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崔挺

(2020-02-17 11:16:02) 百科综合

崔挺

崔挺(445-503年),字双根,博陵安平(今属河北安平县)人,北魏官员,濮阳太守之子。

幼年居丧,尽全礼节。务精学业,读书广泛,乡间里人钦佩为人。州举为秀才,拜中书博士,历任中书侍郎、登闻令、典属国下大夫、昭武将军、光州刺史、光州大中正等。

景明四年(503年),去世,享年五十九,追赠辅国将军、幽州刺史,谥号为景。

基本介绍

  • 本名:崔挺
  • 字号:字双根
  • 所处时代:北魏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博陵安平
  • 出生时间:445年
  • 去世时间:503年
  • 主要成就:光州刺史 辅国将军 幽州刺史

人物生平

受人钦佩

崔挺(445年—503年),字双根,博陵安平(今属河北安平县)人。六世祖崔赞,曹魏尚书僕射。五世祖崔洪,晋代吏部尚书。父亲崔郁,濮阳太守。
崔挺幼年居丧尽全礼节。少年务精学业,读书广泛,推赞别人爱惜人士,州县乡间的人都与他亲近。崔挺每年四时都写信给乡人父老,致以问候,措辞亲切,辞意周全,得到他书信的人都觉得很荣耀。一家之中祖孙三代同居,家中礼让有度。后来频遭饑荒,家中才开始渐渐分出,崔挺与弟弟崔振互相推让田产房产等旧资,崔挺只守着祖坟的祭田而已。家中徒有四壁,兄弟却感情融洽,都手不释卷。当时米谷昂贵,乡里百姓如有人给他们送些东西来,崔挺也是推辞再三方才接受,接受之后,仍是分发给贫困人家,自己没留下什幺,于是乡间里人更钦佩他们的品质。

朝廷器重

后被州县推举为秀才,崔挺射策中了好名次,朝廷拜他为中书博士,转任中书侍郎。因为他工于书法,受朝廷之命在长安书写文明太后父亲燕宣王冯朗碑,朝廷赐他爵号为泰昌县子。转任登闻令,迁任典属国下大夫。因他参加讨论国家律令修改,朝廷赐给他布帛八百匹、谷八百担、牛马各二头。尚书李沖很器重他。孝文帝元宏以崔挺的女儿为嫔妃。太和十八年(494年),大将军、宋王刘昶南镇彭城,朝廷下诏让他为假立义将军,任刘昶幕府长史,因为生病他辞官不赴,于是朝廷又让王肃为其长史。朝廷对崔挺的器重也由此可见。

政绩突出

后来,崔挺又被朝廷提拔为昭武将军、光州刺史,他到州之后,威恩并举,州郡之内,民风大为好转。太和十九年(495年),皇驾幸临兖州,召请崔挺赴赶行宫。等到见了孝文帝,礼遇优厚。孝文帝又问崔挺治边策略,又问到文章之事。孝文帝很高兴,对崔挺说:“自与卿分别以来,转眼过了两年,我所写的东西,已结成一集,今天送给你一个副本,你可以不时看看。”又对侍奉之臣说:“拥有兵权的人如果都是这样,我还有什幺可忧虑的呢。”崔挺又还归任光州刺史。
当时朝廷送往边地的罪犯有不少逃跑的,于是朝廷立下重条,如有一名罪犯逃走了,罪犯全家充作劳役。崔挺看到这种情况,上书朝廷,认为《周书》中说父子一人犯罪,对方都不受牵连。天下善人少,恶人多,是由一人犯罪,殃及一门所致。司马牛受到桓魋之罚,柳下惠受到盗跖之诛,岂不是很悲哀吗!崔挺上表的辞意文雅肯切,高祖接受了他的意见。在此以前,州中缺少铁原料,所需铁工具都须到别的州去买,崔挺上表请朝廷恢复掌铁官员,以便公家私人都有个凭赖。各州中正官员,主要负责论评人士,孝文帝準备辨明国家中各氏族的情况,但仍需查访定夺,于是遥授崔挺任本州大中正。

廉洁耿直

宣武帝元恪即位后,崔挺屡屡上表请求回到京城。景明初年,他的要求得到同意,州中男女,不分老幼全都流着眼泪追随他的车马,纷纷献上绫罗绸缎之类的东西,崔挺全都不肯接受。
散骑常侍赵脩受到宣武帝的宠幸,崔挺虽然与他同乡,从未登门造访。北海王元详任司徒、录尚书事,任崔挺为司马,崔挺坚决辞任,但仍推脱不掉。人们都感叹他这一点没做好,但崔挺却泰然处之。后来元详主持考选官员的工作,众人竞相称说考第之事,以求元详提拔官职,崔挺始终不说一个字。元详说:“崔光州你的考级并没有上升,你也应该递上一份东西,我理应为你申请。连蘧伯玉都以独做君子为耻,你为何默不作声?”崔挺回答说:“官阶品级是皇皇圣朝的大事情,考查官吏政绩也是国家恆久法典。下官我虽然惭比古代圣贤不夸自己的美德,但对于不顾脸面,自夸求升的人,我认为是件不光荣的事情。”元详大为嘉许讚叹。自从崔挺当了他府中司马,元详从未直呼其名,常常称他的州号,以表示优待之礼。
景明四年(503年),崔挺去世,享年五十九岁。同年冬,朝廷赠他为辅国将军、幽州刺史,谥号为景。光州官吏中是他老部下的,听到噩耗,无人不悲悼怀念他,大家一起铸起一尊八尺高的铜像,立在城东广因寺中,立起八关斋,追奉冥福,崔挺遗爱如此厚重。
《魏书·卷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北史·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有传。

历史评价

魏收《魏书》:①“崔挺兄弟,风操高亮,怀文抱质,历事着称,见重于朝野,继世承家,门族并着,盖所谓彼有人焉。”;②“挺幼居丧尽礼。少敦学业,多所览究,推人爱士,州闾亲附焉。”;③“初,崔光之在贫贱也,挺赡遗衣食,常亲敬焉。又识邢峦、宋弁于童稚之中,并谓终当远致。世称其知人。历官二十余年,家资不益,食不重味,室无绮罗,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旧故多有赠赗,诸子推挺素心,一无所受。”
李延寿《北史》:①“挺兄弟风操高亮,怀文抱质,历事着闻,见重朝野,继世承家,门族并着,市朝可变,人焉不绝。”;②“挺幼孤,居丧尽礼,少敦学。”

轶事典故

崔挺在地方任职时,掖县有个人,年过九十,脚踏板舆来到州治。自称少时曾经充任林邑吏卒,得到一块美玉,四寸见方,很有光彩,自己把它藏在海岛,至今已有将近六十年了。今天欣逢清明之治,自己愿意把它奉献官府。崔挺说:“我虽然德不比古人,还是不能以此玉为宝。”崔挺派船随他去取,这块宝石果然光彩照人。崔挺不肯接受,上表把玉送到京城。

家族世系

六世祖:崔赞,魏尚书僕射。
五世祖:崔洪,晋吏部尚书。
父亲:崔郁,濮阳太守。
崔挺家族世系
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六世七世八世九世十世十一世
崔赞
崔洪
崔懿
崔遭
崔郁
崔挺
崔孝芬
崔勉
崔宣猷
崔仲方
崔焘
崔宣度
崔龙子
宣轨
崔宣质
崔宣静
崔宣略
崔孝暐(崔孝伟)
崔昂
崔液
崔孝演
崔孝直
崔士顺
崔士游
崔孝政
崔岩
崔振
崔宣伯
崔劲
崔子朗
崔道纲
以上资料摘录自《魏书北史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