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二羧基胺基酸尿

(2020-02-15 06:26:07) 百科综合
二羧基胺基酸尿

二羧基胺基酸尿

二羧基胺基酸尿症属于肾性胺基酸尿的一种临床症状,是由于肾小管和小肠对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转运障碍所致。肾性胺基酸尿(renalAminoaciduria)是一组以近端肾小管对胺基酸转运障碍为主以致尿中排出大量胺基酸的肾小管疾病。

基本介绍

  • 患病部位:全身
  • 相关疾病:半乳糖血症 小儿肾性胺基酸尿症 范科尼综合徵
  • 相关症状:胺基酸尿症 吡咯烷及呱啶尿 步态不稳 肠道转运障碍 痴呆 抽搐 蛋氨酸吸收不良综合徵 低钙血症 二羧基胺基酸尿 复视 腹泻 高氨血症 高尿酸血症 共济失调 幻觉 昏迷 甲状腺功能低下 空腹低血糖 鳞屑 尿路结石 脾大 肾结石 水肿 四肢震颤 特异性胺基酸尿 酮症酸中毒 无尿 虚脱 血尿 烟酸缺乏 眼球震颤 糙皮病样皮疹 谵妄 智力发育迟缓
  • 所属科室:内科 遗传病科
  • 相关检查:肾脏CT检查

原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症是由于遗传性膜转运缺陷,导致尿中胺基酸排泄量增加,这种疾病的发生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致膜载体改变的后果。正常时肾小球滤过的胺基酸在近端肾小管经特异性能量转运过程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在先天性胺基酸代谢异常时,未能很好代谢的胺基酸在血浆内浓度升高,而出现在尿中,此乃超滤负荷增加所致,非肾小管转运缺陷。当近端肾小管胺基酸转运缺陷时,可使重吸收障碍而出现胺基酸尿及血中胺基酸水平减低。当一种胺基酸重吸收有障碍,通过同一转运系的其他胺基酸的重吸收也可以减低,并导致较广泛的胺基酸尿,如胱氨酸尿。
当一种胺基酸代谢异常,在体内蓄积,过量超滤,可抑制同一转运系的其他胺基酸重吸收,如beta;-丙氨酸氨基转移异常,发生高丙氨酸血症,而尿中出现大量牛磺酸,异丁酸,beta;-丙氨酸。当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或基底膜外漏,重吸收的胺基酸又自细胞反流入管腔引起广泛的胺基酸尿,如范科尼综合徵,赖氨酸尿等。当一种代谢产物在小管上皮细胞蓄积时可抑制重吸收率,引发胺基酸尿,如半乳糖血症和先天性果糖不耐受症,磷酸半乳糖或磷酸果糖可在肾小管细胞内蓄积。
(二)发病机制
正常人肾小球滤液中的胺基酸含量与血浆大致相等,绝大部分由近端小管给予重吸收。在尿中排出的胺基酸主要有甘氨酸(70~200mg/d)、组氨酸(10~300mg/d)、牛黄酸(85~320mg/d)、甲基组氨酸(50~210mg/d)等。当肾小管对某种胺基酸转运发生障碍时即出现该种胺基酸尿。
在多种胺基酸转运缺陷病中,如胱氨酸尿症、二硷基胺基酸尿症、Hartnup病、亚氨基甘氨酸尿症、二羧基胺基酸尿症,表现为对结构相似的胺基酸转运异常,提示膜上存在基因特异的膜受体或载体。这几种转运缺陷病只影响一种胺基酸转运的事实,说明具有底物特异性的转运系统存在,此缺陷病均累及肾和(或)肠中的运转系统,对其他组织不产生影响。本症Ⅰ型纯合子缺乏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介导的小肠转运,其杂合子具有正常胺基酸尿液排泌类型。Ⅱ型纯合子缺乏肠道赖氨酸介导的转运,但保存了转运胱氨酸的能力,其杂合子对4种胺基酸的尿液排泄均有适度增加。Ⅲ型纯合子保留了这4种胺基酸介导的小肠内转运能力,其杂合子仅尿中赖氨酸和胱氨酸排量略有增加。

检查

1.尿液检查
二羟基胺基酸尿本病由于小肠对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转运障碍,可表现为空腹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可能与糖原异生有关的胺基酸缺乏有关)。并有特异性胺基酸尿。尿检可见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增多。
2.血液检查少数可合併高尿酸血症,低钙血症等。
3.粪检查由于空肠对胺基酸吸收不良,胺基酸从粪中大量丢失。
4.X线进行腹部平片、造影、B超检查。常可发现双侧尿路多发性、阴影淡薄、大小不等的结石。
5.脑电图检查和脑CT检查可发现异常,严重脑病发作者可有瀰漫性脑萎缩。

