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和盛珍珠博物馆,即华东淡水珍珠研究院,地处古城苏州,与着名的寒山寺隔水相望,总占地面积6000余平,是国内唯一以“淡水珍珠”为主题展示的专业化博物馆。
苏和盛博物馆前身为“苏和盛堂”珍珠老铺,始创于1886年,因其人工培育的太湖珍珠“满月浑圆、七彩虹光、无裂无瑕、刀刮无痕、富养无核”,而被慈禧太后册封为“五品御珠”,专供朝廷使用,苏和盛堂因此名噪一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苏和盛珍珠博物馆
- 类别:专业化博物馆
- 地点:江苏苏州
- 馆藏精品:和乐圣佛、西游记珍珠群雕、珠制迎客松大型屏风、“五品御珠”
- 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
发展历史
一)苏和盛起源
大禹治水神珠定
《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震泽为太湖的古称)。公元前4000多年,太湖水患不止,大禹治水疏通河道入海,才至今天的风平浪静。
太湖珍珠始于“淮夷宾珠”,淮河流域。传说是大禹治水把淮珠带至太湖。太湖温暖的气候,丰富的水域植被等天然条件,是淡水珍珠生长的福地,从此,太湖淡水珍珠盛名远播,绵延6000年。
天赐太湖水,厚泽鱼米乡,太湖水滋养了丰饶的江南鱼米乡,也孕育了深厚的吴文化。大禹在吴地被奉为“水神”,而他带来的珍珠也被视作“定水神珠”,“大禹治水神珠定,六千载风波不兴”,在太湖流域广为流传!
秀才育珠济珠民
传说,乾隆下江南,苏州当地官员搜颳了几件太湖珍珠极品赠予皇帝,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串“珍珠葡萄”,几十粒珍珠大小相等,色泽优雅,浑圆如满月。此后,太湖淡水珍珠被列为贡品,年年按例进贡。
慈禧掌权期间,宫廷对太湖淡水珍珠的需求达到了顶峰。慈禧“嗜珠成癖”,更是对太湖淡水珍珠情有独钟,曾言:“东球南珠,不如太湖淡水珍珠。”,慈禧内服外敷、衣冠帽履都离不开太湖淡水珍珠,每天的用度惊人,宫中其他女眷也纷纷效仿。而当时的太湖珍珠尚未人工养殖,仅依靠人工捕采野生河蚌所得,由于过度捕捞数量骤减,珠民苦不堪言。
光绪六年(1880年),苏州秀才张和盛(1862-1916),决定潜心研究人工养殖太湖珠的技术,以解珠民之困。经过两年余时间的反覆研究实验,终于在光绪八年(1882年)成功研製出人工母体育核、悬挂养殖、一蚌多珠的独创技术。
慈禧封五品御珠
由于张和盛养殖的珍珠有“满月浑圆、七彩虹光、无裂无瑕、刀刮无痕、富养无核”的特点,深受慈禧喜爱。特下旨封为“五品御珠”。光绪十二年(1886年),张和盛在寒山寺旁建“苏和盛堂”珍珠铺,同年,奉旨同苏州织造府共制光绪皇帝与隆裕皇后大婚朝服、朝冠及朝珠。
二)苏和盛堂珍珠老铺
“苏和盛堂”珍珠铺建立后,张和盛把技艺传授给太湖珠民,并联合当地多年商号,共同在太湖发展人工养殖太湖淡水珍珠。实现统一养殖、收购、分色分等、销售,其中级别最高的五品珠上供朝廷,中上等的用于日常饰品的製作,而形状稍次,颜色不均的珍珠被用来製作珍珠粉和珍珠膏,太湖珠富养无核的特点,是製作珍珠护肤品最佳之选。
清末民初,“苏和盛堂”带动了苏州的珍珠业繁荣发展,从珍珠养殖到珍珠贸易空前发达。寒山寺附近街市採购买办、各地客商往来络绎不绝,一派珍珠盛景数年即成气候。
1916年,张和盛病逝,临终前告诫子孙:“吾等本为匠人,匠者本无旁骛,唯技艺得以传世,他日,盛不可忘本,衰不可失技。“
三)火烧和盛堂,和合精神存
1937年8月起,自1937年8月中旬起的三个月内,日寇共向苏城投弹4200余颗,致数千人死伤,被破坏的街市、房舍、学校等不计其数。阊门石路一带被日军投放燃烧弹烧了3天3夜,繁华商业区化为焦土。而距离石路不远的“苏和盛堂”珍珠老铺也被烧毁。店内多年製作收藏的珍珠手工艺品大部分都消失的战火中,令人扼腕。
张氏子孙辗转去了南洋,不忘张和盛遗训,继续育珠。近些年,张氏后人陆续回国,在全国各地继续带动着国内珍珠业的发展。
博物馆介绍
