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小脑反射区

(2020-06-24 16:38:21) 百科综合
小脑反射区

小脑反射区

小脑反射区,是人体足部的一个重要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趾根内侧根部,左侧小脑和脑干反射区在右脚,右侧小脑和脑干反射区在左脚。足底按摩时一般用于失眠症的治疗,近年发现其对多种原因形成的小脑萎缩、老年痴呆症(阿尔兹海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小脑反射区
  • 别称:小脑穴
人们在交流传播的过程中为了称呼上的方便,又将称其称为“小脑穴”。
功效及作用
疏风清热 通经活洛 行气止痛、安神醒脑
定位
双脚拇指指根内侧根部。
主治
1.长期失眠造成的头昏脑涨、头晕头痛、健忘、注意力涣散等;
2.入睡困难,入眠时间短,醒后再难入睡,凌晨可再次入睡,但醒后头昏或伴有轻微头痛;
3.老年人出现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喃喃自语,答非所问;
4.长时间出现睡不醒,脑子不清醒,白天无精打采,个别人甚至出现手脚颤抖现象;
5.浅眠多梦,清晨醒来头脑不清醒,严重健忘,身体乏累。精神不集中,情绪低落易怒,爱胡思乱想,个别出现言语少或神经敏感;
6.老年人长期浅睡眠多梦,长期头昏,性情大变,易怒;大脚趾有老年痴呆线者。
7.因头风引起的失眠或头痛者。
8.脑部受损留下后遗症,如: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脑振荡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血栓后遗症。
操作
物理按压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失眠健忘等症状,最新发现该反射区还具有老年痴呆证和小脑萎缩早期预防的功效,长期失眠的物理治疗,脑部受损后遗症的辅助治疗。
相关论述
1、传统医学中,足被称为人体第二心脏。足底经络繁杂。足为三阴经(肝、脾、肾)之始,三阳经(胃、胆、膀胱)之终。足部与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紧密相连。足底的反射区分布是将人体整体缩小投影,反射到足部,是局部反映整体的一种表现。
当人体脏腑、器官发生病理改变的时候,会在双足对应的反射区产生压痛,那幺这个部位即为病理反射区,在治疗的时候就以这些反射区作为重点。“小脑反射区”就是足底诸多反射区之一。
2、黄帝内经“足心篇”之“观趾法”;隋朝高僧所撰《摩河止观》之“意守足”认为常擦足心,能治多种疾病;华佗所着《华佗秘笈》中专门有一个篇章介绍“足心道”,司马迁《史记》之“俞跗用足治病”即足疗,也即足部按摩。实践证明,它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的自我保健、自我防病自我疗病的好方法。
在全世界都对小脑萎缩和老年痴呆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通过按摩“小脑反射区”来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检查
用手指轻按大脚趾内侧根部,如痛感强烈则应每天进行按压。
特点
因大脚趾共有10余个反射区,而反射区真正起到治疗作用的部分只有3毫米左右,故在按压时,套用较为光滑的棒类按图找準位置后,方可按压。否则疗效很小或没有疗效。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