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曹州绳艺

(2020-02-03 13:18:05) 百科综合
曹州绳艺

曹州绳艺

山东古曹州牌子花活简称牌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它起源于明清时期曹州辖区的名门望族绣楼之中的女红绳结技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曹州绳艺
  • 简称:牌花
  •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 起源:明清时期

简介

牌子”长约四寸,宽寸许,厚如铜钱,上有图文,以结装饰,以示“牌子”活的种类、等级。牌子花活是古代后宫及皇亲国戚为了向民间名门望族徵集庆典、婚嫁、重大节日等专用的吉祥陈设品及日用品採取的一种形势和方法。同时,也是民间向皇家及皇家后宫献礼、进贡的身份资格证明。

题材内涵

古曹州“牌子花活”多以现实生活为蓝本、以田园情趣为对象,以仿生作品为主流,孤芳独影,生活气息浓郁,又不失高雅气派。
做结人从小就要经长期的言传、身教,有一套成熟的家传训练方式对她们进行手感、毅力、耐心以及观察力、模仿力的培养,使他们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方能完成从“毛活”到“细活”最终能独立创作精美绝伦的“成活”过程。这些善良、朴实、聪慧、胸怀博大的女性们几乎是用毕生的精力在进行创作,她们的作品多带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每件作品都是她们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独白,并通过作品向世人展示着坚毅的不朽人格。因此才有数百年流传的“年年有新品,岁岁有奇蹟”的佳话。她们创作的精品多数都不易模仿和重现,传承更为困难。
古曹州“牌子花活”的表现形式所显示的情感与智慧,正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侧面,是民俗文化中璀璨夺目的一朵奇葩。

历史传承

古曹州“牌子·花活”当时与“牌子绣活”、“牌子绒绣”并称古曹州“绣楼女红”的三大绝活之一。是当时曹州诸名门望户及大家闺秀出阁前必修课程。它与普通民间流传的“巧活儿”、“挤花活”(现称中国绳结艺术、中国结)在系法上有本质区别。
在曹州“牌子·花活”明清时期的代表作“绳结牡丹”工艺技法(因古曹州盛产牡丹,本工艺因此而生)已复原成功。古曹州“牌子花活”工艺技法的发掘、整理复原、有着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和现实社会意义。它作为现代装饰工艺、服饰工艺、陈设品及日常实用工艺的母本工艺之一,将体现其应有的经济价值、艺术价值。

人物

秦怀忠:痴迷绳编二十年
造型独特,绚丽多彩的中国结;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绳塑动植物;这些作品出神入化,鬼斧神工,让看者连连称奇。这就是我市民间艺术家秦怀忠精心研究23年的成果,也是我市民间手工艺的一株奇葩。请看——
秦怀忠:痴迷绳编二十年
秦怀忠与雍容华贵的绳编牡丹秦怀忠与雍容华贵的绳编牡丹
现年42岁的民间艺术家秦怀忠家住定陶,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和几位徒弟赶製一批中国结和绳塑作品。记者看到这些作品古朴与时尚风格兼具,充满生活气息。这是北京一家公司下的订单,接到这幺大一单生意,要在以前秦怀忠是想都不敢想。普通人只是把这种绳编艺术当做装饰品,但是秦怀忠却给了它另外一种解释——曹州绳艺。曹州绳结艺术起源于明清时期的“女红”绳结技艺,原名“牌子花活”,与“牌子绣活”、“牌子绒绣”并称古曹州“绣楼女红”三大绝活,秦怀忠的手艺是从外祖母和母亲处继承过来的。
秦怀忠说,在他很小的时候上不起学,跟着母亲一块出去卖个剪纸、用丝线缠花,卖了东西换饭吃。从小的耳濡目染让秦怀忠逐渐喜欢上了这门技艺,而外祖母用绳结编制的牡丹花更是让他过目难忘。
后来,秦怀忠参军入伍被分配到定陶县文化馆工作。从事绳编技艺研究的想法也在他心中愈加强烈,1996年,他放弃了清闲的工作,潜心研究牡丹绳结技艺。但是,真正做起来却没那幺简单。由于绳结牡丹需要很高的技艺,用的原料又不好找,再加上当时人们对绳结工艺并不看好,秦怀忠的日子可以说举步维艰。
秦怀忠说,他几乎是三年卖了1500块钱。实在是想把它放弃了,白天说好不干了,把这东西处理处理,到晚上,他又爬到阁楼上去,把绳子拿出来,看看能不能再织两套。后来给妻子车里红说了他的感受,知书达理的妻子表示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1999年秦怀忠成立了大秦牡丹花活研究所,他对研究牡丹绳结技艺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
刚开始,一支不大的牡丹,他用了47天的时间才织完,拿给祖母看,祖母连连摇头,并说,绳编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疏能跑马,密不透风。”他回到家里,闭门不出,费了39天的时间,把处女绳编牡丹作品拆完。又用了8个月的时间,研究出9种造型迥异的牡丹叶;2年多的时间研究出不同时期牡丹花的造型。  秦怀忠告诉记者很多人对他不理解:一个大男人整天干这种“女人干的活儿”,像什幺样子。秦怀忠的父亲也对他不满,甚至骂他,认为他不务正业,秦怀忠的外祖母却支持他,“不怕你卖不出去,就怕没好活”这句话一直支撑着他。
秦怀忠的外祖母年事已高,很多技艺手法已经忘记,秦怀忠只能靠自己的领悟摸索着编造,每完成一件作品,秦怀忠都会拿给老人看,如果不合格就从头再来。老人告诉秦怀忠,牡丹花活的繁琐工艺对製作者是一种长期的挑战和考验,要想做得好,就必须学会坚持。
为了节省开支,秦怀忠到处收集酒盒上的彩绳,四处民间拜师,潜心研究,穿、插、勾、引、扣、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工艺技法越来越熟练,图案形式越来越丰富,一个精彩照人,美观艳丽。他借鉴中国古典诗词给这些图案起了好听和富有文化涵义的名字,如“一生平安”、“一帆风顺”、“金玉满堂”、“永结同心”等。
从秦怀忠的艺术经历当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更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曹州绳编被列入第二批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多年的渴望萌动了,一种责任和使命感也在秦怀忠的心中升起:秦怀忠正在积极蒐集这方面的资料,他说他要把这种失传了的百年技艺以及它所蕴涵的精神传承下去。
文/图 记者 晁会芹
曹州绳艺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