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利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分权式的改革引出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不再占有像以前计画经济下那样大的份额,因此,传统的计画经济下的政府与企业关係模式势必要进行整。比如,在原有的计画经济下,当一家下游企业需要原料时,丐以由计画机制安排某一家上游企业予以供应(即使不是无偿划拨而存在货币为嫫介的交换,其实质与通过行政命令的调拨仍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在改革以后,不论该斗游企业是否是国有企业,原有的方法都行不通了!这时如何保证这两家企业间的交换价格是合理的?有关人员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寻租”行为?显然这需要有一种与原先不同的考核机制。
总之,原有国有资产管理中通过政府一计画机制来实施的资源配置行为被许多分散化的市场交易行为所替代,而这些交易的行为中又必然会存有或大或小的“寻租”空间,因此,就需要重新确定调节国家与企间关係的制度形式。
从另外一方曲来看,在改革开放以前,山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因此,国有资产管理问几平就等同于国民经济管理问题。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是由于国民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其他企业资产,二是由于前述履行一般企业职能的国有经济和髑行国家公共职能的国有经济分权的客观事实,以及在这一分权事实下产生的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就被集中地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