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冷冻人指的是温州郑奎飞。
近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海外网刊登了《女作家冷冻遗体需2.8万美元 50年后或将复活》一文,随后被人民政协网等着名网路媒体大量转载。文中其中提到我当年从事的人体冷冻复活科学研究。内容如下:

中国狂人——一个叫郑奎飞的温州幻想狂
2006年3月15日,上海浦东一家酒店式公寓的10楼,28岁的温州人郑奎飞侃侃而谈他的“人体冷冻复活理论”。
郑奎飞提出将用20年时间、30亿美元来完成这一计画,他的时间表是2007年实现全球科学家联合启动;2010年,干细胞实验室培养出完整的心、肝、肾等人体器官,用来更换冷冻者的器官;2015年后要发明会思考的纳米微型机器人,用以修复人体冷冻时受到损伤的细胞,要发明“人类思维微型複製机”,把冷冻者的思维和记忆複製下来;2023年,发明注入人体后让细胞复活的“复活液”。
郑奎飞说:美国只做人体冷冻,而我的重点在研究复活。他多次跟记者提及“很有信心”让死者复活,“先让死者脑部复活,其他肝、脾器官都可以配”。
郑奎飞向记者出示了他研製的专利号为ZL03282520X的“人体玻璃化冷冻复活器”专利证书複印件,他承认这个设备“70%参考美国冷冻设备,还不具有复活功能”,而“有关冷冻复活的科研工作至今并未展开,没有开展动物试验,也没有实验数据”。
不过,郑奎飞说已与长三角的“富人圈”接触,有4人为他们的亲人谘询这一计画。
其中,文中提到的:2023年,发明注入人体后让细胞复活的“复活液”。其实,这种“复活液”几年前我就发明了,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文中提到的:郑奎飞说已与长三角的“富人圈”接触,有4人为他们的亲人谘询这一计画。没错,在作为中国首例冷冻遗体的重庆女作家之前,确实有许多富人向我谘询甚至準备冷冻他们的亲人,因为中国没有人体冷冻法,我一直不敢去冷冻他们,早在2003年,我就多次向全国人大提交人体冷冻法,并向美国政府提交人体复活法,但一直没有结果。
这次重庆女作家、着名科幻小说《三体》终审杜虹冷冻遗体一事,引得了社会的高度热议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我认为这是中国科学思想的进步,虽然她只是一个作家,但她颠覆了科学家的思维方式。目前的科学家一定要有作家的想像力,才能促进科学思想的进步,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科技发展。如果科学思想不正确,科技越发达,对人类带来的灾难越严重。
作为中国第一位被人体冷冻的杜虹,由美国医生来到中国进行冷冻处理,并把冰冻状态下的遗体送到全球最大的冷冻人体研究机构之一的Alcor总部,遗体头部将被分离保存在-196℃的液氮环境特殊容器中。现在我周围的朋友都在问我,你是在中国最早提出人体冷冻复活科学计画的人,怎幺中国第一例被冷冻的人,你怎幺不去冷冻,反而,被美国人冷冻去了。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没有这样的法律法规让你做这样的事,而美国有这样的健全法律来保护你做这样的事,同时,也不会被人认为是打着科学旗号行骗。可以肯定地说,她在中国没有被我冷冻,确实是因为中国有很多条件不成熟,包括冷冻设备、药物、专家以及法律问题等。
据媒体报导,为了做这个手术,杜虹的女儿卖掉了房子,又借了十多万,就是想圆妈妈一个愿望,也圆自己一个愿望——在未知的将来,或许一家人还能重聚。妈妈作为科幻小说《三体》出版的终审,算是个科幻迷。弥留之际,妈妈说:我不去尝试,谁去尝试?有人说她们被骗了,也有人说她们怕死,但张思遥觉得,没什幺比“在一起”更重要。如果妈妈没能“醒来”,她和先生也可能加入冷冻遗体的队伍中。
有人说,钦佩这位女作家对于科学研究事业的支持态度。电台报导说她家里人是“凑齐了75万元”,才帮助她实现自己的愿望,靠这些钱才赢得那个美国的研究机构的首肯,拿这位女作家做一次“冷冻试验”。于是不仅仅钦佩女作家,进而钦佩她的家人们——他们并非富豪,却肯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她实现愿望。但是,这项试验究竟如何呢?我不想假设这项试验也许会失败,那样说太残酷了,扫人的兴。此我所不为也。我衷心祝愿这项试验成功,我也假设试验成功。
从2006年开始,《北京科技报》封面文章,并刊登两个整版,《环球人物》封面文章,并刊登两个整版,《新民周刊》封面文章,并刊登四个整版,釆访报导我的人体冷冻复活科学计画,之后,这几年时间里关于这方面的讯息的不多,很多人都认为我放弃了这项事业,其实,我在媒体批判我的人体冷冻复活理论的时候,更坚定信心默默无闻地在研究复活药,目前,我已经找到了药引,这个药引就是世界五大宗教的圣物——沉香。传说基督教里的耶稣死亡后用沉香复活的。沉香本身就是一个药材,它是凤凰涅槃、死而复生的代名词。
按Alcor科学家的估计,50年后也许就能让杜虹“解冻头部、再造身体,也就是——复活”。于是有人就指出,可是有人想过没有——50年之后,这位女作家一觉醒来,思想恢复了,却没有身体!就像一些科幻小说里边描述的那样:她只能生活在试验室里,在一大堆各式各样的试管、导管之间,工作人员时时刻刻根据仪表提示为她开关各种截门、龙头,维持她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营养系统、记录系统……。她的亲人、朋友、同事、甚至于她原本不喜欢的人,都没有了,只有她自己孤零零的“存在着”。身边的人上班来、下班去,川流不息。当她向人讲述完自己六十多年的人生之后,她还讲什幺?到了终于无话可说的时候,她会想什幺?别人还会问她什幺?最要紧的是——75万元花光之后,谁替她筹措后续的费用?如果费用接济不上,美国那家试验机构会怎幺做?美国人可是很现实的,他们可是“无利不起早”的民族。总之,我十分钦佩这位女作家,却不得不奉劝那些尚未拿定主意的人,不要这样做。
其实,我一直在从事复活研究,现在已经找到复活药的秘方,这个秘方就是天物、圣物——沉香。另外,复活不用等到50年后,在2025年前就有可能实现,而且,像杜虹这样脑部复活的人,躯体和器官都可以配置的,复活后像正常人一样,可以工作、生活,甚至比以前更年轻。
我即将出版的《沉香悟道》一书找到了让人体冷冻复活的方向和方法。 在《沉香悟道》出版前,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网易对本书的第一章内容“沉香,以奇楠为贵,主天地之开合,引阴阳之变化,通万物之枢纽,开人类之门道。沉,沉其深,香,香致远,故沉香,滋养生灵,孕育气象。沉者,生化物类之尊也,香者,净化人类之祖也”进行了报导,百度一下以上内容可以找到以上媒体的报导,这些报导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沉香作为复活药药引的传播,我倍感欣慰。
最近,我参与了对杭州融亿网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天使轮投资,该公司致力于研发基于共享经济的网际网路社交服务产品。我非常认同该公司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共享经济的经营思想,欣然受邀担任该公司首席未来学家、首席经济学家,着重研究未来产品、未来经济和未来社会,目前正在策划开发人体冷冻复活领域的全球网际网路社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