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济南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政府性质的档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1997年济南政府工作报告
- 时间:1997年
- 类别:政府工作报告
- 政府机构:济南政府
报告人
——1997年2月24日在济南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济南市市长 谢玉堂
济南市市长 谢玉堂
前言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主要内容
一、一九九六年全市顺利实现了“九五”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要求,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画和跨世纪发展规划的第一年,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开始推进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构筑新的经济发展机制和格局的第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上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紧紧围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工作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抢机遇、求发展、创一流,胜利实现了“九五”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要求,圆满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年度任务,整个形势是好的。
——一年来,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成长方式转变取得成效,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经济成长方式转变为重点,採取了一系列新的发展举措,既有效地抑制了物价上涨,又成功地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整个经济开始进入适度快速和相对平稳的发展轨道。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87亿元、293.1亿元和231.7亿元;增长19.2%、19%和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8亿元,增长33.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3亿元,增长43.2%,连续六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这表明,“九五”第一年,全市经济发展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态势,运行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我们明确提出了“抓大放小、名优膨胀、三改联动、管转并重”的工作方针,把实施银企联手、培植重点集团、发展规模经济,作为重塑我市大工业优势、振兴济南经济的战略举措,规划和重点发展了“机、车、电、化”四大支柱产业,确定了重点扶持的16家工业企业集团,在政策、资金、工作上给予全方位倾斜。去年16家重点集团完成工业增加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的54.1%和82.7%,规模带动效应日益突出。加强了技术改造工作,突出抓了一批重点项目,全市完成技改投资32.6亿元,增长23%。深入开展了“管理效益年”和“学邯钢、抓管理、增效益”活动,总结推广了山东水泥厂、济南锅炉厂强化“两本”管理的做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的提高。去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58.5亿元,增长18.7%;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92亿元,增长17.5%;实现利税66.8亿元,增长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