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微生物生态学(2008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020-02-28 09:46:01) 百科综合
微生物生态学(2008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微生物生态学(2008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微生物生态学2008年宋福强编着的生物科学参考书,是研究微生物对生态系统所起作用的基础学科,全书涵盖了微生物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知识,共分为八章,其核心内容包括微生物生态学基本原理,微生物在自然环境、极端环境的分布和作用,微生物在地球化学循环、环保中的作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的各种研究方法。本书内容丰富而精练,可作为农林、畜牧、环境等领域硕士研究生方向必修课和博士研究生选修课的参考书目,还可以作为从事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微生物生态学
  • 外文名称:Microbial Ecology
  • 创作年代:2008年9月
  • 作者:宋福强

出版信息

微生物生态学
所属类别
科技 >> 生物 >> 生物科学
作者:宋福强 编着
出版日期:2008年9月 书号:978-7-122-03309-3
开本:16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208页

内容简介

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对生态系统所起作用的基础学科。全书涵盖了微生物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知识,共分为八章,其核心内容包括微生物生态学基本原理,微生物在自然环境、极端环境的分布和作用,微生物在地球化学循环、环保中的作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的各种研究方法。本书内容丰富而精练,可作为农林、畜牧、环境等领域硕士研究生方向必修课和博士研究生选修课的参考书目,还可以作为从事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微生物生态学的定义及研究範围1
一、生态学的定义1
二、微生物生态学的定义2
三、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範围2
第二节微生物生态学的发展简史3
一、萌芽时期3
二、诞生时期4
三、成长时期4
第三节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向和意义5
一、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向5
二、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意义6
第二章微生物生态学基本原理7
第一节环境与生态系统7
一、环境的概念7
二、什幺是生态系统7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8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10
第二节生态位与生态对策11
一、生态位的定义11
二、生态对策及其决定因素12
三、微生物生态对策的类型12
第三节种群与种间关係14
一、种群14
二、种间关係15
第四节群落生态17
一、生物群落17
二、群落的结构18
三、群落演替18
四、群落的发展与稳定19
五、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20
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22
第一节土壤中的微生物22
一、土壤是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22
二、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23
三、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分布27
第二节森林中的微生物27
一、微生物与森林植物的共生27
二、微生物与森林凋落物的分解31
三、森林中的寄生微生物33
第三节水体中的微生物34
一、水体微生物的来源34
二、淡水环境中的微生物34
三、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36
四、海洋微生物群落分布38
第四节空气中的微生物39
一、空气中的微生物来源39
二、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39
第四章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41
第一节高温环境中的微生物41
一、嗜热微生物的分类41
二、嗜热微生物的耐热机制42
三、嗜热微生物的套用45
第二节低温环境下的微生物48
一、嗜冷微生物的分布48
二、嗜冷微生物的嗜冷机理49
三、嗜冷微生物的套用52
第三节高盐环境下的微生物53
一、嗜盐微生物的类型53
二、嗜盐微生物的分布54
三、嗜盐微生物抗盐机理54
四、嗜盐微生物的套用56
第四节硷性环境下的微生物58
一、嗜硷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59
二、嗜硷微生物的耐硷机制60
三、嗜硷微生物的套用61
第五节酸性环境下的微生物63
一、嗜酸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63
二、嗜酸微生物的抗酸机理64
三、嗜酸微生物的套用65
第六节高压环境下的微生物66
一、深海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66
二、嗜压微生物的耐压机制67
三、嗜压微生物的套用69
第七节抗辐射微生物69
一、辐射微生物70
二、抗辐射微生物抵抗辐射的机理71
三、抗辐射微生物的套用72
第五章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73
第一节碳循环74
一、无机碳的有机化——二氧化碳的固定75
二、有机碳的矿化——二氧化碳的再生75
第二节氮循环82
一、氨化作用82
二、固氮作用86
三、硝化作用89
四、反硝化作用91
第三节硫素循环92
一 、有机态硫的分解92
二、无机硫的同化93
三、硫化作用 93
四、反硫化作用95
第四节磷循环95
一、有机磷的矿化过程96
二、难溶性无机磷的可溶化作用97
第六章微生物在环保中的作用98
第一节微生物修复技术98
一、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分类99
二、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影响因素103
第二节微生物与化学污染物间的相互关係104
一、污染物的种类以及对环境的危害105
二、环境污染物对微生物的作用109
三、微生物对化学污染物的转化和降解111
第三节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119
一、废水微生物处理的净化原理119
二、废水微生物处理的研究方法120
三、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具体套用 125
第七章微生物分子生态学130
第一节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理论基础130
一、微生物与外界因子之间的环境和遗传分子生态效应131
二、微生物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31
三、分子生态病毒学131
四、微生物在环境生物修复中的分子生态学132
第二节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调整132
一、环境条件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132
二、极端环境微生物适应性的机制149
三、微生物回响环境新奇信号的分子生态学154
四、微生物质粒分子生态效应161
五、微生物适应环境的遗传分子生态效应 170
第三节微生物在环境生物修复中的分子生态学174
一、微生物对污染环境修复作用简介 174
二、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修复多态性176
三、生物修复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原理 178
第八章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84
第一节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传统方法184
一、直接测定 184
二、培养方法 185
三、代谢活力的测定 185
四、数学方法186
第二节微生物生态学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186
一、核酸探针杂交技术 186
二、PCR特异性扩增技术 190
三、rRNA基因同源性分析方法 194
四、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与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195
参考文献198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