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

(2020-05-02 02:27:41) 百科综合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

疾病概述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in the elderly,ARF)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功能急骤丧失,如果经过适当处理有可能使其逆转。近年来,随着透析、静脉高营养、抗生素等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ARF的治疗已有了明显的改观。然而,其病死率却仍持续高达50%~70%,主要原因之一可能为老年病人在ARF。病人中所占比例增高以及老年病人接受複杂外科手术者增多。有研究表明,在老年人多器官功能衰竭者中,凡有肾衰者病死率显着增高。因此,近年来,老年人的ARF愈来愈为人们关注。

预防

目前尚不能做到有把握地防止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生,但在易感人群中採取预防性措施对防止其发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措施包括:积极控制原发病或致病因素(如缺血、创伤和感染等)、在易感人群中合理套用各类药物和造影剂,及时解除血管病变等。密切监测易感人群肾功能、尿量及尿酶等指标的变化,早期诊断急性肾小管损伤并予以及时处理,有助于预防ATN发生。

病因与发病机制

ARF可发生于各科疾病的过程中,其病因多种多样,通常可分为肾血流量急剧下降(肾前性ARF,prerenal ARF)、各种肾疾病(肾实质性ARF,intrinsic ARF)和尿路梗阻(肾后性ARF,postrenal ARF)三大类(图1)。临床上最常见的ARF类型是由于肾缺血和(或)肾毒性损害导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ATN)。有时可有不同类型同时存在。引起肾毒性A

诊断要点

专科检查
1.血象检查 用于了解有无贫血及其程度,结合红细胞形态、网织红细胞等,可辅助急、慢性肾衰的鉴别和病因诊断。
2.尿液检查 对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判断分型极为重要,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除常规检查外,尿诊断指数(表5中的4~8项)常可用于鉴别肾前性氮质血症与ATN(表5)。尿诊断指数中以钠排泄分数最敏感,阳性率高达98%;尿钠排出量的阳性率亦可高达90%以上。套用利尿剂或高渗药物后影响上述指标的準确性,故应在用药前进行检测。

临床表现

ARF病人起病的初始症状与其病因有关。病人大多起病急骤,常首先出现尿量改变及氮质血症,逐渐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硷平衡紊乱及各种併发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尿毒症表现,包括早期出现消化系统的食慾减退、噁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者常见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可出现意识淡漠、嗜睡或意识障碍。部分病人还可因创伤、出血、溶血或严重感染而出现贫血。  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程,典型的缺血性ARF通常可分为少尿或无尿期(ol

治疗概述

1.少尿期治疗 少尿期的治疗重点在于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硷平衡,控制氮质血症、营养支持、治疗原发病和防治合併症。
(1)治疗原发基础病因。
(2)营养疗法:儘可能通过胃肠道补充营养。早期应严格控制蛋白质入量,优质蛋白质0.6g/(kg·d),适度补充胺基酸或葡萄糖液,以保证每天每公斤体重126~188kJ(35~45kcal)热量。对伴有高分解状态的病人应加强营养支持。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