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大吉(1984年),民多余粮,虑粮之精进,惟有食宜,是时见机而触,丙寅(1986年)之年设“农畜产品加工”之业以充畜牧兽医系,位为该校之东隅(庚辰2000年回迁校部)。越八载,应南巡之风迎市场之浴,顺势时潮,历吉日乎吾将行,甲戌(1994年)新曆六月二十日,与农业工程系下“农副产品加工”业者并为食品科学系(丙戌2006年更现名)。时年九月复学,首招四年学制之“农产品贮运与加工”本科专业及三年学制之“农副产品加工”专科专业,合青衫六十人,教员一十四名。上官新晨、朱峰皆以副职之名掌全系政务党务,是为我院之源本。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创办时间:1994年6月
- 所属地区:中国 江西省
- 现任校长:徐明生
历史沿革
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它于1994年6月组建。食品科学系是在1986年创办的农畜产品加工专业的基础上于1994年成立的。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轻化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点;下设办公室和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轻化工程三个教研室。
建学建设
拥有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包括三个专业实验室(畜产品加工、植物产品加工、轻化工程、化工原理、植物提取、发酵工艺、发酵微生物、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与检测等十个实验室)和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室、中心实验室,教学设备价值420万元。
由我院徐明生教授主持申报的“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实验室”能南昌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评审、科技局评议,最终通过科技局的立项,这是我院今年自获得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农产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工程实验室”又一突破。至此,我院已有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教育厅和南昌市重点实验室各一个。为我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将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也将有力促进学院科研和教学的发展。
由我院学科点负责人上官新晨教授牵头申报的“江西省农产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工程实验室”目前已通过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准。这是我院学科建设又一重大突破。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的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属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是我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主要从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与安全检测检测三个方面进行建设。项目建设后,对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产品安全检测的效率、提高功能食品安全评价的技术体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所批准的15个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中,该工程实验室也是江西省高校中唯一一个获得批准建设的重点工程实验室。
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科研成果
2010-2012年我院承担的国家基金项目
项目批准号 | 申请代码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资助类别 | 资助金额 |
31000820 | C200210 | 肽-表面活性剂动态自组装体系製备纳米粒子研究 | 王纯荣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19 |
31060213 | C200102 | 青钱柳三萜化合物改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及分子机理研究 | 上官新晨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26 |
31060226 | C200210 | 金银花叶抑制致病菌的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 熊建华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25 |
2011年 | |||||
31101294 | C200103 | 多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识别性能研究 | 汤凯洁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0 |
31101321 | C200205 | 硷处理下的蛋白质降解在皮蛋特徵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 涂勇刚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4 |
31101372 | C200301 | 硫化氢和一氧化氮调控桃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分子机理研究 | 朱丽琴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22 |
31160319 | C200102 | 青钱柳多糖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 王文君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50 |
31160320 | C200102 | 儿茶素和咖啡硷组合对小鼠和3T3-L1细胞的脂肪代谢分子机制的研究 | 郑国栋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42 |
31160337 | C200207 | 纳豆菌糖肽对巨噬细胞的双向免疫调节及NF-kB信号通路的调控研究 | 黄占旺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48 |
2012年 | |||||
31260367 | C200101 | 界面分子作用与蛋白溶液界面性质、界面稳定性关係及模型建立 | 吴磊燕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49 |
31260368 | C200101 | 青钱柳细胞悬浮培养生产降糖活性三萜的诱导调控及其机制研究 | 尹忠平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49 |
31260385 | C200205 | 卵转铁蛋白对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 徐明生 |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52 |
师资力量
现有现有在校本科生449人,研究生17人。 教职工3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19人;现有教职工2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高级实验师3人,其中有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的6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聘请校外兼职教授3人。拥有实验室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340.3万元,校内实习基地南昌三康食品厂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官新晨
