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2011年9月7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李克。
基本介绍
- 书名: 日中管理学院经济管理丛书
- 又名: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 作者:李克
- ISBN:7564050640, 9787564050641
- 类别:图书
- 页数:320页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9月7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条形码:9787564050641
作者简介
李克,日本大学商学院EMBA课程的终身正教授,也是日本排名前十位的商学院中的首位华人教授和最年轻的正教授。日中管理学院的院长和理事长,日本经济技术国际推进协会的理事长,以及美国圣约瑟夫大学经济学系的讲座教授,《亚太经济评论》的主编,香港城市大学金融与经济学系客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讲座教授等。
李克教授也是大和证券(日本)的高级研究员,亚洲开发银行的外聘研究员,日本太阳经济协会特别顾问等。此外,也是日本和中国多家知名上市公司以及政府谘询类机构的战略顾问。李克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治理,产业网路与产业集群,公司结构,企业併购,跨国经营,以及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等。在SSCI,SCI级别的国际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过大量论文。同时,在《朝日新闻》、《日刊工业新闻》、《经济观察报》、《国际商业》、《贸易日报》、《现代经济报》等报纸和新浪、搜狐、金融界等网路上刊登过数十篇文章。
李克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经济学硕士学位获得于南京大学和美国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JohnsHopkinsUniversity);于莫纳士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在莫纳士大学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过经济学博士后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讲述了:经济需要转型,产业需要升级,这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作者曾经执教过美国、澳大利亚的大学,现在是在日本大学商学院担任终身教授,并且是日本大学里最年轻的商学院正教授。作者参考美国和日本等国的经验,结合国内经济和产业的实际,通过对日本中小企业成功实现自我产业升级、深化和拓展的真实案例的分析,对于我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建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媒体评论
如何向日本学习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经验
中国经济从计画经济的模式,通过改革开放走到今天的。但中国最近这些年的发展,对于产业政策的功效其实是非常忽视了。相反,过度的强调了市场的力量。所以,导致了中国最近这些年的GDP虽然发展很快,经济成长速度和贸易增长速度很快,但是在产业升级方面却没有一个主导型的、明确的意识和思路。
2011年8月由博士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出版,由日本大学终身教授李克博士撰写的《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一书现已隆重上市。本书旨在通过与日本企业相对照,分析日本的资源集约型模式,将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在本书中详尽地向大家描述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中涉及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为中国成功地实现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起到很好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日本从二战后到现在经历了五个阶段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在这五个阶段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日本二战之后的很多做法,特别是现今的日本政府对一些高知识、高技术领域,加以推广和加以促进的套用,对中国今天的产业升级还是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的。
现阶段,政府在一个国家的产业升级中,应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的指标为参考系,而不能以简单的行政手段、计画手段来推动、实施产业升级。这样的做法对中国经济的损害会更大。
从根本意义上来讲,中国的经济如果想真正实现长期、稳定的产业升级,相对应的制度环境的建立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日本目前在做的主要工作之一。日本产业政策对中国的参考意义是:赶超战略是可以在短期当中作为一个政府目标来实现的,如果说政府的产业政策的制定,能够跟相应的国际市场、外资政策、国际贸易政策等,作为一个系统衔接起来综合考虑的话,那对一个国家的产业升级,从短期来说是能达到很积极的作用的,这也是目前中国企业和产业非常需要的东西,而不能完全放任由市场来决定。如果在未来的5到10年中,我们不能顺利实现产业升级,进行相应的经济转型的话,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可能将很陷入“发展的陷阱”、“低技术陷阱”,以及“后发劣势”的恶性循环当中。
目录
第一章 “世界工厂”模式的末路
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
中国的“世界工厂”战略
中国企业的困境
中国经济转型突围与增长前景
中国经济角色的再定位
简单的中日比较
国际房地产泡沫的经验教训
中国产业结构面临的发展瓶颈
第二章 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浅谈产业网路
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经济区域化成为另一种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关係
产业集群、产业分工网路和产业生产价值链
第三章 产业升级的国际比较
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和现状
日本中小企业的特色
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背景
日本和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对比
日本中小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四章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道路
日本与中国近期的併购案例分析
跨国併购是捷径吗
中国近期的跨国併购案例
中国企业对日併购概况
中日企业的合作与併购机会
第五章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创新型经济
产业升级的选择和困境
中国经济的创新背景
创新型经济和企业的标準与特徵
经济转型中的创新课题
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创新体系与创新工具
第六章 技术模仿与创新、制度模仿与创新:鱼与熊掌乎
浅议现代日本经济与管理模式
“日本模式”的形成与主要特点
当代日本经济的主要特点与困境
“日本模式”所揭示的理论命题
日本经济的未来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附录
朱新月先生深度对话李克教授
1.中国应不应该做“世界工厂”?
2.中国产业现状真的源于“阴谋论”吗?
3.中国企业如何避免全球化陷阱?
4.中国能源紧张对经济转型有何深远影响?
5.产业升级就是关掉“三高企业”吗?
6.如何理性理解和看待产业集群?
7.如何看待中国愈演愈烈的民工荒和人才荒?
8.如何加快企业升级的速度而又不至于让企业难以承受?
9.通货膨胀能倒逼企业升级吗?
10.如何解决企业家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11.“国进民退”对经济转型有何影响?
12.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转型和升级有何不同?
13.美国在二战后不断转型升级中,我们可以学习什幺?
14.我们该如何学习日本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经验?
15.诚信问题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有多大?
16.经济转型期企业家如何调整心态、舒缓压力?
附录
美国2008年金融飓风后的世界经济走向和后果:李克教授访谈
1.次贷危机根源:金融体系膨胀远超实体经济
2.此次金融危机不会造成全球经济的大停滞
3.对日本经济没有灾难性的影响287
4.美国金融危机是中国的好教材
附录
日本企业实现自我产业升级
深化和拓展的案例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