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顾景星

(2020-05-20 03:19:10) 百科综合
顾景星

顾景星

顾景星(1621年~1687年) 清代文学家。字赤方。号黄公。蕲州(今属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明末贡生,南明弘光朝时考授推官。入清后屡征不仕。康熙己未(1679年)荐举博学鸿词,称病不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顾景星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湖北蕲春县蕲州镇
  • 出生日期:1621年
  • 逝世日期:1687年
  • 职业:清代文学家
  • 代表作品:《白茅堂集》 《南渡来耕集》 《读史集论》《李时珍传》 

简介

顾景星(1621年~1687年) 清代文学家。字赤方。号黄公别号玉山居士,蕲州城人今属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明末贡生,南明弘光朝时考授推官。入清后屡征不仕。康熙己未(1679年)荐举博学鸿词,称病不就。,世代书香之家。顾景星聪慧早熟,在父亲顾天锡的悉心调教下,6岁会吟诗作赋,9岁则已经遍读经史。15岁试于黄州,名震全府,院试奇魁,被誉为“江夏神童”、“博通君子”。《四库全书存目提要》介绍顾景星,说其:“记诵渊博,才气尤纵横不羁;诗文雄赡,亦为一时之霸才。”顾景星生平着述宏丰,共有430卷之多。其中《来耕集》和《南渡集》75卷编入《四库全书》;《黄公说字》100余卷中有47卷编入《四库全书》。《白茅堂集》包括乐府民歌、诗赋、策论、志论、奏疏、史论、传记、序文、铭诔、杂着等共46卷。
顾景星经历丰富,一生坎坷,他虽府试院试皆获第一,且严父 指教,博学广记,加之深厚的文化积澱浸润,前程应是不可限量的。他完全可以辅佐朝政,治国安邦;但他坚定地选择了一心着书立说的事业中,成为了当时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之一。
顾景星承传了顾家的读书传统,顾景星的曾祖父顾阙,曾祖叔顾问均为声名远播的理学家、教育家,顾问是医圣李时珍的老师。冯(冯天驭)、顾(顾问、顾阙)、郝(郝守正)、李(李时珍)是史称“蕲州四大家”,深厚的地域文化储备与个人天资结合,在顾景星身上得到充分验证。
顾家星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李时珍对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顾景星从小就十分敬仰李时珍,小时候就常听到大人讲李时珍一些不为人知他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暗中助人的品德等事迹,他称讚李时珍说,象李时珍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热爱医学,抛弃荣华富贵;学习一般知识而通达高深道理;既聪明又仁厚,医道成熟并且成就高的人,谁又能和他媲美呢?
