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华山》是北京电影製片厂摄製的战争电影,由郭维执导,李金榜、许又新等出演,于1953年5月5日上映。
该片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中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解放军侦察小分队机智、勇敢地攻取华山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郭维
- 编剧:郭维、纪叶、东方
- 主演:李金榜,许又新,杨庆卫,郭允泰,田丹,阎增和
- 出品公司:中国电影局北京电影製片厂
- 发行公司:中国影片经理公司
- 中文名:智取华山
- 外文名:Circumvent Hua Mountain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拍摄地点:陕西华阴县华山
- 类型:剧情,动作,战争
- 片长:120分钟
- 上映时间:1953年5月5日
- 对白语言:汉语国语
- 色彩:黑白
- imdb编码:tt0340462
剧情简介
1949年,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北的强大攻势下,胡宗南率部南逃,国民党部队旅长方子乔率残部逃上华山,在山口要道设下重兵,企图凭藉天险负隅顽抗。解放军某团侦察参谋刘明基率领小分队潜入山区,打听到当地药农常生林曾从山后险径上北峰採药,急忙赶往常家。此时,一伙国民党士兵正在常家抢粮,常生林用斧头砍伤一士兵后逃走。恰巧小分队赶到,夺回粮食,救下常母性命。是夜忽起暴风雨,常家茅草房顶被狂风掀起。侦察员们冒着大雨,用自己的被子盖在屋顶上,又帮助常家修好房子。常母深受感动,遂找回常生林为小分队带路。常生林带领小分队从后山上山,一路上攀悬崖、登峭壁,飞渡天桥险境,趁夜色摸上北峰,突袭守敌。随即展开政治攻势,促使华山咽喉要道千尺幢上的守敌投降。尔后又控制了北峰与西峰之间的通道苍龙岭。方子乔急忙组织西峰部队反扑。侦察队员面对强敌,沉着应战,坚守阵地。正在危急时刻,回团部送信的常生林带大部队赶到,与小分队合力攻上西峰,全歼守山之敌。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团长 | 李金榜 | ---- |
政委 | 许又新 | ---- |
参谋长 | 杨庆卫 | ---- |
侦察参谋 | 郭允泰 | ---- |
路德亮 | 田丹 | ---- |
孟士俊 | 阎增和 | ---- |
朱开富 | 李雨农 | ---- |
杨小保 | 白尔纯 | ---- |
王生齐 | 黄非 | ---- |
刘家典 | 高平 | ---- |
常生林 | 刘柳 | ---- |
常母 | 胡朋 | ---- |
常妻 | 张茜 | ---- |
深山老人 | 贾六 | ---- |
匪军旅长方子乔 | 方化 | ---- |
匪旅长妻 | 黎莉莉 | ---- |
匪参谋长 | 管宗祥 | ---- |
匪关营长 | 陈志坚 | ---- |
匪侯副营长 | 刘宗 | ---- |
匪副官 | 赵义虎 | ---- |
匪排长 | 安然 | ---- |
匪班长 | 梁新 | ---- |
老兵 | 李岩 | ---- |
职员表
原着 | 导演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造型设计 | 服装设计 | 灯光 | 录音 | 剧务 | 场记 | 布景师 |
---|---|---|---|---|---|---|---|---|---|---|---|---|
西北军区创作组集体创作 王宗元(执笔) 任萍(执笔) | 郭维 | 郭维 纪叶 东方 | 陈民魂 | 陈地 李季达 | 严尚华 | 李恩德 王希锺 | 王烽 | 张海山 | 蔡军 | 纪少岚(剧务主任) 赵义虎 金保生 | 于清 | 秦威(布景设计) 王桂枝(副设计) |
洗印 | 董鸿翼、陈福庭 |
特技 | 姜亦素、张玉珊 |
音响 | 娜雷 |
演奏 | 北影管弦乐队 |
指挥 | 曹鹏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获奖奖项 | 获奖方 | |
---|---|---|---|
1954年 | 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 争取自由斗争奖 | 《智取华山》 |
幕后製作
电影中刘参谋的原型是“全国特等战斗英雄”刘吉尧。
新中国诞生不久,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彭德怀到华山视察,回忆起解放西北的战役,提议拍摄一部攻克华山的电影。西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创作组组长兼文艺科副科长的王宗元,亲自组织实施,和任萍以一篇描写刘吉尧事迹的报告文学为基础,执笔改写了《奇取华山》电影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