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指出生数日内新生儿红细胞过多,血液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血细胞比容(HCT)异常增加。
基本介绍
-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 常见病因:可能为经胎盘输注过多、胎盘功能不全、内分泌紊乱、宫内缺氧、血浆红细胞生成素增加等引起。
- 常见症状:无症状或仅面色深红或全身皮肤发红。
- 传染性:无
病因
原因可能为经胎盘输注过多、胎盘功能不全、内分泌紊乱、宫内缺氧、血浆红细胞生成素增加、胎-胎输血、母-胎输血、延迟结扎脐带使胎儿血容量增加等。
临床表现
表现无特异性,大部分新生儿无症状或仅面色深红或全身皮肤发红、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高。因血黏稠度增高,可出现心功能不全、惊厥、高胆红素血症、尿少及代谢紊乱。部分新生儿可因血液淤滞累及各个器官,出现各系统症状,可出现代谢紊乱。
1.皮肤四肢
颜色发红,活动后更为明显,呈多血质貌,指(趾)端可有坏疽。
2.呼吸系统
气促、发绀、呼吸暂停、呼吸窘迫。
3.循环系统
可引起心肌损害,出现心率加快、心脏扩大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持续肺动脉高压、出血、血栓形成等。
4.消化系统
胃纳差、腹泻、呕吐、腹胀、肝大、黄疸、消化道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5.神经系统
淡漠、激惹、震颤、烦躁、肌张力低下、嗜睡、抽搐。
6.泌尿系统
少尿、蛋白尿、血尿、肾功能衰竭、肾静脉血栓。
7.血液系统
瀰漫性血管内凝血、有核红细胞增多症、肺出血、血小板减少症。
8.代谢方面
低血糖症、低钙血症、酸中毒。
1.皮肤四肢
颜色发红,活动后更为明显,呈多血质貌,指(趾)端可有坏疽。
2.呼吸系统
气促、发绀、呼吸暂停、呼吸窘迫。
3.循环系统
可引起心肌损害,出现心率加快、心脏扩大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持续肺动脉高压、出血、血栓形成等。
4.消化系统
胃纳差、腹泻、呕吐、腹胀、肝大、黄疸、消化道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5.神经系统
淡漠、激惹、震颤、烦躁、肌张力低下、嗜睡、抽搐。
6.泌尿系统
少尿、蛋白尿、血尿、肾功能衰竭、肾静脉血栓。
7.血液系统
瀰漫性血管内凝血、有核红细胞增多症、肺出血、血小板减少症。
8.代谢方面
低血糖症、低钙血症、酸中毒。
检查
1.血常规
出生12小时后静脉血的血细胞比容≥0.65(65%)。
2.其他
进行相关係统的检查,如胸部X线片、心电图、颅脑影像检查、肾功能、凝血功能等。
出生12小时后静脉血的血细胞比容≥0.65(65%)。
2.其他
进行相关係统的检查,如胸部X线片、心电图、颅脑影像检查、肾功能、凝血功能等。
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不难诊断。新生儿生后第一周静脉血Hb≥220g/L;血细胞比容≥0.65;或毛细血管血细胞比容两次≥0.70。
治疗
症状明显的新生儿可採用部分换血疗法及对症治疗。
1.对症治疗
低血糖症与红细胞计数增多症关係密切,应测血糖,高胆红素血症者应进行光疗,其他包括保暖、吸氧等处理。
2.纠正脱水
如果新生儿存在脱水引起血液浓缩,但无红细胞计数增多的症状和体徵,可在6~8小时内纠正脱水,根据日龄及血清电解质情况决定补液的性质,每6小时重新测定一次血细胞比容。
3.部分换血疗法
根据个体不同情况选择。适用于无症状的新生儿,静脉血的血细胞比容为0.65~0.70,仅需密切观察;静脉血的血细胞比容在0.70~0.75,是否换血仍有争议;>0.75时,即使无症状,也应部分换血。换血部位可选用脐血管或周围血管。优先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或5%白蛋白,不推荐使用血浆或新鲜冷冻血浆。注意避免血容量降低,确保环境温暖,胃内抽吸排空,换血后禁食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徵,监控血糖,準备好复甦设备,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1.对症治疗
低血糖症与红细胞计数增多症关係密切,应测血糖,高胆红素血症者应进行光疗,其他包括保暖、吸氧等处理。
2.纠正脱水
如果新生儿存在脱水引起血液浓缩,但无红细胞计数增多的症状和体徵,可在6~8小时内纠正脱水,根据日龄及血清电解质情况决定补液的性质,每6小时重新测定一次血细胞比容。
3.部分换血疗法
根据个体不同情况选择。适用于无症状的新生儿,静脉血的血细胞比容为0.65~0.70,仅需密切观察;静脉血的血细胞比容在0.70~0.75,是否换血仍有争议;>0.75时,即使无症状,也应部分换血。换血部位可选用脐血管或周围血管。优先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或5%白蛋白,不推荐使用血浆或新鲜冷冻血浆。注意避免血容量降低,确保环境温暖,胃内抽吸排空,换血后禁食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徵,监控血糖,準备好复甦设备,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