鉴别诊断

本症的鉴别诊断主要时肾性胺基酸尿各类型之间的鉴别,主要根据尿中特异性胺基酸加以区别。另外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胺基酸尿相区别,例如:胱氨酸尿症主要与胱氨酸病或胱氨酸贮积症、同型半胱氨酸尿相鉴别,胱氨酸病为全身性代谢性疾病,胱氨酸沉积于各组织。
各种胺基酸尿的临床表现有其共性和个性。各种胺基酸尿临床表现的共同点是生长发育障碍,体型矮小和程度不等的智力发育迟缓。特徵性表现多因胺基酸尿种类不同而各异。
1.胱氨酸尿症
该病一般出生后即发病,但多在20~30岁才明显表现,并得以确诊。主要临床表现为:
(1)特异性肾性胺基酸尿:尿中有大量胱氨酸与3种二硷胺基酸(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尿胱氨酸排泄量较大者(平均每天排出可达730mg)可在浓缩尿沉渣中见到胱氨酸结晶,3种亚型的同型合子尿中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及鸟氨酸都阳性,Ⅱ型及Ⅲ患者的异型合子尿中胱氨酸及赖氨酸也阳性。
(2)尿路胱氨酸结石:因大量胱氨酸超过尿中饱和度,在硬性尿中溶解度下降,形成结石。胱氨酸结石占肾结石的1%~2%。黄棕色,质硬,大小不等,大者可呈鹿角形,常为多发性,不完全透X线,有淡薄阴影,因含有二硫化物,故不及钙性结石密度阴影。结石与氰化硝普钠呈阳性反应,可作为筛选性诊断试验。尿路结石往往是患者获得诊断的重要线索。一般常引起的症状为肾绞痛,血尿,尿路梗阻,及继发尿路感染,晚期可引起肾功能不全。
如尿胱氨酸排泄量较少,其浓度维持于饱和度以下,则称之为无结石性胱氨酸尿症(acalculouscystinuria)。研究提示,胱氨酸尿症患者的家系中,也可有若干无结石的胱氨酸尿轻症患者。
(3)躯体矮小,智力发育迟缓:可能与大量胺基酸(特别是赖氨酸)丢失有关。
(4)吡咯烷及呱啶尿:由于空肠对这些胺基酸吸收不良,大量赖氨酸与鸟氨酸在肠道降解产生尸胺与腐胺,吸收后被还原成吡咯烷与呱啶从尿中排出。
(5)其他:少数患者可合併高尿酸血症,低钙血症,血友病,肌萎缩,胰腺炎,色素性视网膜炎等。
2.二硷基胺基酸尿症
本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该编码转运蛋白的基因突变的结果,由于此种蛋白仅被用于转运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而胱氨酸重吸收正常。
临床表现:Ⅰ型一般无症状,少数纯合子可有智力减退;Ⅱ型二硷基胺基酸尿较Ⅰ型重,血浆二硷基胺基酸浓度降低,近年发现该型患者肝细胞可能存在运转障碍,由于缺乏底物赖氨酸、精氨酸而导致鸟氨酸循环障碍,不能完全解毒,故患者出现蛋白质不耐受现象,表现为高氨血症、呕吐、腹泻、生长及智力发育障碍及脾大甚至肝性脑病,确诊靠家族史和尿中胺基酸分析。
3.高胱氨酸尿症
本病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仅有肾小管对胱氨酸的转运障碍,空肠无相应的转运障碍。患者尿中仅胱氨酸排出量轻度增加。二硷胺基酸排量正常,一般无尿路结石。
4.Hartnup病
临床表现呈发作性,症状常出现于儿童期、青春期,以后自行缓解。本病全身主要表现有:
(1)糙皮病样皮疹:皮肤暴露部位呈红色,乾燥有鳞屑,或皲裂、起泡和渗出,有光敏感,阳光晒后加重,对烟醯胺治疗反应良好。
(2)发作性小脑共济失调:多发生于疾病严重期,表现为步态不稳,四肢震颤,可有不自主舞蹈状动作,眼聚集力差,眼球震颤,常有复视,严重者可有发作性虚脱或昏厥,偶有精神症状和情绪不稳定,幻觉,谵妄或痴呆等。发作一般不超过1周,自行缓解,不留后遗症。智力一般正常或轻度损害,身材较矮小。
(3)特异性胺基酸尿:主要为苏氨酸,丝氨酸,组氨酸,丙氨酸,羟脯氨酸排出量正常,故可与全胺基酸尿区别。甘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排出量正常,可与亚氨基甘氨酸尿区别。尿中二硷基胺基酸排出亦正常,可与胱氨酸尿区别。
(4)肠道转运障碍:由于肠道内胺基酸,尤其色氨酸经细菌分解产生大量吲哚代谢产物,硫酸吲哚酚(尿蓝母),吲哚基-3-乙酸可出现在尿中。
(5)粪检:粪便中除色氨酸外,还有大量支链胺基酸,苯丙氨酸,及其他胺基酸。本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身高仅受到轻微的影响,智力发育基本正常。
5.氨基甘氨酸尿症
