亿美元,与去年持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2 0.7亿元,增长21.8%。全市年末存款余额846亿元,贷款 余额680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32.1%和28.7%。 城市面貌发生较大改观 六大工程建设进度恨快,济南机场扩建工程已完成主跑 道混凝土道面处理;高速绕城路一期工程完成总投资量的60 %;泉城广场工程顺利进行,地下工程进入综合铺装阶段; 污水处理厂管网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六处灯光组团。两 处灯光隧道及火树银花一条街,泉城夜色更加美丽;水泥厂 环保迁建工程全面启动。同时,顺河街高架路正式通车,经 一路拓宽基本结束;小清河两岸建成道路面积39万平方米, 清河南路全线完成;鹊山调蓄水库,玉清湖水库已开工建设 。造绿工程初见成效,市区新建绿地广场10个,新增绿地面 积8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 到31.5%和5.8平方米。抢救恢复名泉13处。完成大明湖、 趵突泉、环城公园当年的综合整治任务。积极推进城市大公 交建设,新辟和调整公交线路10条, 新增营运车辆300部, 强化了环保、环卫工作和小区综合治理,城市环境质量提高 。坚持建管结合,城市管理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 城市服务功能大夫提高 “一五六”工程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年完成社会消费 品零售额291.1亿元,增长11.2%;金融保险业稳步发展, 服务功能更趋完善;科教兴市取得新的突破,以驻济高校、 科研院所为中心的教育产业进入实际性发展阶段,“三区多 园“的建设发展顺利。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入教育和岗 位职业培训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服务功能。五大旅游 区的一批旅游景点相继得到开发改造,旅游资源优势逐渐转 化为产业优势,济南成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社区服务 发展很好,社区卫生服务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各类中介服 务机构共发展到1450个,成为完善市场、服务经济的一支重 要方面军。信息产业的发展尤为令人高兴,全市信息网路骨 乾框架已经建成,网际网路上网用户超过1万户, “一网一园 十金十库”的金系列工程迅速推进,信息产业总产值突破百 亿大关,成为我市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并且展示了产业未 来的无限希望。 各项改革实现了新的突破 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有95户完成了改制,国有、集体 中小企业的改制面达到89%。最佳化资本结构工作健康发展, 企业间的联合兼併迈出新步伐。农村全面推进了土地承包期 的延包政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启动,住房制度开始走 向商品化、货币化轨道,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保 障体系建设力度加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金融、税收、 工商、邮电等方面的改革也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精神文明和各项事业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在各级政府中认真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活动,进一步提 高了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和领导艺术。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城 市、文明社区、文明机关、文明单位活动。长江。松花江特 大洪涝灾害发生后,全市各界全力支持抗洪救灾斗争,共捐 款捐物计8000多万元,表现了济南人民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 。双拥共建、警民共建活动更加深入扎实,民兵预备役建设 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治市,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开展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秩序良好。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 制在4.7‰。注重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制订了《济 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变领导干部作风的若干规定》和(济南 市人民政府机关处级干部廉洁勤政的行为规範),强化了监 督检查,公务员队伍素质有所提高,管理趋于规範,廉政勤 政建设取得新的进步。统计工作发挥了重要参谋作用。审计 工作认真履行了职能。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 技术监督、经济协作、民族宗教、社科研究、史志、土地、 地矿、地震、档案、外办、侨务、台务、老龄等事业也都取 得了新成绩。 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 动员全社会力量认真实施再就业工程,全年安置下岗职 工再就业5.9万人次。实施了扶贫工程、温暖工程、安居工 程、敬老工程等多项社会公益工程,严格执行了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扩大了职工养老和失业保险覆盖面。竣工住宅面积 331.7万平方米,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89平方米。加快 供水、供暖、供气等公共事业建设,城市供暖面积达到1450 万平方米,气化率提高到80%。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全市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757元,实际增长7.0% ; 农 民入均纯收入2826元,增长8.7%。 各位代表,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归功于邓小平理论的正 确指引,归功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省政 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不畏困难。进取奉献的全市人民。在 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一年来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省领 导机关、离退休老领导、驻济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社会 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和国外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为济 南大变样付出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表示崇高的敬 意!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也由于 结构性,机制性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更加突出,我市在改 革和发展中依然面临不少困难。主要是:相当一部分国有工 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还不理想;经济结构仍不合理,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没有形成新的产业支柱;农业的产 业化水平较低,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收入 明显放慢;新增城市劳动力和下岗职工仍然较多,就业和再 就业的压力增大。同时,政府工作中,作风不深入、办事效 率低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反腐倡廉和社会稳定工作还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已经引起高度重识,并将努力 加以解决(四)各项改革综合推进,体制环境更具发展活力。围绕推进市场化进程,最佳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大力推进各项改革。着力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和授权经营制度,上市公司积澱的矛盾和问题得到化解,纳入国资委监管的255户企业完成改制126户。立足发挥各方潜能,着力推进财税体制、在地统计制度和土地收益制度改革,理顺市与县(市)区及高新区事权财权关係。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推进政府机构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职能错位交叉机构29个,依法取消行政许可主体27个、行政许可事项695项、收费项目252项。重大决策事项徵询听证和民主评议政府制度全面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实施政府资金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政府採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支出行为更加规範,行政成本逐步降低。实施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初步构筑起项目法人责权明确、融资投资行为规範、投入产出自求平衡、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重点工程建设保障机制。
(五)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城市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把握入世机遇,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坚持“市外即是外”,大力度吸引域外资金参与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国企改革、结构调整,五年引进资金1020亿元,在济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2家。对外贸易长足发展。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国际航线不断增加,出口门类不断增多,高附加值的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加大。五年进出口总额118.2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2.3倍。开放领域不断拓展。国有企业、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利用外资较快增长,公用事业及金融业利用外资取得突破。对外合作逐步增强。境外投资和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累计8.1亿美元,年均增长69.9%,是“九五”时期的11.5倍。经济、技术、教育、文化领域对外交流合作愈加紧密,总体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
(六)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注重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保持社会事业投入较快增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比2000年翻一番,五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000余项,同比增长25%,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0%。高中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77%和27.5%,比2000年分别提高19个和10.5个百分点。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全市人才总量分别达到38万人、61万人,分别是2000年的3.4倍和1.4倍。文艺创作和文物保护取得新成绩,民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成功战胜非典疫情,疾病防控救治能力得到增强。民众体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竞技体育有了新的突破。五年安置城镇就业再就业40.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市财政五年累计投入社会保障资金39.6亿元,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征缴收入149亿元,分别是“九五”时期的5倍和2倍,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推行住房公积金和廉租房制度,帮助2万多名城镇职工和部分困难家庭解决住房问题。人口和计画生育工作持续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科学、档案史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都有新发展。
(七)消费结构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高度关注人民生活,努力使人民民众从经济成长中得到更多实惠。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0元,年均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12元,年均增长9.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1%,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24.4亿元,年均增长17.2%。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城市和农村居民恩格尔係数分别为33%和39.1%,比2000年分别下降1.6和4.4个百分点。百户城市居民拥有汽车5.4辆、电脑54.2台、行动电话145.2部,比2000年分别增长17倍、1.7倍和4倍。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9.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33.8平方米,比2000年分别增加3.3和5.2平方米。生活方式转变加快。伴随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由追求基本物质需求向精神、文化需求转变,旅游、教育、健身、艺术等成为新的消费需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72岁提高到74.4岁。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