上官新晨,男,江西余干人,1962年9月生,理学博士。现任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十一届省人大常委,享受省政府特贴专家;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分会副理事长;江西省食品科学学会副会长;江西省食品工业协会名誉副会长;江西省主要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农业工程学报》编委。长期从事农产品储藏与加工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钱柳三萜类化合物改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及其分子机理研究”、国家科技部星火项目“青钱柳综合利用与产业化研究”、国家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紫红薯色素提取新工艺及综合利用研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项目“食品中多环烃检测及风险评估”、财政部、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农副产品加工专业师资培养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开发项目”以及“青钱柳降糖功能成分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几种青钱柳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及分布规律的研究”、“生物反应器生产青钱柳黄酮化合物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微胶囊产品研究”等多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育厅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江西省社科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主编《果蔬加工学》面向二十一世纪高校教材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大米精深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等着作六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
教授:徐明生
徐明生,男,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畜产品加工学会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江西省奶业协会副理事长。1986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陕西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专业特长食品科学及畜产品加工方向。 系统担任了本专科学生肉品工艺学、乳品工艺学、禽蛋工艺学、食品添加剂、食品检验、食品质量管理、功能性食品概论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承担本科生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担任了硕士研究生现代食品加工与贮藏保鲜技术、畜产品加工专题、功能食品研究与开发专题等课程的教学。近几年,主持完成了省科技厅科研课题“双歧桿菌优酪乳研製”、“火腿发酵微生物分离及发酸工艺研究”、“米糠纤维及糠营养素提取研究”、“鲤鱼鱼精蛋白的製备工艺研究”、 “黑米发酵乳酸饮料研究”、“河蚬护肝营养液开发研究”;参加完成了国家科技部星火项目“青钱柳综合利用与产业化”、“紫红薯色素提取新工艺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省科技厅“银杏叶提取物微胶囊食品研究”等项目。获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南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公开发表论文30篇,主编或参编教材或着作6部。
教授:黄占旺
黄占旺,男,196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7月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现任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食品科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食品工业协会谘询专家组成员。从事食品微生物与发酵技术方向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多项;获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三等奖1项,获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获南昌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赣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奖1项;参编教材、着作4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农业工程学报》、《中国粮油学报》、《中国食品学报》、《食品科学》和《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教授:陈卫平
陈卫平,男,1958年4月生,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教授、高级工程师,农产品加工与贮运专业、微生物学专业、土壤学微生物方向、食品工程硕士、农推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评审专家。长期从事食品与发酵工程研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国内外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编写着作四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获奖情况:全国食品行业科技成果二等奖;江西省农科教人员突出贡献三等奖;“兴赣怀”科技竞赛三等奖;上饶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上饶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对外技术转让和服务项目5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方向一: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开发利用;方向二:食品发酵工程;方向三: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教授:王文君(学校首批“未来之星”)
王文君,男,1971年出生,江西玉山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95-1998在江西省供销社远大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2001年在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教研室工作。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国际学术期刊《Genomics Insights》国际编委、《自然科学进展》审稿专家,中国营养学会会员、江西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协会理事。在《Journal of Animal Physiology and Animal Nutrition》、《Animal Genetics》、《Biochemical Genetics》、《Asian-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营养学报》、《畜牧兽医学报》、《中国药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出版着作五部。现主持国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完成主持或参与省部级项目8项,厅级项目5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教育厅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和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奖三等奖各一项。2009年被聘为江西农业大学“未来之星”,2010年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11年入选省教育厅“骨干教师”。 主要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和《食品专业英语》等课程教学。
研究员:张凤英
