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是由李一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教材,可作为兽医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病原微生物相关专业研究生和教师的参考用书。
该教材共有3篇19章,主要讲解了细菌、病毒、真菌的基本特徵与其他微生物的主要特性进行比较,并阐述兽医微生物学不同病原性细菌、病毒以及重要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特徵等内容。
基本介绍
- 书名:兽医微生物学
- 作者:李一经
- ISBN:978-7-04-029569-6
- 类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页数:356页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1月7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面字数:560千字
成书过程
按照国家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编者编写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兽医微生物学》。
编写该教材的各位编者都是由从事该专业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教师组成。教材立项后,各位编者对教材从编排形式到编写内容几经讨论,反覆修改,力图体现本科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新颖性和实用性。
山东农业大学的崔治中教授对该教材进行了认真审阅。该教材于2011年1月7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全书共有3篇19章,第一篇以细菌、病毒、真菌的基本特徵为主线,并与其他微生物的主要特性进行比较,内容包括形态与结构、生理生化、培养与繁殖、遗传与变异、分类与命名、感染与疾病以及微生物学检查程式与方法等;第二篇和第三篇重点阐述兽医微生物学不同病原性细菌、病毒以及重要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特徵、培养特性、理化特性、病原性与致病机制、抗原性与免疫性以及微生物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方法和免疫防治等。全书每章后附有英文摘要,可供双语教学并为拓展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提供参考。
教材目录
绪言第一篇 兽医微生物学基础 第一章 细菌的基本特徵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节 细菌生理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四节 细菌生态学 第五节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第六节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第七节 细菌感染与致病机制 第八节 细菌学检测程式和方法 第二章 病毒的基本特徵 第一节 病毒概述 第二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理化性状 第三节 病毒的培养和增殖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第六节 病毒的感染 第七节 病毒的分类 第八节 病毒性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 第三章 真菌的基本特徵 第一节 真菌概述 第二节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三节 真菌的繁殖与培养鉴定 第四节 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第五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和真菌毒素 第四章 其他微生物 第一节 支原体 第二节 立克次氏体 第三节 衣原体 第四节 螺旋体 第五节 放线菌 第二篇 细菌学各论 第五章 病原性球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第二节 链球菌属 第三节 其他球菌 第六章 肠桿菌科 第一节 肠桿菌科细菌共同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 埃希氏菌属 第三节 沙门氏菌属 第四节 耶尔森氏菌属 第五节 志贺氏菌属 第六节 肠桿菌科其他菌属 第七章 巴氏桿菌科及相关菌属 第一节 巴氏桿菌属 第二节 里氏桿菌属 第三节 嗜血桿菌属 第四节 放线桿菌属 第八章 其他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桿菌 第一节 布氏桿菌属 | 第二节 假单胞菌属 第三节 军团桿菌属 第四节 波氏桿菌属 第五节 弗朗西氏菌属 第六节 弧菌属 第九章 革兰氏阴性微需氧和厌氧桿菌 第一节 弯曲菌属 第二节 拟桿菌属 第三节 梭桿菌属 第四节 螺桿菌属 第十章 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桿菌 第一节 李斯特氏菌属 第二节 丹毒丝菌属 第三节 棒状桿菌属 第四节 分枝桿菌属 第十一章 革兰氏阳性产芽孢桿菌 第一节 芽孢桿菌属 第二节 梭菌属 第三篇 病毒学各论 第十二章 双股DNA病毒 第一节 痘病毒科 第二节 疱疹病毒科 第三节 腺病毒科 第四节 多瘤病毒科 第五节 乳头瘤病毒科 第六节 非洲猪瘟病毒科 第十三章 单股DNA病毒 第一节 细小病毒科 第二节 圆环病毒科 第十四章 双股RNA病毒 第一节 呼肠孤病毒科 第二节 双RNA病毒科 第十五章 单股负链不分节段RNA病毒 第一节 副黏病毒科 第二节 弹状病毒科 第十六章 单股负链分节段RNA病毒 第一节 正黏病毒科 第二节 布尼亚病毒科 第三节 沙粒病毒科 第十七章 单股正链不分节段RNA病毒 第一节 冠状病毒科 第二节 黄病毒科 第三节 披膜病毒科 第四节 小RNA病毒科 第五节 杯状病毒科 第六节 星状病毒科 第十八章 具有反转录作用的病毒 第一节 反转录病毒科 第二节 嗜肝DNA病毒科 第十九章 朊病毒 参考文献 |
教学资源
- 课程资源
《兽医微生物学》配套建设有“兽医微生物学”数字课程,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兽医微生物学基础:专题式阅读,包括芽孢萌发形成繁殖体、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细菌厌氧机制、细菌的能量代谢、病毒複製主要过程的概况、NCBI所公告的真菌分类表等41个专题。
细菌学、病毒学各论:延伸式阅读,包括肺炎链球菌、肠桿菌科属及其模式种、其他致病性放线桿菌、布氏桿菌的免疫防治、拟桿菌、棒状桿菌属、蜡样芽孢桿菌、其他正痘病毒、其他细小病毒、其他呼肠孤病毒属、其他副黏病毒、其他流感病毒、其他冠状病毒等47个延伸阅读内容。
数字课程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内容提供者 |
---|---|---|---|
“兽医微生物学”数字课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 2010年11月 | 李一经等 |
教材特色
在编排形式上,《兽医微生物学》分为纸质教材和电子资源两部分,前者是兽医本科专业最基本、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后者是增加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部分,供不同层次学生和不同学校专业选择。同时,纸质教材与电子资源相配合,突出了教学的主线,减少了纸质教材的篇幅,降低了纸质教材的价格。
在编写内容上,《兽医微生物学》根据兽医学科的基本要求和教学规律,把兽医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安排在第一篇,以细菌、病毒、真菌为基本知识,并与其他微生物主要特性进行比较,这部分对不同学制或不同学时学习本门课程的本科学生部有相同的要求,是重点学习的内容。在学生掌握了微生物共性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之后,分别介绍各类微生物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前后联繫、重点学习或自学。鑒于兽医微生物学发展日新月异及兽医免疫学内容从传统微生物学中剥离的特点,教材对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毒力基因,特别是病毒学中重要病毒的基因结构及其编码,免变检测和免疫保护相关的抗原进行了介绍。在各论部分,编者特别注重对人畜共患病病原的介绍。病原微生物学诊断是各论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微生物学教学中的难点部分,为使学生掌握不同微生物之间的联繫和区别,编者在编写中特别注重介绍针对不同微生物的诊断程式、诊断要点和相似病原微生物的鉴别要点,同时对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概略介绍,以扩大学生知识面。
该教材在每章后附有英文摘要,对该章主要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这部分内容旨在促进双语教学,强化学生对微坐物学相关英文专业辞彙的掌握。
作者简介
李一经,男,1960年11月生,现任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技术分会常务理事、黑龙江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理事、东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97年7月在东北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9月在加拿大动植物检验局动物疾病研究所访问学者一年。主要科研方向为猪病毒性疾病免疫预防与快速诊断的研究。
李一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