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生物工程药物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经广东省科技厅批准,依託暨南大学,由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暨南大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组成。
本重点实验室是以生物工程药物研究为主的实验室,拟解决基因工程关键技术及其生产技术,进行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发,作为生物药物研发的孵化器和面向国内外学者的开放实验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广东省生物工程药物重点实验室
- 成立于:2002年
- 依託:暨南大学
- 属性:科研机构
概 况
本实验室下设三个分室,分别着重生物工程药物的上游技术、中试技术及药物剂型的研究。实验室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在完全自主、独立、自负盈亏的新的现代企业制度下运行、发展,以市场为根本,本重点实验室拟实施的产业化项目分长、中、短线项目,以短养长,以长护短,相得益彰,稳步良性发展。
研究方向
- 基因工程上游关键技术平台的建立:主要进行基因工程多种高效表达体系的研究,基因构建关键技术的研究等。
- 基因工程中试技术平台的建立:主要进行基因工程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工艺、重组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技术等方面研究。
- 药物新剂型的研製与开发:主要进行生物技术药物新剂型的研製与开发。
研究内容
- 基因工程上游关键技术平台的建立:基因工程多种高效表达体系的研究;功能基因的分离与克隆;基因构建关键技术的研究;基因工程药物的改造等。
- 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转基因干细胞研究以及人工组织基质支架的研究开发。
- 基因工程中试技术平台的建立:I类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包括重组蛋白的分离纯化工艺;蛋白质变、复性技术平台的建立;诊断试剂盒的研製;抗病毒天然药RD-01的研究开发等。
- 药物新剂型的研製与开发:生物技术药物及其新剂型的研製与开发;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的建立等。
近期目标
- 基因工程新药开发:到2003年前,完成1-2个一类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工作及申报工作,获得新药临床研究批文;到2005年,力争完成1个一类新药的临床研究,争取获得新药证书和试生产批文;申请1-2个基因工程一类新药项目立项并完成实验室阶段的研究工作;再研发并孵化3-4个短、平、快项目和产品进入市场。
- 学术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经过3年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规划,计画至2005年本实验室晋升教授达到3-5人,副教授达到10-12人,新建1-2个硕士点。
- 专利与论文:争取在3 年内申报10-12项发明专利,其中公开3-5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SCI、EI等收录6-10篇;承担一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计画项目、十五攻关项目、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自然基金项目等。
中长期目标
- 建设成面向海内外开放型重点实验室
① 作为生物药物研发的孵化器,为广东省有关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提供基因药物的研究开发条件,包括基因工程上游技术、中试发酵、分离纯化、新药临床前研究等方面的条件和技术服务。
② 作为生物药物研发的孵化器,接受国内生物技术製品的科研委託和合作开发。
③ 为广东省硕士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的博士后人员有关生物技术方面的科研、实验提供实验条件;为海外留学生短期回国工作提供宽鬆的科研与实验条件,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2. 争取在3-5年内将本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为广东省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实验室主任
向军俭,男,195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1970-1974年在北京大学生物系学习,自毕业起1974-1985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学习、工作;1978-1980年在职就读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学研究生班;1985年调入暨南大学工作至今。1998年1月-7月在美国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生物系访问,从事IgM J链的基因克隆工作。二十多年来,主要从事免疫学、动物细胞工程、免疫化学、抗体工程(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和细胞因子在肿瘤细胞、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的调控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3年5月年晋升副教授,1998年10月晋升教授职。现任暨南大学科技处处长,生命科技学院分子免疫与工程抗体实验室负责人,兼任广东省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免疫学会秘书长、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微生物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教育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免疫学会干扰素及细胞因子专业委员会理事等职。
开放课题
- 抗病毒药物的筛选和新药开发;
- 肿瘤侵袭和转移机制研究;
- 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