张凤英:女,1964年出生,江西宜春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87至1999年在江西省食品发酵研究所工作;1999-至今在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质量安全教研室工作。在《中国食品学报》、《中国酿造》、《中国调味品 》、《酿酒科技》、《食品工业科技》等学术期刊发表《广东肇庆传统酒麴中优势霉菌的分离鉴定》、《生熟料混合生产麸曲的技术研究》、《根霉菌F6的分离复壮研究》、《提高细菌型豆豉纤溶酶活性的生产工艺最佳化》等30余篇学术论文。着有《鸡尾酒技艺》一书。获得“生料酿酒直投複合菌製剂及其製备方法”发明专利一项。承担完成过“新型生料黄酒麴的研製” 、“低碳模式生产小曲的关键技术研究” 、“出口双孢蘑菇罐头生产新工艺研究”等各级各类课题10几项。 获省教育厅2007年度科技成果三等奖和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抚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目前主要承担《分析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实验》、《鸡尾酒与水果拼盘》课程。
副教授:吴国平
吴国平,男,1972年出生,江西进贤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起在集美大学工作,2010年起在江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教研室工作,在《J. Agri. Food Chem.》、《Food Chem.》、《Process Biochem.》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完成和承担国家级、部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要承担《微生物学》、《食品生物技术》等本科、研究生课程。
副教授:董开发
董开发,男,1966年10月出生,江西婺源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化学与营养学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营养学、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2009年在江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轻化工程教研室工作,在《中国食品学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乳源性生物活性肽》、《无花果乾提取液抑菌活性的研究》等学术论文,编着有《禽产品加工新技术》一书,目前主要承担《食品营养学》课程。
副教授:闵嗣璠
闵嗣璠,女,硕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专业特长食品科学及植物性产品贮藏加工。 主讲果蔬贮藏加工学、果蔬加工学、农产品贮运加工学、农产品原料学、功能性食品概论等多门课程,承担本科生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主持完成省级科研课题2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画项目子课题一项,参加国家及部级研究项目多项。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或着作2部。
副教授:熊建华
熊建华:女,1969年出生,民建会员,博士,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加工专业,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9月考入湖南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于刘仲华教授,2007年06月毕业,获茶学专业的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植物功能成分化学,正在主持省级项目一项、校级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完成省级项目五项,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一项。
副教授:颜贤仔
颜贤仔,男 1969年出生,江西永新人,民建会员,1995年7月毕业于南昌大学发酵工程专业,副教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轻化工程教研室工作。近年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主持完成省级课题一项,参与完成省厅级课题五项,主持完成校级课题三项,参与完成论着两部。发表的论文主要有:《微波对枯草芽孢桿菌诱变效应的研究》、《深层发酵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选育》、《关于食品专业工程课教学的一些看法》、《在化工原理讨论课中注意开发学生智力》、《精馏原理与流程的课堂教学设计》等。2002获年江西省农业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主要讲授《化工原理》和《食品工程设计》。
副教授:涂瑾
涂瑾,女,1973年生,农学硕士,中共党员,副教授,1996年起在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主持省级课题两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五项,在A类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六篇,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一部,主编两部教材。获省级农业科教人员突出贡献三等奖一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主要讲授粮油加工学、饮料工艺学、鸡尾酒技艺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粮油产品加工和饮料加工。
副教授:沈勇根
沈勇根,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的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近年来参与研究的国家与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十余项,一直以骨干力量从事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工作;2007年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6获得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参编大学本科规划教材四部,参与编写中职教育教师培训教材一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向企业转化科研成果二项。
副教授:杨武英
杨武英,女,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1996年毕业于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化学专业,同年分配至江西农业大学从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几年来主持省级和校级课题各一项,参加国家星火计画项目一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8项,发表《青钱柳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小鼠血糖的影响》、《聚醯胺树脂精製青钱柳黄酮的研究》等论文10余篇,获南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安全和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主要讲授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营养学等本科生课程。
副教授:吴海龙
吴海龙,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天津商学院製冷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分配到江西农业大学工作。主要从事食品工程方面研究。曾先后发表了《蚕蛹酿製酱油的研究》、《F—14根霉菌株酿酒工艺条件的研究》等多篇学术论文,并编写全国统编教材《食品包装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完成的主要课题有:食品专业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银杏叶提取物与南瓜粉微胶囊食品研究等。主要讲授课程有:食品包装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程设计等。
副教授:郑国栋
