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2版)》是2003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钱利生。本书设基础细菌学和临床细菌学、基础病毒学和临床病毒学4篇共39章。
基本介绍
- 书名:医学微生物学(第2版)
- 作者:钱利生
- 页数:294页
- 定价:32.00元
- 出版时间:2003年8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开
- 字数:427千字
作者简介
钱利生,教授。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毕业留校后,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和研究。曾任上海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副主任、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1994~1995年在日本大皈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和微生物病研究所研修,任客座研究员,师从日本病毒学会主席Yamanishi教授,从事分子病毒学研究。执教30年以来,主编《医学微生物学》、《厌氧菌及其诊断技术》《分子细菌学》,参编《医学微生物学》七年制教材、《现代感染病学》等着作。是五年制和七年制《医学微生物学》全国统编教材编委、《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编委。致力于B型肝炎病毒干扰素和单克隆抗体的研製,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包括人疱疹病毒一6型、葡萄球菌肠毒素和幽门螺桿菌等病原微生物的耐药基因、毒力因子等的分子致病和防治的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国家教委教学成果奖。荣获 1999~ 2001年复旦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
图书内容
根据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基础微生物学强调医学微生物的基本理论,重点阐述细菌和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生长与繁殖、遗传与变异、致病机制与防御功能等基础知识;临床微生物学重点介绍各种细菌和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以及微生物学诊断与防治。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本书增添内容,引入了微生物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病原微生物与新型疫苗、新型抗菌药物等的研製和开发。新现和再现微生物肆疟全球,譬如幽门螺桿菌、肠出血性大肠桿菌(O157: H7)、疱疹病毒一8型和爱滋病毒等都作为本书的重要内容。反生物恐怖是911事件后的突出问题,故适当增加编写炭疽桿菌等与生物武器相关的内容,以增强防御生物武器的应变能力。非典型性肺炎是21世纪首场全球性传染病,新型传染病的出现是对全世界的一个严峻考验。本书新增冠状病毒与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人们的防範意识。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微生物
第二节 微生物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
第一篇 基础细菌学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 细菌的结构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