改革开放后,随着苏州珍珠业再次兴起。而所用所传依旧是“苏和盛堂”的育珠技术。一个因技艺传世的老商号,其价值是无形并且无价的。
2010年,由华程集团出资,在“苏和盛堂”老铺原址附近兴建了国内唯一一家以淡水珍珠为主题的工业博物馆——“苏和盛珍珠博物馆”,即“华东淡水珍珠研究院”。张氏后人提供了大量的苏和盛堂历史、技术资料及珍贵藏品。以溯源、传承、复兴、发展的精神向“苏和盛堂”老商号致敬。
“苏和盛珍珠博物馆”全程免费讲解,部分再现了“苏和盛堂”老铺御供宫廷之荣耀,繁华姑苏之盛景;情景化展示太湖淡水珍珠养殖特色;互动化普及珍珠真假优劣的鉴别;现场体验太湖淡水珍珠护肤品的天然养护功能等。并拥有现场选购PICC认证的正宗太湖珍珠护肤品、饰品、工艺品的展厅,供参观者放心选购。
以博物馆为根基,再建后的苏和盛,先后荣获“江苏省工业旅游示範点”、 “江苏省旅游局重点扶持单位”、“苏州市旅游商品协会副会长单位”,及“苏州市知名字号”等荣誉。产品经由“中国人保PICC”质量承保,已经代表苏州市旅游局连续第四年参加“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企业加大了“苏和盛”产品技术的研发投入,并通过校企合作等模式,不断给品牌注入新鲜血液。“苏和盛”珍珠开始被销往世界各地。
组成部分
博物馆分四部分组成:
“历史厅”,重现了几百年来太湖珍珠的发展史、 “苏和盛”创始人张和盛育珠传奇、为皇帝定做朝服的昨日尊荣、慈禧太后对“苏和盛”珍珠的偏好等。其中镇店之宝:“和乐圣佛”,高2.8米,通身镶嵌50多万粒,由12名专业工匠花费近一年时间製作而成。体积之大,耗珠之多,皆创世界珍珠製品之最!值得观赏游览。
“太湖厅”,通过三维影片、图像资料、情景模拟、育珠视频等多维展示方式,让游客全方位地体验到太湖淡水珍珠的育珠过程。
“体验厅”,展示了“苏和盛”校企合作的成果,天然珍珠科学化筛选、加工的发展,讲解员现场为游客示範如何鉴别珍珠真假与品质、珍珠製品的药理等。
“销售厅”,销售由“苏和盛”自产自销的太湖五品御珠饰品,及根据本草纲目等药理製成的天然珍珠药妆等,所有产品都经过“PICC”保险承保,自产自销,品质保证、价格优惠。是选购太湖珍珠的最佳去处。
在博物馆二楼,安放了一套珍珠化妆品的加工设备,为游客即时展示珍珠粉等部分珍珠化妆品的生产加工过程,让游客了解珍珠製品的生产工艺。未来还将增加一些游客参与的项目,通过游客的参与互动,让游客们在趣味性和快乐感中进一步学到珍珠製品的真伪鉴别、品质分类等相关知识。
馆藏精品
1、和乐圣佛:镇馆之宝,参照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像製作,挑选12名手艺精湛、技术高超的珍珠匠人历时一年时间精製而成。共使用珍珠350多公斤,玉、白、紫、金、黑等各种颜色的大小珍珠五十多万粒颗,高2.8米,为目前世界最大的珍珠製品,正在申报金氏世界纪录。
2、西游记珍珠群雕:第四届世界珍珠博览会银奖作品,作品表现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牵着白龙马,在通天河踏龟而行的生动场景,是目前存世不多的珍珠工艺精品,由博物馆在世界珍珠博览会现场花重金拍回收藏。
3、珠制迎客松大型屏风:高2.4米,长7米,迎客松造型完全由珍珠串制而成,画面生动、造型精美、气势浑然、珠光熠熠。也是至今为止国内现存最大的珍珠造型屏风。
4、其他藏品:另外馆内还收藏有光绪年间皇帝为苏和盛堂御封“五品御珠”的圣旨複製品、清朝官员上朝时佩戴的朝珠和官服、经历了一百多年岁月洗礼的张氏“百忍堂”房梁和牌匾等众多文化历史珍品。
所获荣誉
1、已获荣誉
华东淡水珍珠研究院
江苏省工业旅游示範区
江苏省旅游局重点扶持单位
苏州市旅游商品协会副会长、理事单位
PICC承保认证产品
代表苏州市旅游局连续三年参加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
2、即将获得
苏州市旅游局报请江苏省 正在申请国家2A级景区
苏州市工商局即将认定百年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