本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包括脯氨酸、羟脯氨酸及甘氨酸尿,是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对上述3种胺基酸的共同转运系统或对甘氨酸或亚胺基酸的选择性转运系统发生障碍所致。患者一般无症状,偶有智力发育迟缓、抽搐及脑脊液中蛋白增多。本症可分4型:Ⅰ型有空肠转运障碍,Ⅱ、Ⅲ、Ⅳ型均无空肠转运障碍。本病预后良好。新生儿甘氨酸尿,常反映出生后初6个月正常发育时期的总胺基酸尿,持续甘氨酸尿出现在幼儿凡可尼综合徵。单纯甘氨酸尿多为良性,一般无症状。
6.二羧基胺基酸尿
本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于肾小管和小肠对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转运障碍所致。临床上分两型:Ⅰ型有空肠吸收障碍,表现为空腹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可能与糖原异生有关的胺基酸缺乏有关),小儿患者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障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发作性低血糖、CO2结合力降低、血脯氨酸增加,尿中有大量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Ⅱ型见空肠吸收障碍,临床十分少见,一般无症状,仅有尿羧基胺基酸尿排出增多。
7.蛋氨酸吸收不良综合徵
本病罕见,系肾和肠上皮细胞对含硫胺基酸转运障碍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白髮、水肿、智力减退、阵发性过度换气、间有抽搐,尿中有芹菜样特殊气味(系蛋氨酸尿与其降解产物alpha;-羟丁氨酸所致)。尿中还有大量苯丙酮酸与酪氨酸。
8.beta;-胺基酸尿
尿中排出较多的beta;-胺基酸尿,牛磺酸,beta;-丙氨酸,beta;-异丁酸出现在全胺基酸尿。正常人过多食用肉类和海鲜食品时尿中也可出现牛磺酸。本病临床表现为癫痫样发作与昏迷,beta;-丙氨酸-alpha;-酮戊二酸转氨酶活性降低。
根据临床表现、家族病史及尿中胺基酸筛查(定性)可作出各种胺基酸尿的初步诊断。尿色谱法定量分析对确诊和分型也有帮助。
1.胱氨酸尿症诊断依据如下:
(1)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2)有肾结石的症状和体徵,如绞痛、血尿,尿路梗阻和(或)尿路感染。
(3)尿路反覆发生胱氨酸结石,尿沉渣镜检可见六角形扁平结晶。
(4)KUB平片见双侧尿路多发性、阴影淡薄、大小不等结石。
(5)尿液硝基氢氰酸盐试验阳性,可确定诊断(取少许结石粉末置于试管中,加1滴浓氨水,再加1滴5%氰化钠,5min后,再加3滴5%硝普钠,如立即出现樱桃红色,表示阳性,表示存在胱氨酸)。尿测有胱氨酸及二硷基胺基酸(正常最高值为胱氨酸74.88mmol/g肌酐,赖氨酸,精氨酸,鸟氨酸各为8892,918.4,1665.4mol/g肌酐)。
2.Hartnup病根据以下特点可以诊断本病:
(1)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无烟酸缺乏。
(2)有糙皮病样皮肤损害。
(3)尿中特异性胺基酸含量增高。
(4)粪便中除色氨酸外,还有大量支链氨酸,苯丙氨酸及其他胺基酸。

缓解方法

对本病发病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措施,对已病患者应早期诊断,积极对症治疗及时防治结石等併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长期存活。本病为终生性疾病,一些患者因不能长期坚持治疗,所以发生尿路结石的机率很高,必要时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1.婴儿期要防止母乳不足,儿童期要防止高动物蛋白、高精製糖及富含草酸食物过量摄人。
2.患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应及时治疗,争取早日痊癒。
3.继髮结石,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症。
4.平时多饮水,多参加体育活动。
5.发现有腰部疼痛,尿液混浊或偶见血尿等情况,应及时就诊检查。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