他在《白茅堂集》收录了《李时珍传》一文。当年,他写《李时珍传》时,不仅对李时珍及其一家的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了解,而且也通读了《本草纲目》全书,他写李时珍惜墨如金,寥寥数语即把李时珍和其一家进行了高浓度的概括。在论述本草纲目书中的内容时,他写得很详细,象一个学者一样对一些药物进行了认真细緻的解读。
此外,《白茅堂集》还收录了《野菜赞》一文。顺治二年,蕲州城兵荒马乱,田地荒芜,民不聊生,顾景星一家也是居无定所,这一段时间他遂垒石结茅为庐,靠採挖野菜充饥,于是,他写下了《野菜赞》。《野菜赞》不仅语言优美,通俗易懂,而且还写了野菜的功效,製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他写道:偕妇于野采草根实苗叶,遂不死焉。文中一共记录了44种野菜。这些野菜中有紫苏、马齿苋、黄精、青箱子、枸杞苗等中药,还有很多草药。这些植物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充饥。在灾荒饑馑无食之年,顾景星亲历亲为,用自己的中医药知识,为当时救荒、救饑馑,救了无数民众的生命,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如今,这些野菜或者说中草药,被誉为绿色食品,不失为餐桌上的美食,而受到青睐。
《黄公说字》是顾景星的另一篇鸿篇巨製。《黄公说字》以许慎《说文解字》为基础,参考历代文字学及其他着作110余种,先按楷体分编,次引古文、小篆,兼收俗字,标释字型源流,收字不避帝王之讳,注音兼反切、直音并间注古音、方音,释义则博採众家之长并参以己意。集文字、音韵、训诂文学于一体,成为可与《康熙字典》媲美的典籍。就是这样一部着作,顾景星也不忘将中药写进书里。如对蕲蛇,他这样写道:“谨按蕲地花蛇,有黄白黑三种,黄白二花可货数十金。黑花不过数金而已。昔产龙峰山洞,今无有,惟三角山出,一岁不能多得,土人获此物必食荤物方可。否则,其走如飞,牙利而毒,如人手足为口齿所创,必以刀断去,稍迟则不能救。”并说:“市肆所货,皆浙蛇,非蕲蛇,花与指甲皆同,土人亦莫能辨。但三角山在二蕲交界之处,相传蛇一逾界,则只一目,……。”对蕲龟这样写写道:“日食去血牛肉四分。每岁雷动出蛰;雷收声入蛰。入蛰时,以绵裹其身,置筒中可不死。”。
顾景星记诵淹博,词作及诗文皆名于当时。在京师时和方孝标、邵长蘅、周亮工、施闰章等交游,受到器重。他有些词里透露出故国之思,黍离之痛。如:“永嘉恨,难磨灭;天宝事,何人说?向玄都观里,偷弹泪血”,“问嫦娥,何事不长圆?山河缺!”〔满江红〕《和王昭仪韵》)又如"班超老去,文姬归晚,一样天涯","数声玉笛,几阵黄沙"(〔柳梢青〕《题边庭夜宴图》)。都显示其悲凉郁勃之情和幽恨孤愤之心。诗如《吴易擒》记载明清易代之际义军领袖被诱捕故事,《寡妇谣》暴露当时官吏横徵暴敛,民众濒于绝粒的生活现实,《题内府所藏唐人百马卷子》则借题发挥:"当时刍秣尽凡才,急难何曾见腾逸",指斥庸流临难退避,不齿于人。文如《春秋论》、《蔡邕论》、《读史辑论自序》、《半舫斋诗序》、《和山堂诗序》等,或评议历史、人物,或阐述诗文理论,都有一定的见解和文采。又如在《金会公诗集序》中论述诗文之理,学问之道,在于多读书以"固气"、"实理",应该力戒骄躁,"原始要终",不能好名自恃,急于求成;在《汤次曾乐府和序》中论词的发展演变,都有较好的见识。但是,他的文章也有细大不捐之失,后人收拾遗稿编集时又缺少别择,就不免有冗滥之弊。

