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业发展报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最佳化,升级》是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编写的第二部上海工业发展报告,阐述的内容是上海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最佳化和升级等问题。
基本介绍
- 书名:上海工业发展报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最佳化,升级
- ISBN:7810498843
-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装帧:平装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1版
平装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0开
ISBN: 7810498843
条形码: 9787810498845
尺寸: 23 x 17 x 1.8 cm
重量: 898 g
内容简介
《上海工业发展报告: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最佳化,升级》是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编写的第二部上海工业发展报告,阐述的内容是上海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最佳化和升级等问题。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大产业。在这个大产业内部又包含了许多工业,如冶金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轻纺工业,等等。工业内部包含各个工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业部门。各个工业部门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经常性的、大量的和相互交错的技术经济联繫,及由此所表现的比例关係,就是所谓的工业产业结构。因此,工业产业结构与工业部门结构及工业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涵义的不同表述。但最近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了产业结构的研究,其中涉及了大量工业问题,为此,我们认为统一使用“工业产业结构”这个名词,是较为恰当的,也是符合实际的。
媒体评论
前言
本书是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编写的第二部上海工业发展报告,阐述的内容是上海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最佳化和升级等问题。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大产业。在这个大产业内部又包含了许多工业,如冶金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轻纺工业,等等。工业内部包含各个工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业部门。各个工业部门在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经常性的、大量的和相互交错的技术经济联繫,及由此所表现的比例关係,就是所谓的工业产业结构。因此,工业产业结构与工业部门结构及工业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涵义的不同表述。但最近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了产业结构的研究,其中涉及了大量工业问题,为此,我们认为统一使用“工业产业结构”这个名词,是较为恰当的,也是符合实际的。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在全国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上海工业逐步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比较
强大的技术优势,比较合理的工业产业结构和比较高的经济管理水平,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上海工业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较强、以加工工业为主、在全国有着明显优
势的工业体系。工业整体竞争实力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了由劳动力、资源密集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资金、科技密集的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换。2002年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长值分别达到8476.05亿元和2312.77亿元,实现了连续十三年的两位数百分比增长。到2000年底,上海工业有五项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五项经济指标是: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降至50%以下,国有及控股大中型企业亏损面降至20%以下,工业产销率达到98.8%,净资产利润率达9%,劳动力总量与上海工业发展规模基本趋于平衡。上海工业实现的这五项经济指标表明,上海的工业企业基本上达到了世界中等已开发国家的中等水平。上海工业产业结构正向着合理化、高级化和现代化发展。
上海工业在取得上述巨大成就的同时,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最佳化、升级也取得了成效。
上海产业发展经历了从少到多、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过程。上海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着手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最佳化、升级工作,注重培育、调整适合本地区生产发展水平的支柱产业。在1993年确定了以产业相关度比较大、增长速度比较快、技术含量比较高、市场竞争力比较强、经济效益比较好的支柱产业标準。在“九Iii"期间,提出的电子通讯设备製造业、汽车製造业、电站设备及大型机电设备製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製造业、钢铁製造业、家用电器製造业六大支柱工业,对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挥着支撑作用。六大支柱工业在“九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平均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46%,利润总额平均占全市利润总额的64.54%,税金总额平均占全市税金总额的48.28%。上海还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产品出口额比重达到20%,高新技术企业到1999年底发展到905家,其中有69%的企业涉足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领域,并形成了以这三大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同时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套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层次。
……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工业产业的结构
第二章 上海工业部门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上海工业产业的地位作用
第二编 支柱工业
第四章 支柱工业综述
第五章 “九五”计画期间的上海支柱工业
第六章 “十五”计画期间的上海支柱工业
第三编 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第七章 新材料业
第八章 环保产业
第九章 航空航天业
第十章 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四编 都市型工业
第十一章 都市型工业概述
第十二章 上海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第十三章 服装服饰业
第十四章 食品加工製造业
第十五章 工艺品与旅游用品业
第十六章 包装业、印刷业及制笔业
第十七章 化妆品和洗涤清洁用品业
第十八章 国际大城市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实践
第五编 其他工业产业
第十九章 轻工业
第二十章 纺织工业
第二十一章 造船工业
第二十二章 建材工业
第六编 其他结构
第二十三章 工业劳动力结构
第二十四章 工业投资结构
第二十五章 工业企业规模结构
第七编 面向21世纪上海工业产业的调整和最佳化
第二十六章 五十二年的调整成就和经验总结
第二十七章 上海未来十年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最佳化的目标任务
第二十八章 上海未来十年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最佳化的内容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