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红细胞计数(RBC)

(2020-07-15 17:38:05) 百科综合

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对于提示累及红细胞系统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处于动态平衡,因而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及质量保持相对稳定。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红细胞生成与破坏的失常,都会引起红细胞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改变,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基本介绍

  • 名称:红细胞计数(RBC)
  • 所属分类:血

正常值

男性 (4.0-5.5)×10^12/L;  女性 (3.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增多:(1) 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多为脱水血浓缩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相对地增多所致。  (2) 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藉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  (3) 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1) 急性或慢性失血。  (2) 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  (3) 缺乏造血因素、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  (4) 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心衰、紫绀、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肺动脉高压、发育障碍等症状的人群。

注意事项

检查前:  (1) 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 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 抽血时应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採血的困难。   检查后:  (1) 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 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 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 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检查过程

检查过程:抽血,抽血检查一般采静脉血,由医生或护士抽血。抽血量的多少是根据化验内容的不同及项目的多少来决定的,抽血量一般在2-20毫升,最多不会超过50毫升,然后由医生进行计算检查。

相关疾病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嗜酸性筋膜炎,先天性红细胞膜病,急性失血所致贫血,肝损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黏滞度综合徵,小儿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地中海贫血

相关症状

烧伤后口渴,口腔幻触,劳动耐力下降,贫血貌,呕吐,咳痰,咳嗽,腹泻,心悸,耳鸣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