藏书与着述

家有藏书,其“白茅堂”藏书充栋,但不善着录,信手取之。为着《虎媒记传奇》,遍阅所藏,尝不能足,乃遍访大江两岸藏书之家,未果。归而叹曰:恨余不能藏天下之书,来世有果,定不负此望矣!记诵淹博,词作及诗文皆名于当时。在京师时和方孝标、邵长蘅、周亮工、施闰章等交游,颇受器重。诗文颇多故国幽思之论,如《春秋论》、《蔡邕论》、《读史辑论自序》、《半舫斋诗序》、《和山堂诗序》等,或评议历史人物,或阐述诗文理论,都有一定的见解和文采。着有《白茅堂集》46卷,有康熙刻本,《白茅堂词》、《读史集论》、《贉池录》、《顾氏列传》、《南渡来耕集》、《阮籍咏怀诗注》、《李贺诗注》等。
近年来诸多的研究成果显示,顾景星为《红楼梦》的真正作者。

个人作品

着有《白茅堂集》46卷,有康熙刻本,《白茅堂词》1卷,另有《读史集论》9卷,《贉池录》118卷,《顾氏列传》15卷,《南渡来耕集》73卷,《李时珍传》等。

顾景星的诗文

四月三日恩旨宣放
明代:顾景星
圣德包无外,天恩许遂初。颠危来道路,拜舞不阶除。
採药求身健,逃名愧术疏。还山书细读,食蕨敢言余。
战后
明代:顾景星
陇树依村合,河流抱日明。望中春有泪,战后野无声。
天意终难问,群凶各借名。丧亡余习在,市井说谈兵。
答愚山写别 其二
明代:顾景星
画舫清波送,高林鸟哢闲。谁云薄冠盖,祇自恋云山。
绿酒欢词客,丹砂驻老颜。江天一万里,身与鹤飞还。
烈皇帝御书松风二字顾苓得之某司香遂揭于斋中 其一
明代:顾景星
櫩榜松风字,崇祯御笔留。龙宾犹拱护,燕雀解啁啾。
内使开黄帕,遗民泣白头。图书满天府,零落更谁收。
烈皇帝御书松风二字顾苓得之某司香遂揭于斋中 其二
明代:顾景星
天藻奎章阁,芸香处士庐。不妨南渡讳,为是大行书。
湖海龙蛇地,荆蛮战斗余。匹夫藏圣迹,草莽恸何如。
烈皇帝御书松风二字顾苓得之某司香遂揭于斋中 其三
明代:顾景星
玉露园陵满,珠丘蔓草新。南阳无赤伏,北阙丧黄巾。
弓剑桥山痛,衣冠汉庙神。千秋浑寂寞,遗墨宝幽人。
烈皇帝御书松风二字顾苓得之某司香遂揭于斋中 其四
明代:顾景星
奇峰名淑景,御坐正当中。五粒皆银鬣,双珠倚玉童。
分披九霄露,不是庶人风。独有华阳洞,天书贮几通。
春色
明代:顾景星
东郊春色起,可以问桑麻。空树雷惊燕,清池雨种蛙。
牛羊仍在野,兵马幸无哗。惟有徵夫急,王师正出车。
病中闻愚山病
明代:顾景星
太史平安好,声名老帝畿。书来纪春孟,节换已秋衣。
汗简酬恩遇,渔竿冷故矶。思归应有病,不病亦应归。
流河二首 其一
明代:顾景星
北下滹沱水,东来上谷长。夹河芳草色,沿岸枣花香。
冻雨波文乱,轻雷海气凉。天南双鸟去,极目是江乡。
流河二首 其二
明代:顾景星
雷雨晚来霁,牙樯集暮村。吠渔船上犬,迎客水边门。
市火先星出,归鸦背月翻。夜高闻鼓角,犹指旧烽墩。
曹娥庙
明代:顾景星
曹娥祠庙枕江湄,碑版犹存汉代辞。日暖山头榛子落,草深渡口鹧鸪啼。
轻舟上埭传呼急,短屦沾泥拜起迟。忠孝两江皆万古,不须回首怨鸱夷。
积雪侍大人入山时征郧西饷急山田数亩输赋有加
明代:顾景星
软舆扶渡蛟鼍窟,落日行穿虎豹群。林外鸟惊松堕雪,涧边人过水翻云。
簿书远急荆州饷,宿卫新班殿下军。正喜立庭筋力健,乘春山陇助耕耘。
龚公招登孝侯台次杜于皇韵 其一
明代:顾景星
石头东畔凤城隈,草色年年周处台。欲下江山邹湛泪,况缘尊酒谢公开。
秋声是处疑横笛,明月窥人数引杯。千载登临只如此,古人不见又重来。
龚公招登孝侯台次杜于皇韵 其二
明代:顾景星
青丝双挈楚州红,走马传邀过竹东。摇落园林多受日,断行鸿雁故排风。
伤心故国高楼夜,对语寒花蔓草中。莫唱隔江商女曲,暮烟何处六朝宫。
送陶季深问药茅山
明代:顾景星
牢落风尘际,君情托友于。礼文谁在野,家世尔为儒。
丧乱淹吾子,羁栖屈壮图。形骸愁倚薄,魍魉浪揶揄。
阮瑀才难弃,任安义不渝。翩翩真记室,汩汩且穷途。
独往青山在,偕行白社俱。野阴流雁鷘,春桨没蒲菰。
苍朮茅山近,丹砂句漏无。青童与讯息,洞口弄三珠。
答刘克猷子壮
明代:顾景星
七稔吴阊别,风尘望杳茫。飞腾何迅速,仿佛料行藏。
故友多林壑,高名独庙廊。余书石作室,君草玉为堂。
几緉思还着,双鱼寄莫忘。寻仙终五岳,志士各津梁。
洞庭龙女歌
明代:顾景星
泾川小妹洞庭女,暮牧乖龙夜行雨。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