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为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供需矛盾以及发展差距等问题,本书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探讨了经济系统分析的理论、方法,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区域发展模式,经济成长与环境保护,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并结合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本书对科研人员及对区域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经济系统分析:理论与套用
- 作 者:何伦生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8-1
- ISBN:: 9787802302440
- 开本:: 16开
作者简介
何伦志,1949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新疆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新疆大学MPA(公共管理)教育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长期致力于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着作4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各类科研奖10余项。
图书目录
前言
一 经济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
高层管理群体组织模式及其MAS建模研究
论事物演化存在的四个历时态层次
经济系统分析方法的演进、归类与整合
小企业集群系统的複杂适应性与自组织性——以浙江分水制笔业集群为例
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企业评价的新角度: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
二 科学发展观与区域协调发展
WTO条件下实现中国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基于中国CGE模型的总体分析
可持续发展协调度测度方法探讨
新疆人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性测度研究——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的决策分析方法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珠海区域经济的发展
人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程度的测算方法探讨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影响我国经济成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城市化发展与高等教育的互动及预测——以京津唐城市群为例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对“长三角”物流格局的影响分析
三 经济、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利用
刍议自然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
中亚—裏海石油地区管道及其政治、经济博弈
我国大气污染减排的区域间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
浙江快速发展的县级城市水资源状况和发展趋势分——以慈谿为例
一个定律的论证: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基于中国产业的实证分析
市场管效率政府管公平——兼谈公平与效率的关係
浅析中国反倾销过程中的政府角色
四 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影响我国区域经济成长的因素分析
灰色层次分析法在地区经济评价中的套用研究
因子分析法在区域竞争力评价中的套用
关于开放与经济成长关係的再认识——对欠发达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出口和产出之间关係的实证研究
新疆城乡居民文化服务消费率差距问题实证研究——基于协整技术
深圳股票市场结构突变的实证分析
新疆区域进出口与经济成长动态平衡实证研究
云南农业产业化评价研究
基于小规模技术理论的福建省民营企业境外直接投资战略分析
基于模糊识别方法的企业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研究
IPO盈利预测误差的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