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斯基1896年出生于Byelorussia,Minsk东北方的Orsha小镇,在1917年从主修文学的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开始进行文学研究。1917~1923年,维果斯基在一所学校中教授文学和心理学,在这个学校里,他也负责成人教育中心的剧场部门,做了很多场演讲,谈论文学和科学的问题。在这段期间内,维果斯基开始发行Verask这份文学刊物;不久,他出版他的第一个文学研究,也就是后来重新发行的艺术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Art)。他也在教师训练机构(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e)中设里了一个心理实验室,他在这个机构教授一门关于心理学的课,课程内容后来出版于Pedagogical Psychology中。
1924年,他搬到莫斯科,先是在心理机构工作后在他自己设立的残障机构中工作。同时,他主持属于Narcompros(人民教育委员会)的生理残障及心智障碍儿童教育系,也在Krupskaya共产教育学院,莫斯科第二大学(其后的 the Moscow State Pedagogical Institute),以及位于列宁格勒的Hertzen教学机构中授课。在1925年到1934年之间,维果斯基聚集了一大群擅长于心理学、残障及心理异常等领域的年轻科学家一起工作。对于医学的兴趣促使维果斯基也接受医学的训练,首先在莫斯科的医学机构,后来在 Kharkov,他曾于该地的乌克兰神经心理学院教一门心理学的课。死前不久,维果斯基受邀主持 All-Union实验医学机构的心理系。1934年死于肺痨。
双线的发展(two lines of development):在儿童发展上有两个不同的平面等级发生,那就是自然的线及文化的线:自然的线(the natural line) 指的是生物的成长、物体的成熟,及心智的结构;文化的线(the cultural line)指的则是学习使用文化工具,以及参与文化活动的知觉意识。
较低相对于较高的心智功能(Lower versus higher mental functions):就像发展的生物与文化的两条线一样,人们的心智功能也可分成较低和较高的心智功能。较低的功能是与其它哺乳类共有的,较高层次的心智活动是人类所独具,包括语言及其它文化工具的使用,来修正引导认知的活动。较高层次的心智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自动重组低层次的心智活动。
文化发展的一般性起源法则(general genetic law of cultural development):任何孩子的文化发展功能,都会出现在两种层面上,第一个是出现在文化或人际间的层面;另一个是在个人或心理的层面。所有具这种社会根源的高层次心智功能都会逐渐内化。
语言是中心(language as central):语言是最初始的文化工具,人们用来修正行为;这是再重建思想,以及形成高层次、自我规範的思考过程中非常有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