郑国栋,男,1969年生,福建长乐市人,民进会员,博士,硕士生导师,1992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学院,获学士学位,2001年3月毕业于日本国立静冈大学,获硕士学位,2005年3月毕业于日本国立岐阜大学,获博士学位,2005年4月到2006年3月在日本国立静冈大学做博士后,2006年4月到2007年8月在日本农水公司工作,担任食品研究与开发课课长,2007年8月到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在《IN VIVO》、《animal science journal》等国内外杂誌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被SCI论文引用一百多次,得到同行专家较高评价。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主要承担《食品毒理学》、《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等课程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食品、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
副教授:洪艳平(学校第二批“未来之星”)
洪艳平,男,副教授,1974年出生,江西永新人,中共党员,2011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分离、改性与结构鉴定以及精细化学品合成。2005年1月起在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化工程教研室工作,在《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Dye and Pigments》、《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中国食品学报》、《食品与机械》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及中文核心学术论文20余篇。获《一种山药综合利用的加工工艺》专利一项。主持完成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双D-π-A结构太阳电池敏化染料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江西省重点新产品项目《青钱柳黄酮胶囊》、江西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防治菸草花叶病毒的含氟氨基烷基膦酸酯结构最佳化与套用》等项目,参与国家基金和省部级项目多项。目前主要承担《精细有机合成与设计》、、《食品添加剂製备工艺》、《天然产物提取与分离技术》等本科生和硕士生课程。
副教授:尹忠平
尹忠平,男,1971年出生,湖南炎陵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至今在江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工作,现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先后主持了江西省科技支撑计画项目“青钱柳毛状根培养生产黄酮化合物研究”、“青钱柳降糖降脂複合速溶茶研究”等各级科研课题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钱柳三萜化合物改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及分子机制研究”等国家、省部各级课题10余项,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并获批专利2项,发表了“青钱柳细胞悬浮培养及三萜化合物积累”、 “高纯度青钱柳叶总三萜化合物精製研究”等论文27篇,曾荣获新余市2008年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主要承担了《功能食品研究专题》、《食品化学》、《畜产品加工学》、《食品质量管理》、《农产品原料学》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教学任务。
副教授:王纯荣
王纯荣,男,1975年出生,黑龙江省虎林市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2007年7月于江南大学套用化学专业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在江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轻化工程教研室工作,在《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申请3项国家专利:《一种用超声促进水相软模板法製备蝌蚪形金纳米粒子的方法》、《一种绿色化学法製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一种製备有孔金微米片的方法》,其中获批1项。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肽-表面活性剂动态自组装体系製备纳米粒子研究”,参与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主持教育厅课题“绿色仿生合成无机纳米粒子的模板作用研究”、主持校级课题“纳米氧化物对可降解澱粉基複合材料性能的调控作用研究”。目前主要承担《生物化工工艺学》、《生物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器》、《发酵食品工艺学》和《食品添加剂》等课程。
副教授:汤凯洁
汤凯洁,女,1974出生,江西余干人,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1998年在江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工作,2010年在江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化学专业教研室主任,在《Analytica Chimica Acta》,《化学学报》,《分析测试学报》等高质量学术期刊发表《Preparation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Using Bensulfuron-methyl Imprinted Polymer and Clean-up for the Sulfonylurea-herbicides in Soybean》,《吡嘧磺隆光谱分析及吸附性能研究》,《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4种磺醯脲类除草剂残留的测定》等学术论文,获得《苄嘧磺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製备方法及其套用》专利一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支撑等多项项目,目前主要承担《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添加剂》等课程。
高级实验师:蒋艳
蒋艳,女,1964年生,江西新余人,高级实验师。
高级实验师:吴少福
吴少福,男,江西广丰人,中共党员,硕士,高级实验师。
学科结构
现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轻化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为江西省重点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省品牌专业)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设计、食品贮藏加工技术、果蔬贮藏加工学、粮油加工学、发酵食品工艺学、畜产加工工艺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学、食品品质控制学、仪器分析等。
食品质量与安全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品质控制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仪器分析、食品法典、食源性疾病流行学、有机食品与功能食品导论、动植物检验检疫、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艺学等。
轻化工程
(粮油化工方向)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基础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工业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化工机械与设备、化工仪表与过程控制、食品添加剂化学与工艺学、精细合成原理与工艺学、粮油化工工艺学等。
轻化工程
(生物化工方向)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工业微生物学、化工原理、轻工机械与设备、化工仪表与过程控制、生化工程、天然产物分离技术、微生物工程等。
其中,本院每年就业率高,达90%以上。就业方向好,学员都能找到心里满意的工作!
在江西省首创学长制,对学生加以更贴心的帮助与关心,让学员更好的学习发展。学长制更荣获省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